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长吟挥毫为君起

唐书安 ·49452 浏览 ·2017-08-01 11:35:47

文/刘墨

往往在很深的夜,看到书安在朋友圈里晒他临摹的《芥子园画谱》片断,晒他写《灵飞经》式的小楷,也晒他的丈二巨制……我一一默默地看过。


也许他知道我在看,这天,他就在私信里说:我马上有画展,帮我写些文字吧!


我犹豫了一下,怯怯地回:“待我试试,如何?”


认识书安,大概快有二十年了,那时我还在东北,他在北大东门经营他的“闲情偶记”,一个曾与万圣书园、雕刻时光齐名的艺术空间。众所周知,“闲情偶记”来于清初的李渔的著作,而更需要有人知道的是,《芥子园画谱》的刊刻资助人,也恰恰是李渔,这个影响了中国画界三百年的画谱的名字,就来源于他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


转年,我来北京,他陪我去清华大学看陈寅恪写的王国维的纪念碑铭。陈氏所说“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即记载于此。我们围着那个石碑绕了几周,仿佛在朝圣。


再后来,一同住到北大边上的来德艺术中心,期间我在深屋中读书,他则四处求学,似乎比采蜜的蜜蜂还要忙碌。他自己书风画风与艺术思想的成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刚好“而立之年”。


当代人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当下相互交织纠结影响的语境中,各种眩人眼目的思潮五光十色,割裂传统、肢解当代的做法比比皆是。其实许多人也不需要弄明白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能逞一时之快填充自己的欲壑,足矣!


而书安能坐下来,重理《芥子园画谱》一类的经典,“若为分枝,若为点叶,若为峦头、若为水口,与夫坡石、桥道、宫室、舆车,琐细要法,无不毕具”,这显然不是要将自己框入“画谱”之中,而是有一番重整河山的深意在。我也曾经把《辞源》中“山”字边“水”字的所有汉字认了不止一遍,为的是发现中国人在山水中究竟看到了什么!


如果仅仅看到书安摹古的一面,那只是看到了他安坐于书斋之中的功课,其实,他更热衷于写生,深入到自然山川中去汲取创作的力量。城郭烟涛,碧落轻帆,夕阳远树,一痕山翠……每一帧写生,既是他的足迹,也是他的心迹。


书安的画风是明洁的,如一泓碧水,纯美而爽目。他的笔下流淌着传统,却未被传统所缚;他的画面上有现代人的视觉感受,却有意逃逸了现代的嘈杂,心性里仍然流淌着清芬的笔墨韵致。


书安一方面能习宋画的严整,一方面也瞩意于画僧一路的萧疏,二者相反而实相成,在严谨与放逸之间,在丘壑与笔墨之间,书安得心应手地从这一端移向另一端,正如他从《灵飞经》式的精整一下子跳跃到随手涂抹的自家风格。


书安的书画风格很多元也很统一,说“多元”,是因为他取法多,化用的好;说“统一”,是因为他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将它们和谐地安排在画面之中。


无论是摹古,无论是写生,从中国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一个人的生命境界的体验,有多深的生命体验,也就有多透彻的人生感悟与启示。而后,意明笔透之间,才能做到石涛所说的“此道见地透脱,只须放笔直扫”。艺术给人自由,也让人找到自由。


在艺术领域里,书安的自由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他可以伸展到很远很远、更远更远的地方。


2015/7/2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