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前770)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史称春秋。春秋社会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玉器的总体风格是:细腻精美。由于西周礼仪制度的完备,统治阶级对于装饰的审美性也发生了变化,装饰品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礼仪器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尤其是玉器的生产和制作,是继西周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目前,春秋玉器的考古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河南两大区域。
春秋玉器的材质主要是透闪石软玉,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等,包括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密玉和甘肃酒泉玉等。其他材质有大理石、滑石、绿松石、玛瑙、石髓、水晶、煤精等。这些说明玉料采选地哉较广,除陕西、河南外,还有山西五台山、吕梁山(水晶)等地。材质的总材特点是陕西所出玉料粗杂,河南、山东所出者较精纯。
玉色
春秋时期玉质颜色丰富,有白色、乳白色、青白色、灰白色、绿色、墨绿色、黄绿色、牙黄色、黄灰色、黑色和碧绿色等。
造型与纹饰
春秋玉器造型分几何形、人物形和动物形。纹饰以阴线龙首纹最多见。龙纹、谷纹、勾云纹、凤纹、龙鳞纹、蟠螭纹、蟠虺纹等也是主要纹饰,其中谷纹、蟠螭纹、蟠虺纹为新创纹饰。春秋初期玉器的纹饰松散,到中晚期时才趋向密集、规整、对称。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