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爱 与 恋 ——美的致生范畴(中)

来源:中国美网 ·86525 浏览 ·2022-09-05 14:27:57

陈雨光

 

 

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获奖画家 李蒸蒸《重彩工笔设色·陈雨光先生》65×53cm

       

     陈雨光(憨牛),农历1949年生。选择美学与中国画视错觉学说创始人。先后获得过十余项省部委级科研成果奖(包括国家级课题)。在经济、数学、计算机、美学、哲学、逻辑等跨学科领域,出版有十数部专著,发表有数百万字论文。其主要艺术哲学类代表著有《美的选择》、《视错觉:中国画的基本格局》;书画鉴评本《唐诗三百首书画集》、《宋词三百首书画集》、《元曲三百首书画集》、《中国当代花鸟画作品精选》、《中国当代工笔画作品精选》;策划组织了《中国画三百家》。

《美的选择》作者集数十年努力,首次在国内从艺术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画学科体系的确立做出了两大基础性探索:第一,定义且回答了“何为中国画”,揭示了“察觉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第二,创立了以视错觉动向力发生学为内核的选择美学,定义且回答了“何为美”。

著作者是至今唯一耗时八年、约集了三百多书画名家,编写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书画鉴赏版《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的美学理论家和艺术策划家。基于当代艺术家的深度交谊和研究,著作者在《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的工作中,共获得百多位专业画家的大力支持,并收到了310幅精心创意的绘画原作。现今,许多书画大师和大家己故世。随日时移,这部著作中的创作真迹和笔墨文范,己成为理解艺术的无法再获的瑰宝,尤其数次展览所引起的轰动,更证明,作为国粹的“诗词曲/书画文”的超越时空的崇高与神圣。

 

 

 中国美协会员 李金生《生命之海》66×95cm(憨牛居藏珍)

 

元始天欲

性——那一自我满足的欲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激情,是引导我们最根本的力量。

                                                                          ——休谟

 

二、美是性觉醒的光谱发现

脊椎动物的性本能,揭示了一个文学命题:

美是危险的根源,爱是死亡的伴侣。

人类最奇特的意识,莫过于这个命题——美。康德用三大批判,耗费一生,也没能最终揭示。哲学的抽象,并不能替代科学实证。脊椎动物(包括人)在基因作用下,通过求偶方式,实现社会性的雄与雌,男与女的组合。我在《静穆的永恒》中指出,当肉欲像升华为美神像后,以裸体女神为主宰的社会家庭意识结构,更具有信仰的主导意识。而美术化的爱与恋进入高级阶段,平面与立体的裸体,渐而形成崇高与优美的范畴——优美像,人类开始有思想地欣赏这些脱离了巫与仪的裸露。

人类用一种论证,比如古希腊,证明人体的伟大。这到底是人类脱离动物后的自信,还是自以为是?人体美是上帝造物美吗?自然美的终极是人体本身?人体美离开社会后,又有什么属性?这都是迷,都经不起实验的检测。考古对肉欲像出现的研究,发现人体美的图腾是社会心理的活动结果。至今没有答案。人类总想撇开性与欲,诠释美的单纯与高尚,并以此证明脱离了动物本能。研究发现,这一道德臆断是错误的。

现代社会生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人类的性并未摆脱动物的性,如果休谟的命题成立,在动物类的性中,两个核心基因在起决定作用一一求偶和交配,人类因爱与恋的家庭婚姻,也有两个内核一一交配和育雏。脊椎动物的天性,便需要性的满足以达到愉快,天性的本能,在雄与雌的激素作用下,会产生特别的心理范畴一一对抗与牵绊,人类社会的思维性,进化了本能意识,而升华为元始的本欲社会组织一一家庭,进尔,道德时期的爱与恋,便在相依与牵挂中发生了。这一切,离开性的元始天欲是无法解释的。这也是,前沿实验美学与传统臆证美学的根本不同。前者,需要的,不仅是推理逻辑,更是科学实验——考证。

让科学备感奇特的最新证据,是动物求偶的光谱性知觉。本能的艺术,让动物的雄性在求偶时县有奇特的光谱性知觉能力,用人类的话说,“好美呀”,“真喜欢”,愉悦的牵挂,让交配程序得以“进入”。如果雌性不能在雄性的身上发现“引力”,抗据就会使“进入”中断,并逃脱性纠缠。

