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绪贵
世间画者皆爱竹,竹代表坚韧,同时画竹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竹子清高亮节,四季常绿,中空挺拔,生命力极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虚怀若谷的君子、气节高尚的雅士。
画家李通爰画竹,但他作品中的竹巳不是古人那种疏影横斜,一杆两杆之竹,而是充天塞地,房前屋后,前庭后院,茂密似林,大场景之竹。他用工兼写之手法,双勾括叶,頓锉竖杆而写其意,皴擦点染求其韵。在千片万片繁茂竹叶中力求深浅变化、虚实相生,掩映有度、自然天成。在画家李通的画中,竹子已不仅仅是以一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繁密复杂,整体充盈的画面构成要素而成在于其中。中国画不仅讲笔墨,而更应注重构成形式,即“形式美”。构图形式往往是画面出新出奇的关键,好的构图形式总能使人眼前一亮,铭记于心。要使作品夺人眼球,思空见惯的老一套肯定不行,花鸟画讲“气韵生动”,这些来自于笔墨功夫,用笔的干湿浓淡、轻重缓急所产生的气势、节奏,而得其韵致;“生动”两字不仅体现在笔墨,更有构图形式的“整、奇、险”所至。画家李通的作品中总会去注重这些。你看在成片的竹林中,掩映农家院落,更以白色凤头鸡突出于画面,使其生动耀眼,生活气息极浓,这与他坚持写生、关注生活,对农家场院生活感受息息相关。
李通的画,不承袭那种见惯不经的构图形式,一幅幅画总是在“经营”中出新,这种“经营”是一种严谨、慎思的结果,那种“隨意”和“玩”,在他的画中是绝对见不到的。这从他四川省七届新人新作展获奖作品《雨过秋之恬静》以及省展作品《秋风山雨》、《蜀乡野趣》、《清风》和2016四川美术创作年获奖作品《绿语新风》中皆可看到其“经营”之苦心,其笔墨的生动性、画面的统一性可见一斑了。
画家李通做人尤如他所画竹一样,中空挺拔、四季常绿。他谦虚好学,尊师重道,又拜花鸟画大家陈志才先生为师,在花鸟画的“韵”字上很下功夫,湿墨中见骨力,朦胧中得神韵,实中见虚,虚中有实,整体取势,俏笔生趣,气韵生动的画面得以在他众多的小品画中展现。
李通做人低调,他觉得现在画画的千千万万,画得好的不计其数,自己的作品能达到“专家认可、自己满意、大众喜欢”就心满意足了。四季常绿,画作常新是目标、是方向,慎思顿悟,关注生活,精进笔墨,方能有所成就。生活是源泉,作品中永远要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尤其是花鸟画,有生活、有气息,方能打动他人、打动自己,才能使画作出新、出奇。
李通个人简介
李通
李通,四川德阳人。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德阳市书画院特聘画家。
作品《乐上枝头》入选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四川美术书法展》;
《乐上枝头二》获四川省文化厅2013年美术作品优秀奖;
《雨过山秋》入选2014我眼中的生态四川美术作品展;
《雨过山秋之恬静》获四川第七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作品,并被四川美术馆永久收藏;
《秋风 山雨》参加四川纪念红军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术展。
《蜀乡野趣》入展四川第五届青年美展。
《家园》入选2016画意成都邀请展。
《清风》入选清廉四川文艺创作美术展。
《绿语新风》参加四川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7年《守望家园》入编北京文联、德阳文联作品集,并在北京、德阳展出。
2017“一带一路美丽天府”全国工笔画展 二等奖
第十届全国花鸟画优秀作品展 银奖
四川省第六届青年美展 优秀奖
“向钢铁长城致敬——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四川美术书作品展” 优秀奖
2017画意成都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7“翰墨缘·自贡情” 四川省工笔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