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造”—2023色釉...
搜索

“意造”—2023色釉瓷画展参展艺术家:柯和根

来源:中国美网·10714 浏览·2023-04-29 20:56:46


总策展

陶贵祥


学术主持

柯和根


策展人

金仲


策展执行

朱学毅   程欣慰


参展艺术家

柯和根  朱永培   余昌冰  张荣进 


指导单位

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委员会

上海市嘉定区文学艺术联合会


主办

秦古美术馆


媒体支持

央视书画频道  雅昌艺术网  

上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  文化世界  上海江桥



发现·创造


爱因斯坦早有预言“文化致胜时代的崛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它是生命将要发生的事情预览“因此,如果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世界,无疑思考方式的差异及发现事物的能力以及实验性状态,都能改变艺术的践行方式与手段!

大家可以从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看出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及差异性,其共性是都具有发现与创造的能力,而差异性则是面貌各具,风格独特,图式语言及文化诉求各有不同,但符号特征十分鲜明!

当然,我还是十分强调艺术家的个人素养、教育背景、人生经历、生活状态这些要素构成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艺术态度和格局、境界及气象,并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曾说过“心正则笔正”表明了艺术家的心象是艺术作品的旨归、是气场的完美呈现!因为气场的作用,艺术家必然进入创造力勃发的境界,心象艺术不再是艺术形式手段、不同风格技巧的“表现”。

而是在艺术上新的“发现”。因为“发现”是已知事物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发现”才能成为划时代原创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四位艺术家在“发现”事物的同时,均以不同的的方式解读和阐释了他们的理解与表达,并达到了个人不同阶段的形式探索和技术与技巧的实验及应用拓展,而陶瓷材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和无穷的可能性,加上肢体语言对泥性的作用和借助不同的工具所产生的偶发性痕迹及肌理效果,其形成的力量和美学价值是所有画种难以企及的。

而正是在这种极其富有特色的材质面前,符号与图式成为艺术家释放激情的载体!而每个艺术家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创作手段、不同的工具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都会构成作品表现形式的差异并获得独具特色的图式表达和审美意趣!

综观四位参展艺术家,他们都是以色釉材料为媒介,但每个人的文化思考、审美观念、教育背景、从艺经历、创作状态、应用路径和图式选择及技术手段,材质的复合运用各有不同,由此而产生了大相径庭的风格特点。

此次参展作品60余件,其中以色釉瓷画为主,以部分陈设瓷为辅,既有琢器、也有禳器,题材多样,都是艺术家“意造”的产物,这些作品因为釉与火的原因,都具有不可复制的原创性特色、也是具有存世独一无二品质特点,鉴于它们的稀有性和独特性而极富收藏价值!

希望这是一个美的巡礼,也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祈望望大家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能够对这些陶瓷样式产生美的印象和良好的记忆。十分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感谢你们的光临!

柯和根

2023年4月12日写于景德镇湖田近山居


柯和根


柯和根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陶艺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画院院长、海上水墨画院副院长。获得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入选上海美术百家和文化部授予的“中国画百杰画家”入选全国及国际设计展并获得各种金、银、铜等奖项数十次。入选数十次全国单项画展及综合类美展。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及出版数十本专著。各种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与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各种媒介与电视专题片及访问、访谈广为传播,影响巨大!


 雪后氤氲   高温色釉  56×45cm 


平面的颤抖——柯和根艺术现象论析

王兆平

我们从某些局部中惊讶地感受到二维平面的视觉穿透力。平面构成法则在现代语境中的渗透成为美术作品当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

我在现代民间绘画的研究中发现:“意象的成因是结构形象和视觉记忆在复述过程中的主观生造”。记忆的倒错和淡忘反而成了主体创造的动因。主体生命的觉醒成为跨界、混搭、交汇的强劲推手。

艺术家或许找到了创建自家城廊的一条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通道。

柯和根艺术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无仅有且具说服力的经验。

混沌初开的旷远和现代构成法则的通会,蕴含了宗教意涵和图腾崇拜的抽象在现代语境中给人一种错愕,这种交叉思维迫使你开启一种全新的审美程序。表现出独特的厚度和沧桑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柯和根著述出版了多部平面构成的著作,成为了装饰界热门的教科书。对隐性的抽象序列驾轻就熟,为日后感性的天马行空预埋了镇海定针。

陶瓷、中国画、油画、版画。柯和根把各种样式放置在澄怀味象这一东方认知方式的大气场中。瓷质的刚性和宣纸的柔性,軟硬兼施丰富了内在容量,但不足锻造艺术超人,只有从多个视角去触模乾旋坤转的艺术本质,才能实现相非相的华丽转身。柯和根认准了这一路线图,艰辛的赶路,激情的生活……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各种形态甚至各个门类,下部分都会壁垒森严,在形而上的顶端,则是玄旨旁通,空为真谛。要打通壁垒。在学术上必须有非常充分的储备。地

我之为我,法而不法,与其说是一种思想方法,更确切地说是艺术家以自我为主轴的流观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自信和多元视野。

柯和根不管在陶瓷创作和中国画创作中,在窑变和水墨皴擦中,始终在不确定中预设了一个张力场,在这种初不如是而忽如是的生发中,蕴含神韵、生机、精气、巨变的性灵,使作品具有真率和奇谲的品挌。

很多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这一时代命题前徘徊、迷惘。聪明的人会用现代的眼光去回望过往。以无为德,以虚为道,在现代传统之间构建一条时空隧道,以宇宙法则睨视八荒,窮神知化。进入随心、随意、随情、随性的自由王国。

柯和根放纵逸笔,随心沉浮,虚静中勃发意念,以莫测的线性抽象去统摄客体,物性被降为其次,并被放逐在心源里发酵,在陌生的路径发现别人容易 忽略的美。

中国画的含金量,最终必然会归结到线条的品质和气息的格调。

柯和根在书法的修炼过程中,把书法放到一个更宽泛的视野中进行再认识。书法意蕴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成了通识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纽带。

在浮躁的当下,用庸俗的价值观,以本体以外的某些指标论英雄,长途跋涉的艺术家,可能冒着被边缘的风险,然而对艺术本体的敬畏和虔诚,以艺术的高度和深度,最终必然会成为人们驻足一瞥的标杆……


洞窟佛光   高温色釉  瓷板  112×56cm

秋滿昆仑山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雪后苍茫  高温色釉  瓷板  40×28cm

意象昆仑   高温色釉  镶器  65×25×25cm

雪后山村   高温色釉  镶器  65×20×20cm

 唐古拉山冰川  高温色釉  瓷板  180×60cm 

唐古拉山日出   高温色釉  瓷板  40×40cm

梅里雪山之夜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江南雪韵2   高温色釉  瓷板  38×28cm 

春风又绿长江源   高温色釉  瓷板  56×38cm

 诗意地栖居  高温色釉  镶器  55×20×20cm×2  

 形与色的交织   高温色釉  瓷瓶  112×45cm

新气象(三联画) 高温色釉  瓷板  180×58cm×3

点线面的表情   高温色釉  瓷板  112×42cm

不冻泉   高温色釉  瓷板  112×20cm 

 耀州窑的记忆  高温色釉  瓷板  40×40cm 

明月映雪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天山秋日  高温颜色釉   瓷板  112×20cm  

玉龙日出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

 江南暮色(系列1-2)高温色釉  瓷板  800×70cm





 雪后秋山静   高温色釉  瓷板  140×45cm

 远山   高温色釉  瓷板  56×2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