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传统绘画功夫深厚、现代理念展现十足——国画家石丰绘画艺术

石丰 ·91001 浏览 ·2013-08-15 10:11:31

 石丰老师学画有深刻的根基,6岁开始学画,以后又拜蜀内吴一峰、赵蕴玉、岑学恭为师,起点高,以老师艺德、艺风为起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长江、三峡、峨眉、九寨、泰山、长城遍布足迹。在学习实践中把名山大川的表现方法又与大师风格联系起来分析研究,找准自己的绘画坐标,与大师的绘画墨络联系起来。期间学习了函授大学,又得于张汀、李可染、黄胃的斯教,在绘画上萌发了一股传统的绘画观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绘画取得丰硕成果时,又与蜀中绘画大家之一晏济元结缘,拜他为师,成为其得意弟子,晏氏绘画传人。


取古典精华、画蜀山美景


晏济元绘画风格集古典传统绘画之精华,其画作最能表现长江、蜀中渔歌之乐,田园、湖泊、峡江之美,这是人们所期盼的盛世欢歌,没有战争,没有邪恶,自然美景,花开花落,四季顺时,这是心底透亮的人间情怀,这是他人生113岁的心灵展现。石丰通过拜师的艰辛道路,萌发了走大师的路作为他永远的追求,他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征途中所有困难,像愚公移山一样不停的进伐,挖山不止,终于到达高远境界,受到世人认可,成为大师。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永远的进伐,不怕牺牲的勇气与决心,从画家宴济元身上看到了他与大师有一样的风格,一样的牺牲进伐的精神。通过绘画的艰苦磨练,选择晏济元这样格式也是自然的,因为绘画技巧都是相通的,在注重风格表现上找到了自己的潜能,实践证明在晏式风格上,有一种滚滚喷发的泉水,不断地涌流,不断地由小溪到江河一样,源源不断迸发,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石丰作品笔墨道劲,神韵苍浑。《孤帆天际看》、《孤帆远影》、《长天一色》、《玉屏飞瀑》有晏济元老师的意境,施古法而不复古、寄寓了新的活力,像极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气魃骨力。如《长天一色》成三角形构图,画面几棵树,既打破对物的对等,又能起到对画的均衡作用,帆船被置于蜿蜒宽阔的湖面上,向远方游荡,像石丰老师款识那样,竞远在能静,境深悠苑曲,咫尺万里遥,近收眼前游,有诗一般的美境,岸边停着现代的轮船,码头上显不出柏油路,汽车挤在湖泊,挤占山林的空间,更显这里文明的,绿色的,坐远的山、地、水人间仙境。这幅山水画虚实相间,色调处理明快,从树木的染色上看很有深邃的境旷,秋意霜叶红,丰硕时节到,写的是秋天,丰收时节,帆船装满粮,荡漾水面。


意境表现上通过混染,山体远近感都通过深浅表现出来,画家把握水墨渲染的质与韵,将山石染得既丰厚又不泥滞,既圆润又不失妙灵,勾勒山、石、树林中锋立骨、笔力劲健,线条松紧适宜,张弛有度,山水画体质、染质细润,洁雅,一派峡江韵味。


从画作的动静中看,有范宽《溪山行旅》的风格,石丰这类型作品有避曲就直、避实就虚,有远近空间,画家揭示主题深刻,有独特的作者风格受到收藏界的广泛青睐。


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根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决定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艺术个性。作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国,中国拥有几千年古老的文明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求真、向善、尚美是中国人的秉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直接折射出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层次。中国曾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傲立于世,中国画也曾因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卓尔不群的艺术语言而为世界瞩目。中国画所用的特殊工具和材料是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中国画独特的语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散点透视等也是世界其他绘画艺术中所没有的。在绘画过程中,石丰把中国绘画精神、文化修养作为内必修课,使传统文化修养融入绘画中,使自己画汁里既有今天闲情逸趣景观,又有历史文化深渊,题款赋有诗词,有传统文人的气质。在他的画作《红叶玉鸟》《金顶秀香》《山林秋色》、扇面《轻歌曼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血统、智慧等因素决定了中国人要用“中国画”这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抒情达意。纵观石丰画家的作品,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走兽,都笔墨精到、气韵生动、意境深远,让人为之陶醉。那些意趣天成的中国画,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创作理念。中国画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和较强的艺术魅力让世界了解到东方还有这么一个伟大而神圣的民族,也向世界展示了这个民族的美丽、善良和智慧。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精神、意境是中国画不灭的灵魂


