到蜀南竹海,借君子之风...
当前投票数 0
投票排名 第 30

编号: 401

  • 名 称:到蜀南竹海,借君子之风学习撑竿跳
  • 尺 寸: 29X21
  • 保存状况: 完好
  • 平 尺: 0.55
  • 创作年代: 2018年
  • 分 类: 诗词作品
  • 材 质: 纸本

作品简介:到蜀南竹海,借君子之风学习撑竿跳   文/陈忠龙   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楠竹、水竹、慈竹、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 成群结队在蜀南登记,共建精神文明   枝枝挺拔,叶叶向上 多少譬喻,都愿意被青青竹枝首先使用 成为“墨竹记”“墨竹图”的题字 多少向着苍穹的心,都通过蜀南的竹子学会了撑杆跳     2 一竿,在心灵深处划出一朵朵浪花 一竿,在人群中拨出君子与小人的分明界限   千万竿,把浩瀚气势推成浪涛 一个大于乾坤的海洋,首先在宜宾形成 继后,潇洒、清丽、俊逸…… 从文明的高处流淌而来,加上李白、黄庭坚 以及一代代雅士添加的清泉 在宜宾,百川归海的盛况,很空前     3 溶洞,虚空,纳万物 湖泊,充盈,印日月 瀑布,倒挂浪涛,谦卑地涤荡着俗尘 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一种风度在外化   七万余亩,肯定是一个个胸怀坦荡的叠加 虚心的词语,装着更多的磅礴 淡泊、清高、耿介,带起的波澜 一浪高过一浪,把人性淘洗   与竹有关的诗篇,都成为它的流域 从蜀南移栽竹子的人,都是它的支流 在这里与竹子汇合、谈论高尚的,都是它的干流     4 五千年的涛声,从“沙沙沙的”竹叶声发源,源远流长 宜宾和正人君子,都是绿水拍击的岛屿 功名利禄一一淘走了,就成为竹文化的讲坛 只剩下风流,以竹当鞭,牧养一派江山   坐落其中,竹海酒的醇香 一阵阵拌着负氧离子,与豪气相发酵 风云自两肋而生   宁折不弯的故事,出处都在这里 凡是骨骼在仁义、正气、高洁、傲岸中拔节的 抽出肋骨与它们校对,每一竿竹子,都是他们的替身 取其一节解读,却是文明的竹简 刻满了举止高雅的繁体字 内有白居易、苏东坡、文与可、郑板桥寄居的诗词名句   以蜀南竹海为背景,扶正自己的身姿 向竹子看齐,骨头回到了精神的原乡     5 君子不党,德配其位 与山水取得一致的志趣,咬定了青山的穴位   俗气,是登顶的障碍 所以那么多的竹子,在心灵里搭桥 所以那么多的竹子,形成了一种有力度、有高度的美 支持巍峨和崇高的建设   雄、险、幽、峻、秀 是真、善、美的别名 仙寓洞、翡翠长廊、花溪十三桥 用幽径贯通,再用鸟语搭渡,青云就是彼岸     6 茶花山已高,再加一竿 已经陡峭的目光,就更峻峭 正好用来拉抬正气的海拔   天皇寺、天宝寨、青龙湖、七彩飞瀑 都是为君子设置的分支机构 听经、读清音、看落霞…… 百无禁忌,诸事皆宜   在万江景区、古战场、观云亭 遇到的,往往是抱竹攀援的人们 胆气累积,化解恐高症 逸气累积,神必伴飞 到了仙女湖,血气充盈,筋络被打通 凌空的危险,不会发生,肆行无碍凭来去

作品得分情况
评委初评:
大众投票数 大众评分数 专家评分数 得分总数
0 0.0000 73.2000 73.2000
评委终评:
大众投票数 大众评分数 专家评分数 得分总数
0 0.0000 80.0000 80.0000
获奖作品:
大众投票数 大众评分数 专家评分数 得分总数
0 0.0000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