但性知觉感验的美与丑,到底是什么?考古和实验的科学,指向的元始发现,是荷尔蒙——希腊意的“奋起活动”——性激素。文学与道德的爱的范畴化,在荷尔蒙的性知觉作用下怎样演义,是美的选择,没有性知觉的吸引,就没有喜欢,也没有爱,爱是排斥抗据的牵挂——性本能。

 

 

牡丹江市美协常务副主席 吴耀伟《驿站》180×139cm(憨牛居藏珍)

 

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高贵的人类何时有了超越人体“形”的"而上",并把她一步一步演化为真善美?

希望这一至今尚没有人涉足的美学研究角度,能成为前沿。

抗据与牵挂的本能,致生了一大知觉心理范畴一一丑与美。联想前文的甲骨之美,联想批判过的羊大为美,人类之所以能够体验床笫裸女,并滋生美感,本质上还是性知觉。性知觉,天性抗据“丑”而向往“美”。

基于这一点,咀嚼马蒂斯那句著名话语一一我画的女人最可爱,也许胜过多少所谓的哲学推证。我一直坚定地认为,美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它有坚实的基础——元始天欲。

只是我们对这种社会学与经济学论域的研究,几乎没有系统的起步。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我在农村的小茅中,用八年时间,认真思考了什么是《美的选择》。

周宝军的《风》其实最说明问题。因为这股风,从古至今没有停过。为什么人类喜欢用自己的裸体,表述哲学上特别的深刻?交配欲与欣赏美,到底有怎样的逻辑,没有性感牵挂,会有情感爱恋吗?社会的“形性”与生理的“形性”有性知觉的同构性吗?从进化论角度看,美丽的孔雀与美丽的公主有同构性吗?

也许你会发现,人体美与动物的姿体美,是范畴一致。人类没有高贵的资本,不同的仅是眼中光谱的性知觉反映。

光鲜的性知觉引力,让丑与美的对抗,深入到基因层面,对抗与牵挂的社会心理,因家庭的繁衍意识,生发了爱与恨、恋与憎的范畴,元始天欲因此有了哲学意义上的美。裸露的女人,由女神像到优雅像,再到可爱像的美术史演化,本意仅讲了一个故事,裸露的人体,之所以成为美术的对象,除了她天成的结构完美,上帝形身,还因为她有天生的性的引欲,情人眼中的“西施”,是最优美的性知觉。

美的哲学,如果仅性知觉到愉悦,就过于简单化了。在美的觉醒时代,既使是动物社会,美也因性具有高昂的交换成本。古远的美,不是优雅与高尚,而恰如我在《静穆的永恒》中指出的,抗据的现实,是血与火,杀与戮,日光英雄与月光美女,演义的剧本,总是——美是危险的根源,爱是死亡的拌侣。动物世界是生动的影视,不要忘记在“追求”觉醒年代的野蛮。只有到道德时代,人有经济条件欣赏优雅,高尚才因法的约束,使性达到了被“保护”的范畴,正基于此,美才脱离了野蛮,有了用道德衡量的底线。

本文,无法再细论美的发生,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当今有关科研成果。

只是,对此的思考深度,把我代入了1998年。

1998年,对于我来说是收获的。因为《美的选择》和《中国画三百家》。吴耀伟寄来了《驿站》。这是一次有深度的哲学思考。离开窗口的青春,在途中的伫停,是在寻找还是感受?它与《女人体》有什么不同?

《驿站》的背景,是大卫·休谟的命题:自我满足的欲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激情,是引导我们最根本的力量。

