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西湖全景图》真假辨

《美术报》 ·4 浏览 ·2013-07-29 16:11:46

    近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文史研究学者陈珲对外公开宣布:她通过4年的研究,确认现藏于美国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的《西湖全景图》,是一幅南宋画院画师所绘的西湖全景写实画卷。她谈到:“该画不仅描绘出一个胜若仙境的南宋西湖,还具体入微地刻画出景点的细部内容,其写实程度及容量之巨,称之为南宋的《清明上河图》毫不逊色。更胜一筹的是,这幅画卷上所有的景物,都可以考证出南宋时的名称及历史,因为所有入画景物全都是南宋著名胜景,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谈到发现《西湖全景图》的缘起,时间要追溯到2009年7月。那时,陈珲为了呼吁保护杭州古大佛寺,深入考证并着手撰写一篇关于杭州古大佛寺的研究论文,在搜集宝石山宋代大佛头的图像资料时,偶然在《杭州池暨西湖历史图说》一书里发现了一张小小的插画。当时,她凭直觉认为画中应该是南宋时的西湖,虽然那是极小片段对西湖的描绘,但清楚囊括了大石佛像、断桥、水月园等景点。不过,当时书中作者并没有意识到画的价值,只注明该图为明代《西湖全景图》,现藏于美国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此后,便开始对该图仔细研究比对,在同年9月完成的《杭州“钱秦石宋大佛”重要发现及追考》论文稿里,她首次提出“该画卷是南宋院画”这一观点。为了更细致地研究,陈珲曾给美国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发邮件,希望能一见全景图,但没有接到任何回应。戏剧性的是,5个月后,2009年11月美国华盛顿Freer艺术博物馆馆长戴维·霍格博士到浙江大学做讲座,随身带来的礼物就是《西湖全景图》长卷的彩色复印件。借此机会,陈珲得到了该图的电子版图本。

  在接下来对《西湖全景图》电子图本的考察研究中,陈珲通过对比南宋和明代时期文献记载对西湖的描绘,发现此图跟南宋史记载相契合,而跟其他朝代对比,则出入非常大。比如杭州历史上,只有南宋时才在西湖边设有四城门,由北往南分别是钱塘门、丰豫门、清波门、钱湖门,而其中钱湖门是唯南宋才有的城门。而该画卷正在清波门南,长桥北,画有一城门——此正是唯南宋才有的钱湖门!另外,明代已有西泠桥,但画中并没有出现,只有咸淳年间的西村渡口,所以大致可以推断是理宗度宗(1225年-1274年)时代的南宋院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实景生动记录了当时北宋都城东京城市生活的一派繁华。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南宋都城几多繁盛,几多华贵,却没有画作传世,现在对杭州南宋时期的杭城风貌考证,仅凭南宋地方志《咸淳临安志》、《乾道临安志》,元人追忆南宋都城所著的《武林旧事》、明代才子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等古籍文字记载,而参考最多的图就只有《咸淳临安志》里的《京城图》和《西湖图》。那部740多年前的《咸淳临安志》里只有简单黑白线条勾勒的《西湖图》,一直被学界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全景图。如果陈珲的考证正确的话,这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唯一遗存的南宋西湖实景全貌图。

  质疑:

  宋人何以画出明清西湖?

  “南宋西湖全景图”的开端,画的是西湖与杭州城的平面图。仅此,就有多处致命伤:

  其一,在杭州城墙靠西湖一侧,画出了清代杭州的城中城、满城(旗营)的准确位置。

  其二,画出了明代才出现、伸入湖中的“问水亭”。张岱《西湖梦寻》卷四载:涌金“门以左,孙东瀛建问水亭”。而《咸淳临安志》之《西湖图》,画中绝无问水亭。

  其三,画中苏堤与宋苏堤不符。画中的苏堤,南岸起点在雷峰塔西数百米,有桥6座,不经过孤山东侧,与北岸交接也与今天同。这条苏堤,为明正德年间杨孟瑛所修(参阅2007年第6期《浙江社会科学》拙文)。而宋苏堤的南岸起点在净寺,北接大佛寺(今北山街28号右侧是其遗址)。宋苏堤的6桥是包括断桥的,经孤山东侧中分西湖;而明苏堤与今苏堤完全重合,不经孤山,不包括断桥,北接岳坟东,二八分西湖。明代皇家的《永乐大典》(残卷)卷之2263,详尽记载:“当轼开湖时,筑堤其上,自孤山抵北山,夹道植柳,后人思其德,因名曰苏公堤。”由“自孤山抵北山”可知,南宋恢复的苏堤至明正德前仍经孤山。因此,“宋苏堤经孤山”是关键。与此不符,可立判为伪作。

  宋代游人打着清代的高伞?

  “南宋西湖全景图”中,有多处游人仆役打伞,伞柄均高出人一头,达2米,此高伞为清代康乾时式样,非宋。宋代用伞更是等级森严,民用阳伞在南宋称凉伞,或青凉伞,伞径与今草帽同,柄也特短。但律仍禁行人晴天打伞,虽太学生犯事也杖责。清代则放开伞禁。该画者画出“康乾高伞”,必是康乾之后人作伪。宋《清明上河图》画有伞30余,但均为街头摆摊的固定伞,路上行人及骑马官员,有热得摇扇者,但绝无打伞者。

  引首和跋尾,错漏百出

  “南宋西湖全景图”还伪造了“厉鹗跋”,尤似该画的“权威鉴定证书”。但却错漏百出。首先,与故宫博物院藏厉鹗真迹比较,就可知这字就不是厉鹗真迹,其内容也不过根据几本宋代笔记任意编排。最可笑者,此跋本是为画主王绳武写的,但又把本来写对了的名字错改为“王承武”。王绳武确实为雍乾时的扬州商人,但作伪者吃不准,反改错了。更可笑的是,造假者居然把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禁伞”的一段意思理解反了。借厉鹗这样的宋画鉴定专家之口,说“游人打高伞”反成了鉴定宋画的铁证。再者,“厉鹗跋”的三方图章皆伪劣不堪。作伪者完全不知道吾杭厉鹗与丁敬是儿女亲家,其能用如此劣货。丁敬何人?“西泠八家”之首,今“西泠印社”之祖师也,至今多少篆刻儿还不敢望其项背。

  “南宋西湖全景图”的“引首”“西湖清趣”4个篆书,是模仿明代大书法家程南云的,但笔力很弱,临摹明显。但该“引首”的磁青纸到确实是明代的。其实,这幅字只要看墨色也可以知道是假的。皇家用墨,黑如漆而亮,此墨淡而稀。该画的颜料红色妖艳,偏玫红,乃洋彩,康熙后才舶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颜料是不一样的。

  美国Freer博物馆的档案材料显示,此画Formerly attrib. to:Li Song 李嵩(late 12th–early 13th century),为大收藏家Charles Lang Freer本人捐赠,1911年在中国从陈宽(音)(Provenance:Cheng Kuan, China)手中购得。但Freer一生并未到过中国,此画当是别人为其代购,上当就很难免。这个陈宽是否就是造假者并不重要,但此画的下限可以定到1911年。此画为标准的日本式现代装裱,是20世纪该馆请日本裱画师木下与吉装裱的,卷末还钤有“木下作品”白文印一方。

http://www.cnmeiw.com/ArtNews/201307/_20130729430898.html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