中国画除其独特的笔墨情趣为国人所欣赏外,更重要的是其躯体里蕴藏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画如同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一样,是任何其他画种都无法替代的。在中、西绘画是否结合的问题上,国画家所持的正确态度应是恪守本真、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我们不希望今后中国画沦为不中不西的“混血儿”,更不希望中国画为西方画派所代替。


敏锐、深刻的感觉应是艺术家的天性。而艺术家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就必须努力扩大他的感觉范围,使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与更广阔的对象世界发生联系,直到他的作品能表达出自己的理念。如石丰画家在工笔画《八十七神仙唐彩画卷》采用“铁线描”白描技法勾勒,流畅劲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线条遒劲,色彩淡雅,使八十七位神仙飘飘轻盈似飞,达到了形神并茂,好像从梵高、蒙克、八大等人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感受得到是一个纯粹精神的世界、一种直接体验人生的精神,并能更真切地看到,画家石丰是凭借物质来表现万象,然后把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等都灌注到物质里,是物质精神化。它反而是宇宙万物真相的阐明、人生意义的其实。证明它所表现的正是世界真实的形象,然后艺术才有它的庄严,有它的伟大使命。画家既要与生活和大自然相默契,又要超越自然与生活的种种现象。由此可见,生活心态的纯化,是创造绘画语言纯性的必要条件。


绘画语言的纯性,应当是画家的智慧加上本人燃烧的热情、观念与情绪等在画面中的体现,是情感的表现与交流。石丰画家创作时激情高扬、勃蓬旺盛的心态也是创造绘画纯性的重要因素。画家的情感只有熔铸在对客观事物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之中,才能给观者提供富于感性的、具有美德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引发观者的情感活动。画家的情感只有始终和抽象指导配合下的心态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自己的艺术成果呈现给观者,实现自己情感的表现与交流。石丰画家在具体的画面处理过程中,为了实现绘画语言的纯性与价值,通过画面的色彩、构图、虚实、气韵、笔触等来表现其情绪与意境。这种情绪表达的充分与否,完全取决于画家的心态和对生活与艺术感悟的把握程度。


赏佳作令人陶醉


赏其画作《富贵长年》,《蜀江春暖》,更感其才情,灵气独具。他那灵动笔墨中呈现出的飘然神韵、高雅意境和超前意识,令人心动,令人陶醉,令人击掌叫绝。


灵气四射是画作给人的第一观感。品赏他的作品,观赏他现场作画,使我想起了石涛的“夫画者,从于心也”,并由此感把艺术当做生命的草约活动,使之成为表现内在境界,表现有与无,真实与虚幻、现象与本质、自由与必然的思辨之境。其极具灵性的一幅幅作品,“逸笔草草”,一任挥写,犹似天马行空、蛟龙戏水,在一派天趣灵气中直与天地精神相来往,在笔墨的形、韵、精、气、神、意等多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悟性与灵气,营造出一种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大美意境,是笔与形精简而自然、墨和韵传神而灵动、情和意真切而超逸。赏其人物画《齐白石》,他用淡墨皴擦、细线勾勒、留白、赋色等技法,绘出了一位绝代大师,使画幅弥漫着美妙的韵味,令人大有陶醉境中、令人敬慕之感。


赏读画作,还会被其间的蓬勃生机与朝气所感染、所激励。他的作品往往能给人以心潮澎湃之感,让人在画作意境的引导下去回味那山,那水,那人,那物,让人充满朝气蓬勃的气息。他人生的历程之中,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尽情地吸收大自然的力量,遍游中华壮丽山河的心灵积淀,游峨眉山,他采取皴擦、点染等各种手法,描绘出一派汹涌澎湃的磅礴之势。宏伟的画面不仅使人们由衷地感恩和歌颂大好河山,而且体现中华民族幅员辽阔、大山雄伟俊美的气魄。


