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
搜索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

中国美网·22417 浏览·2018-05-08 10:37:21

【原文】


世之笃论〔1〕,谓山水〔2〕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3〕。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4〕,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5〕,此之谓不失其本意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


【注释】


〔1〕笃论:确切的说法。

〔2〕山水:这里的山水指自然的山水。

〔3〕妙品:精妙之作。《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客借”明陶宗仪《缀耕录·叙画》:“笔墨超绝,传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

〔4〕得:适宜。

〔5〕穷:尽力体会。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


【译文】

世人有一个很确切的看法,说山水分为可以漫步其间的、便于登高远望的、适宜寄心畅游的和足以怡然安居的,大凡山水画能够做到其中之一,都可入精品之列。但是,可以漫步和远眺的景色,却不如可以居住和优游的山水让人合意。为什么呢?试看当今的山水,占地往往方圆数百里,但可游可居的地方却不到十分之三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选择可游可居的处所。君子对山川水泽心生渴慕的原因,正是因为有这样可游可居的好地方。因此,作画之人应当以“可游可居”为宗旨来作画,而赏画之人又应当以“可游可居”为宗旨来尽心地赏玩画作,这才不失山水画的本然趣味。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


【延伸阅读】


提起《诗品》《文心雕龙》等著作,许多人也许耳熟能详,中国古代文人咀嚼风雅相互品评的文字,简直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然而,对艺术作品进行品评的传统,不止局限在诗文领域,当然还包括了绘画,也就是所谓的“画品”。


品评文章一般和理论演绎相伴相随,结集成册,论者兴之所至,大笔如椽,分品别类,鉴赏高低,颇有人间判官的风范。作者个人的见解则在品评之中乘兴而来,随意赋形,不拘一格,较少对事实材料平铺直叙。这种体裁大概是受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对人物气质、品格、风貌进行评鉴、品藻的风习影响而产生,盛于六朝、隋唐,而元明之后渐渐变得稀少。


魏晋绘画品评以才性为本,才华横溢的画家往往被列为较高的品级,譬如谢赫《画品录》就依才性之高下将二十七名画家划为六等,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录》则承起谢赫衣钵,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宋之际,在才性中融入风格的品评,如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提出“自然”“神”“妙”“能”“谨细”等多项标准,蔚为一时画品之大宗。元明之后,品评之风日衰,论者更倾向对笔法与风格的分析,代表作有黄钺的《二十四画品》等。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


【名家杂论】


一方山水,即一方洞天。作者从序言开始就一直阐释这个道理,仿佛也试图以这种方法让我们循着曲水流觞,小径通幽,遂渐入佳境。既是洞天福地,必有可供嬉游玩赏的空间存在,然而方寸画幅,如何容得下大块天地?中国画的留白,似乎就是为此而诞生的。不过,作者此处说的并非留白,而是在山水画飘忽若神的线条构造中,心造一片净土,所谓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又岂是在纸上?自然是耳闻目睹,心有所思,身虽居陋室庙堂,魂却随画中的意而神游方外,犹如“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诗仙李白,亦如卢生枕黄粱,庄周迷蝴蝶。从这个意义上讲,画甚至产生了一丝神秘的意味。


只是作者随后笔锋一转,说“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却是让人生奇。但凡风景,远观便可望,近身便可行,入之则可居,出之则可游,差别又在何处?转念一想,作者前后论述的,不是亭台楼阁,而是自然风物。在尚不存在环境问题的古代,但凡山水,鲜有不可行不可望的,然而要论到隐居优游其间,却非一般草莽山野可为。


退居山野的竹林贤士,求的不过是心灵的安静与寄托,畅游其中更是为了修身养性,绝不可与当日一众的快餐式旅游相提并论。设若满山枯木如黑鸦,山石嶙峋如鬼魅,虎豹豺狼横行似《蜀道难》中的天梯石栈,恐怕习惯了梅妻鹤子的文人们还得被吓回庙堂之高。所以,山水画所画的不只是山水,还必须是“有品”的山水。这“品”的意涵,郭氏父子也给后人备好了,既不是原模原样的依葫芦画瓢,也不是风格各异的百花竞放,而是方便尘俗之人在人情世故之余,可以对画入梦的悠然之境。


这样的山水究竟是什么样?用今人的浅白话来讲,就是“治愈系”,文雅一点,用《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的说法来讲,大概是“仿佛若有光”。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