秋分伫步,想起春天的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青春雅色,靓丽鲜光,是画,是诗,是思,是梦。这伫停的秋分,追忆的恰是春的过往,是走过的一缕微风,可能是丛中的一支嫩芽,可能是白杨的一抹反光。它直把唤醒生命的光和热投入到寂静之中,犹若袅娜的春柳,好似呢喃的春燕,又如洁净的春蚕……,春,就是一株心仪已久的植姿,可欣赏一朵花开时的魅力,可禅悟一曲丝箫的绕梁,春的诗,春的情,春的趣,春的恋。春让生活空间有了一份意思,让生命向往添了一份欣然。“自我满足的欲望”,将和煦春光化作柔柔暖阳,轻拂面颊,二月丝绦、草长莺飞,明媚之时,正是收藏春光之刻。林内,“引导我们最根本的力量”,将春化意为象征持有的象征。在小伫中,忆忆春风拂面的温柔,嗅嗅花香四溢的芬芳,将春的纷繁色彩投射给秋中的心,心又把记忆印在路上,把春光珍藏脑中,忆春、思春、恋春,春之声,春之光,点燃了“人类最根本的激情”。同时空不同的情态,印记了人生的值得切记的一刻——惬意的,梦幻的,疑惑的,展露的,艺术家用画笔说:生活一旦成为可爱性的象征,《驿站》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家视空间》的动机。

 

 

周宝军《元曲三百首书画集·钟嗣成[风花雪月·风]》69×68cm

 

爱好性,促使了艺术家用画笔表现家,乃至表现只有在家中才能具有的现代合法性的裸露,并将这种裸露化意为欣赏。按照视觉心理学原理,人的眼晴有思想,他会发现有品质的趣味,爱好就是把兴趣表现为绘画的活动,这一活动,就是表现有品质的趣味,放在马蒂斯身上,就是“我画的裸体最可爱”。

同样,可爱的女人在艺术家周宝军身上,是小屋中的裸体最可爱。

我发现,艺术史最大的趣味偏好,除了女人还是女人。小屋中的女人,草地中的女人,春风中的女人,阳光中的女人,这四大题材,涵盖了艺术的一切。而她的有趣味的品质,都是青春的、赤裸的、火热的、阳光的,当然,也有忧郁的,悲凄的,哀婉的,无奈的,她,可以粗犷地用性来诉说远古,让你打着松把,照亮只有在深穴中才能一闪的欲念。他可以激越地用巫仪来诉求夙愿,让你拌着舞姿,发现只有在神殿中才能一悟的心象。她,可以时尚地用赤裸装扮小屋的花瓶,让你拂着春意,体验只有在家室才能生发的爱恋。

这就是画家用艺术,让你也去爱好小屋中的那位:任性、青春、活力、有品质的用赤裸来展吐自己的姑娘。

画出本能的展吐,从知觉心理的视觉角度讲,就是画出排斥孤独的吸引——爱。

爱神概念的艺术化,本质是爱恋概念家庭化的神圣。女人精神为爱恋化身,是家庭社会化演绎的自然结果。恩格斯指出,家庭是早于私有制的神。就是说,家庭的神圣,更于私有制的神圣。性与欲,巫与仪,爱与恋,对于家庭神秘空间属性而言,永远是艺术象征持有的象征。

《风》能让你体验这种空间引力的大胆。她让性直白什么才是作为欲的灵魂。风与春的流动,让我想起艺术被隐喻为家的时候,精神森林中总有原野的新鲜,让空气具有别样的味道。人类对冲动与限制的感觉体验具有永久的兴趣,两性的家,趣味的空间,一旦脱光,单纯会使趣味变得高贵,因为爱让激情在特殊空间中尽可能地冲破限制,所以,家的隐喻十分复杂,她让关上门窗后的道德,多少有点不道德的想象,这种想象越刺激,两性间爱的道德反而越单纯,一旦她只能是属于我的非限制,让家的空间变得更愉悦,这时,就会有一种真美的体验,诗人会告知你:

真美呀,

心中的恋人,

永远不能拥抱。

尽管能够欣赏,

那么温馨,

那么欢畅,

那么年青,

那么激荡,

超越一切痛苦的人类急切的热望。

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让一位体态清润充满性感富有诱惑力的裸女,展示在窗前,她是什么?幸福、热烈、青春、爱情……

其实,风就是心底的浪。从古至今,她变了吗?没有,如果你因家而幸福,

她,永远是那一未失贞洁的娴静的新娘。

不知道,艺术的美,幻化的是不是比私制有更古远的用“她”来隐喻的家庭的诗。艺术的复杂就在于此,艺术家眼中的美,是透过门窗非直接的隐喻,没有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去用力地再现一般人认为的真实。

