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陈斌《牛颂》的图论
陈雨光
陈斌《2021亚麻设色 - 草原风·牛》140+160cm(憨牛居藏珍)
在《美的选择》专论陈斌中,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背离传统绝非亵渎神明。
今天想重提这个口号(只是以往写过的专论此文不再缀述)。还是从如何欣赏一件艺术品谈起。
供人欣赏的这幅画作,是艺术家陈斌创作于牛年的《2021亚麻设色 - 草原风 牛》。在这幅极为动人的创意面前,我首先想到的,是阿恩海姆等大师对艺术品的定义。在欣赏陈斌时,我还询问过初衷。艺术家说,这件创意他非常认真且尽力地耗时了两个多月,春节仅休息了两天,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这是一个时间概念。可艺术家描绘的是时间吗?显然不是。在这140X160cm的空间中,凝聚着画家思想的瞬间 — 即艺术看到了什么 — 为什么双眼会这样定向?
艺术的哲学揭示:艺术品是空间对时间的瞬时雕塑。它不是对时间的描述,而是空间的再现,它是克服时间支点的局限,并通过记忆保持奇迹,且产生一类有意义的图形 — 思想;因此。也可称之为思想的雕塑。这又回到了古老范畴 一 眼睛与图像。如果眼睛有思想,被瞬间凝聚成雕塑,它就决不是表现自然,而是指明意义。陈斌正是为了概念性图象而创意一种有生命意义的思想。
我问陈斌:绘画为什么要定向与捕捉?
这需要弄清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根本区别。陈斌在让《牛》诞生前,思考了连续性艺术与同时性艺术的本质区别,艺术家为了真实性而专注于这样一个任务:从飞逝的时间中截取片刻,赋予它永久而清晰的存在。
那么,这一清晰的定向是什么?
是思想瞬间的捕捉。连续的时间化为空间的切片。艺术家把诸多最感动的变成了最能打动的。
陈斌《牛颂》(局部)
艺术品另一重要属性,是简化与构图。
我们说,陈斌的《牛》是有思想的,那么,《牛》就必须与众不同。否则,别人的就成为你的,何言思想。
构图的又一精髓,是创意陌生。当一件陌生的并能被称作美的创意摆在眼前时,最大的障碍是不肯摈弃陋习与偏见,面对者会心里嘀咕:这!我没见过。阿恩海姆批判的众多打着吓人旗号、却十足美盲的所谓鉴赏家,就是这类坚守“传统”的空头理论盲徒。
其实,历史已清楚标明,所有称得上“伟大”两字的艺术品,具有一个共性 — 它诞生时没有人见过;那些曾经熟悉的形式和颜色,已换成了伟大的陌生。也许当时世人尚不认可,但历史会最终以它来作为坐标的注释。
用未曾想到的方式去画,熟悉的题材往往遭到责难。最振振有词的不过是,它看上去“从未有过”。离经叛道,就这样发生。这幅《牛》的故事,首先告诉我们:“从未有过”为什么是艺术品的第一属性。
陈斌认为:如果说绘画是艺术,那么创意就是保持捕捉某一瞬间的艺术。属于自己双眼的某一瞬间 — 思想,肯定属于自己。当然,如果使用别人的眼睛,某一瞬间就不具备创意的属性,艺术看到的肯定不是有思想的艺术品。
所以,阿恩海姆有一结论:艺术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真正成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在喧嚣尘世中,自称为画家的人非常非常多,可那些画出,能被称作艺术品的,却非常非常少。艺术家只能是具有思想属性眼睛的捕捉者和瞬间定向者;艺术品只能是具有艺术家个人属性的思想雕塑。
还是经典设问:在永远变化的现实中,艺术家看到了什么?
作为艺术家的陈斌,他说他只能捕捉到某一瞬间;作为画家的陈斌,他说他只能从某一角度来“定向”这一瞬间。既然《牛》要讲故事,艺术家要把作品创造出来,就绝不能仅仅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味,而且是长期地、反复地玩味。,很显然,艺术的简化与构图,就是要选择某一瞬间和某一观察角度,让定向与捕捉,能够产生最大的玩味效果。
产生最大的玩味效果?
显然是美的简化 — 复杂的思想简化为可视的图像 — 选择那一只能让想象自由活动的某一瞬间。在陈斌的这一瞬间前,我们一看,会拍案喝叹;我们再看,会相信自己还需细看。欣赏成为一种激情发生的过程,从一个瞬间到一个瞬间,激情像逐浪江潮,表现出内深的打动与澎湃,想象力有了翅膀,让欣赏能叹息:想象力有了方向,让欣赏听见爱好,爱好又让想象力艺术为那么有趣的一种状态。《牛》的故事就这样把美的形式架构了出来。
《牛》具有十足的陌生感。好奇的,是它从那里来?
