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迎雨,向阳而生:水...
搜索

逆风迎雨,向阳而生:水彩名家致敬最美逆行者之二

来源:水彩在线·8786 浏览·2020-02-17 17:57:57

赵记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并被美术馆、收藏家等收藏。


赵记同 水彩作品《疫情当前的李兰娟院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无数传染病专家和医护人员无所畏惧冲向抗疫前线。著名传染病专家李兰娟院士不顾年迈身躯,放弃和家人过春节团圆的机会,直奔武汉抗击疫情,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身影和详细专业的讲解,令我由衷敬佩和感动。于是拿起画笔,描绘李院士疫情当前既忧心又镇定的神情。向李兰娟院士致敬!

—— 赵记同

黄斌斌

1983年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 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画家。


黄斌斌 水彩作品 《逆行》


2020年武汉大瘟疫的爆发注定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以抹去的伤,国难当前诞生无数英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有一股重要的力量,他们不畏艰辛与危难,逆行而上,在最危险的前线拯救病患者,他们是这场疫战中最核心的主角——医护工作者。艺术创作要“以情动人”,情感是唤起创作的原动力,才能使创作更加真挚。《逆行》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网络,但在众多的新闻图片当中,最令我最为难忘和感动的是那些主动请战的白衣战士,就是这份感动促使我完成这幅创作。作品以列队的构图形式展现了一群主动请战支援武汉灾区的白衣战士,在阴沉的天空和深灰色高楼的压抑下,画面渲染出一种近似于战争的紧张气氛,以此来突出白衣战士身上散发的那一丝希望之光。在画面当中有一位医护人员还来不及带上防护手套就已毅然上阵,她手上带着的手表象征着一种“争分夺秒”的工作精神。画面左边的红灯传递出一种危险的信号,更加体现了逆行英雄那种大无畏的时代精神。

—— 黄斌斌

郜玉仓

1971年出生于新疆哈密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美术家协会钢笔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理事,中外美术研究院研究员,理事,中国钢笔画联盟常务理事,恩施州美协理事,经典汇clatia签约艺术家。艺评网签约艺术家,边缘主义绘画倡导人,曾先后任教于国内多所艺术高校。


郜玉仓水彩《逆行2020系列之黑暗降临》 54x39cm

郜玉仓 水彩《逆行2020系列之火神战疫 》54x39cm

郜玉仓 水彩《逆行2020系列之白光》 54x39cm

郜玉仓 水彩《逆行2020系列之丰碑》 54x39cm

在疫情面前,在生死面前,艺术,是苍白无力的,有的只是一时的宣泄,一时空乏的表现,但愿我的作品最后不会和病毒一样,随风而去。

好的作品是具有生命力的,她可以唤醒生命,可以救赎灵魂。

当下是个文明与野蛮,谎言与真相较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艺术早已不再是艺术本身的事,不再是表现思想的载体,而应该成为思想本身,不再拘泥于虚表的涂鸦,而是在于思想崇高的显现,她可以是一种色彩的隐喻,可以是几个符号,从而照亮人性中的黑暗、丑陋、狡诈与虚伪,以期唤醒人性中隐秘的憧憬。

在苍生的苦难中,在悲剧再现时,如果在瘟疫时期表现的作品中,看不到悲伤者的哀恸,听不到死难者的面容,看不出现实的残酷,无情,满篇皆是颂歌,赞美之词时,这样的艺术命运是可悲的,无望的。

艺术,应该是记忆历史和苦难的再现,并给人们送去希望和信心。

赞歌和颂文永远救不了一个死去的人,面对灾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追问人性,并唤醒每一个活着的灵魂,等待春天,只有春天到来,只有万物复苏,生命继续,艺术生命才会继续。

今年的冬天很冷,很长,今年冬天盛行着的一那些毫无人格的诗句,谄媚的合唱,虽然千里封路,万里哑然。但我仍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我们不需要艺术,只要活着,只需要阳光,正义,善良和春天的到来。

不论是鼠疫,流感,蝗灾,还是蝙蝠的邪恶,这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示,万物皆有灵!从这场疫情中我们应该得到些许启示:感恩活着,敬畏所有的生命,敬畏大自然!

—— 郜玉仓

胡万荣

生于天津,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会员。


胡万荣 水彩作品

胡万荣 水彩作品《争分夺秒》

胡万荣 水彩作品《与死神抗战》

胡万荣 水彩作品《战友情》

胡万荣 水彩作品《加油》

疫情当前,共克时艰。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众志成城打好防控疫情阻击战。每天电视都及时播放抗疫前线的最新消息和白衣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疫情现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她)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动。我作为美术工作者应以画笔为武器讴歌战斗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胡万荣


[声明]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