真实永远在艺术思想的想象之中。

美永远是有思想的创意。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最迫切的需要源自孤独感,渴望摆脱地狱般的寂寞。而爱是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是一种将人类与其同伴结合在一起的力量;爱会让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独感,但是爱允许人有自己的个性,允许人保持自己的完满性。爱往往意味着一种给予的行为,除了给予,爱还往往包含着关心、责任、尊敬和了解

爱的价值是对对方价值的承认。

 

 

杜树森《春元阖家图》82×130cm(憨牛居藏珍)

 

《春元阖家图》是一种爱。其实,她也是《家视空间》的继续。

用真人写生手法表现家庭关系,并设以诗意空间,供人欣赏惬意栖居,在古罗马优美时期,已成现实。但在我国,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尝试。优雅,逸静,舒适,依恋,都是家视空间的向往。其实,主题是简单的,千百年不变的。变的,只是性感的不同知觉。

开放以来,婚前后的人体记忆肖像,已有稍微偿试。一些大胆的性知觉,想把最美好,记忆为艺术。几十年过后,这种青春写真肖像虽仍在尝试,但实实在在揭示了一个心理暗示,人类,对性知觉的美感记忆,从古至今都有留伫。

有品质的裸体女人,在艺术品市场中一直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一现象很值得研究,为什么一个爱好品质裸女,并把她变为美术行为(绘画)的喜好画画的人,他的爱好会被爱好"她"的人,用金钱交换,这涉及我注意的千古之谜:为什么毫无价值的精神产品一一艺术,会有交换价值?创意泛化市场的“爱”,这种精神价值的经济化,是交换双方对对方价值的互为承认,是对对方价值的承认。

属于我研究的命题:艺术是创意奢侈的交易。那个本来毫无使用价值的艺术品,之所以会发生,并具有超值的交易稀缺性,源自古交易市场出现后,人的非实用的爱美天性,比实用"多余″是更缺乏的多余——依恋可爱。

经济学意义上对精神价值具有交换属性的艺术品价值研究还没有起步。但,这是不可或缺的。爱好画可爱的女人这种精神活动的艺术行为,不仅是诠释道德,更是诠释经济。我在前文指岀的,美第奇意志,就是一种艺术的经济意志,可以说,艺术家成犹了佛罗伦萨与卢浮宫,但,美第奇成就了艺术家。经济是根本,是美第奇的偏好,用了几百年时间,成就了艺术家的个性,并进尔成就了艺术的偏好与精神的无以伦比。只有精神的偏好变为艺术的偏好,变为可价值交易的偏好,并成为欣赏的偏好,艺术的嫩芽,才能生发为精神的森林。

我画的女人最可爱,在交易价值中,有一个特别属性——我画的女人最稀缺。交易的深层偏好,是对稀缺性的认可。收藏家本质上是用金钱购买艺术家的稀缺性。在艺术品市场中,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

因为它独一无二,如果它是行画,它的本身就毫无价值,这时,你用钱买回的,仅是艺术品的外包——签名,而不是艺术品的价值——绝无仅有的稀缺。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首届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宣部劳动模范)、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

邹洪利《易水砚·玉带石·春元阖家图》(憨牛居藏珍)

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偏好行为,在美第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身上尤为显著,在马蒂斯与毕加索身上也尤为显著。其实,伟大大艺术家都是市场偏好取得巨大成功后,精神价值的偏好才更艺术化。我画的女人最可爱,深处的原因,也许在于:

我画的女人更值钱。

这种

稀缺投资偏好——刺激艺术偏好——深化欣赏偏好——生发精神偏好

也正是《《驿站》——《生命之海》的偏好。

为什么?

因为这类精神产品,从社会经济学意义上说,具有创意的稀缺性。我总说,床笫上的女人很可爱,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就是裸呈很希缺,她是艺术之家的绝无仅有。对家视空间的裸像,从来没发现过有相同的作品,性知觉排斥为了骗钱的行画,她只是认真地自我流露,认真地用自我的性偏好去留伫爱好自我的自我收藏者。

自我在精神森林中的发生轨迹:

