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尚意重写风标独具——陈伟明花鸟画谈略

来源:中国美网 ·60645 浏览 ·2022-05-23 16:23:45


陈伟明是我的学生,早在1998年我到部队写生时就认识了,并时常送画让我看。2012年参加了清华大学为我所设的“王阔海新汉画高级研究生班"。所学三门课程∶中国画素描、中国画笔墨构成和新汉画技法。伟明为人憨厚,不浮不躁,而为艺则正好相反。纵横练达,则要而持,穷笔墨技法之变,不因循守旧,刻板照搬,师古不泥,师师而重品位境界、构成内理,为我所用颇得画法要义,唯求风标独具。




伟明习画,深谙游艺志道、据德依仁之理,铭记黄宾虹大师“画名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之箴言(《宾虹论画》),修身治艺并重。初临《芥子园画谱》,复学谢赫“六法”精要,研习晋唐时风,崇尚宋元格调。继传统,师古法,存精舍弊,笔随当代。曾三上京华,负笈求艺,不辞辛苦,终获教益。《秋塘栖禽图》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展,《故园秋槐》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故园馨秋》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师生优秀作品展并被收藏。《残·生》、《芦塘晨曦》等一批优秀作品也得到大家称许。




纵观伟明花鸟画作品,题材广泛,致广大而尽精微,撷采造化之大懿。而且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清新淡远,典雅隽永,读来令观者神清气爽击节三叹,此皆得益于扎实的笔墨造型功底。究其深层学术内涵有五:

一曰恪守文人画笔墨精神与品位。笔墨是中国画之精髓。石涛言“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伟明随吾习画数载,渐悟此道。他深入传统,上溯远古,探究传统绘画之规律。从唐张莹《虢国夫人游春图》、韩混《五牛图》等名画中悟得用笔之妙,从唐周防《簪花仕女图》、《洛神赋图》(宋摹本)等而得设色布局之要;从五代周文矩之《重屏会棋图》、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而知章法构图规律。近临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作品,汲取传统笔墨营养,以筑基于己画之笔,建勋于己画之墨。伟明近作《福禄千秋图》、《独占人间第一春》、《秋塘栖禽》等皆有古法,笔墨尤精。




二曰以书入画,以线造型。黄宾虹用笔强调留圆重变,他还说“六法气韵生动,气从力出,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后生动。”(黄宾虹《与傅怒庵书》)……用笔于极塞实处,能见虚实,多而不厌,令人想见惨淡经营之妙(黄宾虹《自题山水》),可见书法用笔在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伟明于此领悟较深﹐用功亦勤,线条遒劲苍古,颇得笔中三味。作品《和美百年》(百合花)、《雨后龙孙》、《向阳花开遍地金》等,均可见其用笔用线多而不乱,疏密有致,为画中之线平添了金石之气和书卷气耳。



三精于墨法意韵。伟明深谙吾之新汉画没骨冲墨冲色、色墨交融幻化之道,将墨之浓、淡、干、湿、焦、破、泼、渍、冲、积、宿等互为并用。笔墨玄妙、厚重华滋。如《喜临故园》、《槐园拾趣》、《瑶池遗簪》等,既有传统笔墨情趣,又具新汉画意韵,而又不刻板照搬,能活学活用,值得玩昧。

四是创作题材自有新意。盖画事精要有二,一是画什么,二是怎样画。伟明在画什么上也动了一番脑筋,他将前人很少画的国槐也纳入创作范畴,参以新汉画笔墨技法,面貌奇异,诚有补白之功。在赏析《恩泽千载图》(古槐)、《秋曲》、《喜临故园》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五是创作手法多样,能工善写,风格独具。唐代绘画以工笔丹青为主,工整细致,

宋元以降崇笔墨,尚意趣,水墨写意盛行。自古工写并驱,贵能意精神备,而工写兼融者少。伟明能在工笔与写意间相往返,工可精致,写能放达,运用自如,且能做到见好就收,一笔不多一笔不少,止于不可不止之处。诚可嘉也。

伟明画集付梓之际,庆甚乐甚,命笔欣然,行文不足尽其意耳,聊为序。

王阔海

20148月上浣撰于知汉斋

 

【王阔海,著名画家,中国新汉画艺术创始人。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第二炮兵分院副院长。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荣宝斋、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



特别说明: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侵删!

本网特别开通自助上传功能,只要您是本网用户,你就可以发布: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新闻等;发布方法:在你的后台上传需发布的资料,本网将根据你选择的栏目发布。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网给你上传发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