陈斌《牛颂》(局部)
这种引入入胜的与众不同,艺术家首先解释为图腾,母与性的图腾。为了表现图腾的崇拜,画面呈相为具有引力的深遂之光,牛成为性的化生,它涎育在光感的最聚处,母的张力,让性的图腾泛化为生命的火焰,它强烈地、逐层地扩展,而每一层级的奔牛、拓牛、耕牛,在生命之火的催动中永生。真正的打动,是光线到色彩的转换,火焰状构图、对比色、无限大胆的生命之白的诞生,让人视仰母的伟大,性的崇高。
陈斌《牛颂》(局部)
这就是我对艺术家眼晴与图像范畴的欣赏。
陌生的不平凡,是视域的多角度化。艺术家应当是理解毕加索的,尽管《牛》没有采用全视域构图,但几何变形的非传统手法,却让人拍案称绝。镶嵌递阶使整个画面丰富复杂,让人感知,艺术家为了充分表现思想瞬间的切片,用了多么让人惊叹的努力,我又想起了常让我拍额而感的那句老话:陈斌用科学的复杂驾驭了浪漫的简化。
用不简单把复杂的思想表现变得简单,这就是使构图简化的艺术。
我们看到,艺术家的变形,使视知觉与传统的形性格格不入。有人说这是再现的不真实。而艺术则认定:创意的价值恰恰于此。从相机镜像问世后,不知伟大的艺术家谁还在考虑若摄影的再现效果。记住前面的设问:什么是艺术品?眼睛应当看到真实的自然镜像,还是真实的思想意义?所以,陈斌的变型正是真实的表现,他努力描绘的那一瞬间,就像思想的火花,燃着、烈着、燎着,风一样荡着草原的心。
陈斌《牛颂》(局部)
多么可贵的思想,他构架了一个中心,所有的美好都围绕这一中心,中心的孕生,将生命的意义,通过火热,向广宇扩散;同时,这又是有意义图形的诞生,它用层级拼贴、几何变形、基色对比,让一切都图腾化为打动与敬畏,生命的明亮,心脉的火热,向往的美好,化汇为声的放颂。
这就是我欣赏这幅不同凡响的作品的致因。它不仅意义、陌生、趣味、美好,还概叹胆识!它用创意的胆识宣誓 — 背离传统,绝非亵渎神明!
在这幅《牛颂》面前,我又尤若欣赏一首诗,欣赏艺术家用色彩谱写的牛的颂歌:
陈斌《牛颂》(局部)
附:陈雨光《牛颂》
我属牛,
在那些卷在潮流的眼缝中,
我,
可能被笑,
因为
不时尚,
不时髦,
更有一个绰号——老土牛。
土能胜水。
我喜欢!
正是那
黄土让我昂起头角,
黄河让我热血沸腾。
白居易都说:
布泽木龙催,
迎春土牛助。
土牛出、寒气送、紫气东。
喝!
别瞧不起,
这就是黄土大地上的那头老土牛!
诗人说,
我的属性还系着品格,
叫“老黄牛"。
这是
吃苦的符号,
高尚的象征。
戴月披星总操劳,
一声长啸气雄豪。
我牛气!
我硬气!
所以宰相李钢说: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老黄牛!
长城凝结汗水,
泰山立定脚根。
喝!
真了不起!
这就是中华大地上的那头老黄牛!
儒子牛!
春秋有典,
运交华盖。
任劳、负重、忍辱、宽容,
给人以多兮,
取人以寡。
苦劳奉献兮,
蔑利淡名。
这就是牛!
这就是美!
我拓荒!
身上闪着金光闪闪的五个大字:
为人民服务!
敬爱的毛主席——
这不仅是老人家,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愿!
我负重!
古有诸葛出师表的竭尽心力!
今有唐山大地震的擎天身影。
敬爱的周总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伟人用心胸承载了千秋万代的永恒!
歌为北国飘雪,
声为南江浪涛,
这就是华夏风骨的升华。
牛劲!
牛力!
牛精神!
大文豪鲁迅将此刻为永铭——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儒子牛。
喝!
真当得起!
这就是五千年文明的那头儒子牛。
老憨牛!
论着是秉性,
比着是追求。
真理!
愿系着万千求索。
从屈骚——
路漫漫其修远,
到长征——
红旗漫卷西风。
执著!,
刚毅!
一步!
一步!
从雄关漫道,
到绿水青山。
从千疮百孔,
到五湖尧舜,
咬定中华崛起的宏誓,
和着人民美好的愿景,
老憨牛——
拓着、耕着、拼着、犟着,
认准的路
没有能够阻挡其前进的力,
看准的理
没有能够拉扯其回头的人。
喝!
真强得起!
这就是百年巨变中的那头老憨牛!
各位艺术家、作家、诗人、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中国美网特别开通您们作品的自助上传通道,只要您是中国美网注册用户,您就可以在您的后台上传您想发布的内容,中国美网将根据您上传时选择的栏目将你发布的内容在中国美网发布。你可以发布:原创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等;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我们的邮箱(1435484987@qq.com)由我们给你上传发布。
[声明]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