肉欲的女人——神圣的女人——可爰的女人——有价值的女人_——希缺的女人——床笫的女人

就是自我偏好与思考。

创意对小屋的爱,变为收藏对稀缺的爱,又变为欣赏对精神的爱,小屋中的裸女成为爱的特征。爱的本质是美学,不是伦理。裸露的女人,之所以具有家庭感的美,因为她县有他不想离开的依恋性。精神上的爱,深化为心理上的恋,美好成为化意,相思,温馨,柔和,清闲,贞洁,端庄,典雅,览淑,自信,时尚,性感,欲念,靓丽,等等,家庭范畴的诸多品质,会综和成哲学心理的“无法忘怀的恋爱”。其实,这是家庭人格的内深特征化,艺术家基此表现的就是这一品质的独有特征——占有爱恋。

哲学意义上的创意动机,是强烈地表现特征持有的特征,性与肉,欲与求,巫与仪,爱与恋。

从爱 - 恋,从性 - 命,艺术品质特征的复杂性,决定了创意偏好的多样性,致生了知觉心理式样的可塑性。然而,这类品质可塑的造型,无论如何定向其品质特征的视角,品质的哲学范畴愈是亘古不变的,祈求的形仪可变,夙愿的心仪不变,图腾仍然是远古刻于人心的那一久存思中的希望。

这就是三元共生的故事。美是可以交易的奢侈。她没有使用价值,只有超出想象的稀缺价值,这个价值,常常被无知遮掩。就象35岁的马蒂斯,在巴黎沙龙,仅有一人极为著侈地给了他欣赏。他选择的是一条当时并不被人欣赏的路。然而,当《舞蹈》成为历史的奢侈时,当性 - 命 - 爱成为现实的奢侈时,价值已成了今非昔比的奢侈。

这就是艺术家书写的美,是极少数苦行僧才能用他的求索发现的美。

原始洞穴中只有松把才能一闪的性与欲的女神,半坡草茅中只有权力才能一舞的巫与仪的颂歌,小屋空间中只有性情才能一瞥的爱与恋的春姿。

这就是现代的艺术思考,他流动的还是原始的血脉。时代变了,元始天欲的美的感召一点也没变,不同的只是象征持有的象征。典雅的古典美,成为时尚的靓丽美,而生 - 命的寻觅,也许仍是从

原始——现代,

今天一一明天。

 

杜树森《屈原·九歌》68×52cm(憨牛居藏珍)

至此,选择了美的三元结构:性与欲——巫与仪——爱与恋,应暂时划上句号。也许,这是我现今最重要的学术发现。

但,十分惭愧,在国内,对于视知觉,特别是性知觉的研究,还停留在1940年以前,美是什么?仍然是教科书中的无知。阿恩海姆——我尤为尊重的大师,他们的研究,在八十年后,没见到有令人信服地前进。我也由三十多岁的意气求索者,变成七十多岁的仅守成的老人,无力触碰更新的科学。只是,我的老朽,似乎在国内还算前沿。这种美学现状,让人哭笑不得。

我只能默默地看着现实,希望在“一步一步”美学的研究博物馆中,有人有能力,不再关门推证空洞的哲词之美。而把双眼盯住作为整体性的美学范畴,让美,成为不仅有哲学思辨,更有知觉动向力发生的心理科学。

当下,让人痛心和急迫的,是美术史的研究现状。它步步误入歧途离知觉心理精神科学和考古发生学,浙行渐远。这会极大地影响下一代的美育纲目。再不要把错误的自以为是,装腔为教科书,劝劝这些美盲的二百五,害历史、害自己、害当下,也可以了,别为了一己私利,害子孙!

中华的艺术博大精深,但从科学与考古学角度讲,不单从哲学角度,亦从社会经济心理角度讲,古华夏美学的范畴基因系统该如何构建,它与古希腊的崇高与优美的范畴系统有何共性和区别,人类、地域、时代,美的共同感知是什么?特征之上的特征又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美学哲思,会离开考古——内欲像与女神像为什么发生?且成为人类的主宰?

赤裸美丽高贵的《维那斯》是外星人的杰作?那几千年前成熟到现在都让人倍感自我幼稚的“吃惊”,又为了什么?

科学发现,如果仅伫留在臆想的盲论,美就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特别说明: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侵删!

本网特别开通自助上传功能,只要您是本网用户,你就可以发布: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新闻等;发布方法:在你的后台上传需发布的资料,本网将根据你选择的栏目发布。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网给你上传发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