自然的完美融合


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由享受,是在一个与自我不同的感性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去。中国画的要义就是将作者的情和意融入到要表现的对象中去,使所表现的对象成为物我合一的艺术生命体。


画作《蜀江春晓》,画家用细笔勾描出蜀江民居、树木,用老辣、稳重、苍劲之笔皴擦山石、峰峦和点苔,墨色虽有稍重,但仍有深浅、明暗变化。树木参差错落,江边水平如镜,辽阔遥远,呈现出一片愉悦的秋色。其写生功夫和观察自然、体悟生活的能力在画幅中尽情展现。


面对石丰的一幅幅画作,象李可染谈写生经验的一段话:“反复锤炼、加工,画到能默想熟背,虽然从表面看仅仅是一副普通的山水画作,但其实它熔炼、涵盖了很强的寓意,从中可以体会到画家对绘画创作的态度和创造宗旨。绘画要师法自然,不可一味闭门造车、盲目临摹古人,要随心随性地以纸笔再现山水田园之美,表达文人雅意静禅之趣。


从石丰的画作技法表现方面,从宏观来说,此画很是具有北宋范宽、郭熙、元人王蒙技法,从微观的角度来说,画中奇峰山峦、古树外形轮廓线条的勾勒明显具有书法用笔的韵味。画中皴法亦采用了多种皴法相融合的方式,书风味道,骨架弹性十足,具有很强的以画写书、书意和画意融合的笔墨意韵。


花鸟画自然中显哲理


博古今以广才,得经纶以明志。几十年来,画家对自然、对人生感悟良多,对国画艺术顶礼膜拜。花鸟画作《亲昵无间》这已是经历了从“无法”到“有法”的磨砺,又从“有法”到“无法”的升华。品读花鸟画作品,其中之顽石、枝干所凸显的铮铮铁骨,一如其人;但有的作品,他又把山的空灵和水的柔情融为一体,蕴涵着其博大的胸怀与品性。常常被姚天沐那“胸中本有山和水,笔下常生鸟与花”的榆树魅力所陶醉。他的用笔、用墨、构图、立意,得传统之法度,开时代之新风。其作品笔力雄强,线条粗细变化有致;墨法娴熟,浓淡、干湿浸润成趣;构图严谨,善于利用虚与实的相生相成;立意深邃,善于抓住生活中常见的题材“遗形写神”,以情、以理化育人伦。其画风朴素自然,其化境必定是流水高山。他的作品简约中见博大、平凡中显生趣、老拙中出新巧、自然中蕴哲思。


天趣神机合,沐恩造化功。在反复的实践和参悟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笔墨语言。他认为,画家,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并善于吸收外来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要重视深入社会、面对自然,有目的地体验、观察、默记和写生。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看石丰画作《乐在其中》画境与禅境中悟出道理。


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传统的取精。既能深入体悟前人的笔墨精髓和审美精神,既能传承中国画的写意艺术精神,又有自己的新图式。石丰无意对古人做表象上的简单模仿,而是极力表现对大自然的超越。这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个体生命意识的外化。


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追求传统意趣,并能注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自然的同化,进而抵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我们从其画作中不难体悟到虚静、空灵的道禅意境。他虚静其怀,极力解悟自然生命的本质,使作品达到至美无言的“大化之境”。这正是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如今,人们对美德认识没有以前那种朦胧、虚幻、神秘的感觉了,而是日趋理性和成熟。人文情趣和现代与传统相互交织的和谐美,是人们所崇尚和渴求的艺术境界。作为艺术的探索者,艺术家也要进入这种和谐美德艺术实践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石丰用笔墨弘扬真、善、美的笔风,他默默耕耘在中华传统文化广袤的绘画的田园中,从丰厚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借古开今,融汇中西,力求使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更具特色。


http://www.cnmeiw.com/ArtNews/201308/_20130815358826.html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