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美术史,就是传承与创新、继往与开来的历史。
在中国美术史中,中国画是璀璨的明珠。她艺术地境象为中国的文明、文化,乃至哲学。
体验中国画的境象哲义之美,就是体验生命的价值之美。她让人欣赏,艺术如何藉助古承,浇灌花蕊;艺术又如何凭借创意,恣肆绽放。作为生命的艺术,总是静静地从昨天你熟悉的脉络中走来,却总会偏偏地从明天你诧异的目光中招手。她让你熟悉且陌生,若稼轩品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画境象哲义之美,即用昨承熟悉的花蕊,淀放明创陌生的绚丽。
这就是中国画艺术的生命。
今天,从昨天“继往”的我们,有幸约请到百位艺术品的创意者,在“中国美网”,用艺术展示“开来”的陌生,体验艺术作为哲学的生命与价值。
在这充满梦幻的空间中,艺术可以尽情享受创意的浪漫与想象,她将带我们从昨天古远洞火的闪烁中走来,又将带我们从明天辉宏蓝图的绚丽中走来,她用中国哲义的平仄,吟诵中国画境的诗:或小桥流水,或大江东去。
这,就是中国画当今百位艺术家的有创意的生命。
袁泉,四川眉山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人物画专委会主任,四川省油画学会理事,四海画院副院长,巴蜀画派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眉山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眉山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眉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等全国、省市美术作品展并多次获奖。曾获四川省“文华奖”一等奖、四川“推优工程”优秀作品奖,四川省“群星璀璨”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一名。多次获“苏东坡文艺奖”、“东坡文旅奖”。
在《世界知识画报》、《中国油画》、《美术报》、《美术教育研究》、《现代艺术》、《四川美术》、《四川教育导报》、《眉山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专版介绍等,出版《袁泉》个人画集。多件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古村写意》34cm×34cm 2023年
吴绪经
袁泉是四川画坛最近几年很活跃的一位画家,他的作品精彩而有深度,系列创作让美术界感到欣喜。
《柳江九大碗烧烤》42×42cm
《蜀山碧水人家绕》 34×136cm
我从教多年,往事依稀。袁泉说他是我的学生,我有些惊讶,但他说起1999年函授班暑期课时的情景,却勾起我对逝去久远的校园生活的回忆,那是一个充满理想情怀的时代,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我刚刚从峨眉电影制片厂调到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系任教,面对求知若渴的同学们,特别想尽己所能,多为他们传递一些绘画知识和创作经验,当时的课程是人体素描课,七八月的高温天气,窗帘遮严,门户紧闭,灯光灼热,挥汗如雨。我当时绘制了几幅人体骨骼、肌肉解剖图作为教具,还站在凳子上,用肢体语言讲解人体的一竖、二横、三体块、四肢的运动变化和规律。
《守护》 180×173cm 2018年
当时,那种汗流夹背,师生互动的氛围回想起来竟有些激情澎湃。后来,我和袁泉由疏离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朋友。
《阳光照在傈僳山乡》 236cm×235cm
近期,袁泉还在文章里写到他的艺术之路受我的影响,他回忆我那时常常跟他们谈“画贵有趣”,“画到极致”的观点。又比如:我很推崇治学问者“安贫乐道”的操守,安于贫困、安于寂寞才有资格论“道”,才能够做学问。
《一门父子三词客》 192cm×190cm 2022年
袁泉的第一幅成功的作品《守护者》,其主题就是描绘两位山民几十年甘于清贫和寂寞,坚守信仰,守护文物的精神,作品高远的立意、充实的内涵、坚实的造型、合理的构成、使作品十分感人。
《幸福古村记》 180×96cm 2019年
我想,袁泉也在坚守自己的信仰,甘于寂寞的他几十年来一直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
《藏族汉子》 136x68cm 2023年
袁泉坚信,严格的素描训练夯实了他的造型能力,这对他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至关重要。他充分运用了他坚实的西画基本功和造型能力,又运用合理有韵的笔墨语言将画面气氛的营造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向了极致。
《欢腾的草原》 180x97cm 2023年
分析袁泉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除了立意高远,构思巧妙,主题积极,氛围强烈(这一方面有专家论及)之外,我想,在艺术上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黄河岸边是我家》 180x97cm 2023年
一、它讲究构成法则,画面空间的切割合理有序,所以能产生独特的美感和协调性。
二、人物造型严谨扎实,有鲜明的个性和情绪追求深度,所以耐看和感人。
三、讲究笔法、墨法,有笔有墨,气韵生动,墨韵淋漓酣畅。
《黄河源头十八弯》 240×125cm 2021年
《锣鼓铿锵有新声》 190x105cm 2023年
袁泉由西画转型中国水墨画是成功的,我想他的成功是有他独特的原因:
首先,他勤奋好学、尊师重道、转移多师、不耻下问,几十年间在学校教书育人。努力读书、勤奋实践、写生采风、除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之外,他不断地创作了大量的人物主题性作品。凡多所接触的同道皆能诚恳问学,因此,“天道酬勤”、“诚能悟道”。
《南龛石窟行》 180x97cm 2023年
其次,“博而专”——他由“叩西而问东”,由“传统而当代”,博采众长,视野开阔,他能将西画的造型、色彩与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因此,技法丰富,有趣而不概念。
《太阳你早》 180×97cm 2019年
第三,他认真思考,善于思辨,勇于坚守,有胆有魄。
艺术创作的胆魄来源有三个基础:“气度恢弘”、“真知灼见”和“技法娴熟”。袁泉是深悟此道的。
《圆觉洞净瓶观音》 100x50cm 2024年
袁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创作型人才,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假以时日,未来可期。
癸卯年夏五月于怀冰庐
《青依江畔千佛岩》 100x50cm 2024年
《听泉一线天》 100x50cm 2024年
《谁家亭子旁溪湾》 136cm×68cm 2023年
《马鞍寺大戏台》 180x97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