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孙成慷 | “鉴古开今·笔墨精神”学术邀请展——山水篇

孙成慷 ·71588 浏览 ·2020-11-06 11:26:46
孙成慷

前  言


身处21世纪的今天,回顾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在中华大地,涌现出了如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等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但同时在学术界、理论界、艺术家群体等等,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论战也从未停歇,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在哪里?是借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继承原有的体系?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也无定论。

当今画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笔墨”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法则的作品均不为中国画。“笔墨”的法则有助于艺术家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只有借古方可开今,只有继承方能发展,只有把历史作为参照,与历史对话,把前人作为自己挑战和超越的对象,不断的自我演进,方可自开新面而成一家。

中国画是继承和发展?是借鉴还是西化?画家用他们的作品给出了回答。中国美网以《“鉴古开今·笔墨精神”学术邀请展》为名,邀请当代具有艺术造诣的山水国画家参展,展示他们的艺术个性和艺术成就,是为了强调“笔墨”及其法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地位,提倡研究“笔墨”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鲜明笔墨个性佳作的展出,不仅能感受到每一位艺术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思考,也将起到引领、借鉴、启发的作用,必将会促进对“笔墨”的重视和再认识。

本次展览在全国范围内特邀了具有相当艺术造诣和不同风格的人物、花鸟、山水艺术家各20名;展览以线上艺术展为主要呈现方式;展出作品以原创性和学术性为前提,具有较强的笔墨感染力,强调展销结合,为艺术品在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性、传播性和市场性的有机结合做出探索性实践。


参展艺术家(山水篇)

(按姓氏排序)


孙成慷


孙成慷


孙成慷



1969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成都工笔画会理事,成都市成华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画家,成都惠民职工画院画家,扬州文联画院特聘画家。


◆ ◆ ◆ ◆

敢负韶华酬青山

文/陆旭迎

◆ ◆ ◆ ◆


自古川西多隐士,是山势地形使然,亦是群体性格使然。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孙成慷就有一副隐士的气派,像吴镇,对功名利禄,凡尘俗事没有太大兴趣。 


孙成慷

《秋水归舟》27x67cm收藏润格8000RMB


其画作或多或少都有渔耕樵读等闲适的元素:远山苍茫,芦苇萧萧,一叶小舟,游荡于芦苇之间,舟上渔夫抬头远望,也不垂钓,也不摇橹,也不寻找归家之路,就在这无边的水面之上,飘飘摇摇。颇有吴镇《渔父图》的意象,其本人亦如画中的渔人隐士般喝着酒,摇着橹,唱起歌。早参人世,通晓天机,超然物外,高隐江湖,不问光辉,不问岁月,只写青山老树古藤苍云,这是我所熟悉的孙成慷。 

芥子方圆万里云,纵横天地一尺宣。无疑,孙成慷是个塑造意境的高手,他一出手便是“藏深浦,系长松,直待云收月在空”。这种带有隐居意味的的禅境,让身处缧绁的世人寻找到寄托性灵之所。当然,拔簪脱冠而披褐执竿的隐逸,大半只是存于想象之中。天地不老,山水恒在,就这样,画家卸下负累,以笔砚为筏橹,带着我们驶向那烟水苍茫的所在。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孙成慷

《佳山闲话》27x67cm收藏润格8000RMB


几个长松巢野鹤,一池温水跃神鱼。孙成慷画作的精妙之处便在于此,观其画,如带着微醺的感觉,闲逛至一处有树荫的山丘,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必想,任由山风拂面,任由眼前能看得见的万物静静的生长、变幻,心里就会自然感知陶潜笔下的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晴好的日子,依着水溪而生的柳树似在风中招手,也似在风中送别,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是“拂堤杨柳醉春烟”;若遇雨雾朦胧,山脉竹林村舍,皆化为水墨轮廓,仔细听,雨从天空落下,跌碎在屋檐、树梢、石板、溪流之中,绵长无序却不杂乱;如是月夜,等月亮在山丛中洒下一层银白时,可慢悠悠去月色中穿梭游荡,只觉得身形脚步很轻,心静自悠然,落了一身月光,也落了一身安宁。甚至,在某些角落里,你还能见到唐宋山水的氛韵,如回到长安或是汴梁的郊野。


孙成慷

《秋江钓月》85x180cm


竹篱茅舍,日暮柴扉,泉泻有声,如此种种,便是孙成慷的道具,他擅于举重若轻地驾驭着生活中的种种物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有意无意地,魅惑着每个向往山居乡村生活的人。他更高明之处还在于,他融入的情感不会过分的丰沛饱满,他永远会为观读者留白,让观读者与画家在画中能找到情感的共鸣,轻松而自然,他将对于人生的追索放置于山水之中,纵使读者千人,人生各有寥落,也都在画中得偿所愿,都能更自在地探索人生的精神世界。所以,孙成慷彩墨山水作品让人亲近,引人入胜。

探行万里路,胸中丘壑成。一定时空的画家及其艺术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地域和时代的精神态势以及画家的心灵趋势。读陈平原所做《千古文人侠客梦》,方知,每一个人的天性之中,都有对自由的痴迷,每一颗心向往的江湖其实是自由。所以在这种充满只有意境的作品面前,轻易就能得到共鸣。


孙成慷

《翠岩居》60X250cm


孙成慷深刻明白生活经历对艺术境界的影响,所以,把自己的视线紧紧地盯在最为钟情的川西山水上,不断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大地,不断地用心去体味山水。或许,就是这些自然的景致和生活的阅历蒙养了画家的心灵,令其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会。他笔下的山水,没有臆想,均为实景投映,每每展开一幅作品,便有一股山野的清风夹带着泥土的芬芳、山溪的湿润扑面而来。在这种清新质朴、立体跌宕的视觉画面中,作者善于把自己的质朴的情感融贯其中,兴奋的,落寞的,期盼的、悠然的,每一帧画面都有不同的情感,这种感受我们无从描述,只能在画家的导诱下,慢慢从画家当时所处的时空入口进去,慢慢的跟随画家的笔触去感受,眼前便能幻化出清风涟漪,体验画家思想深处的精神宿求,在远离繁华喧嚣的平静状态下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祥和与 惬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时间去把一些浮夸的东西冲淡,所以他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处于不断行走于山野间,在绝对的安静中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为灵性而画。


孙成慷

《竹风连野色》45x69cm


艺术需要蒙养。清石涛在论绘画与生活的关系时一段精辟的论述: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儿不解生活之神,是有笔无墨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受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是故,笔与墨的基础在于生活与蒙养,背离了这一基础,所谓的笔墨也便失去了意义。诚然,自由,是需要天赋、秉性、胆气,以及经年累月对心中精神世界的追索的,通过不断的的游历、阅读、打破、重构,孙成慷的笔下才有了这种可安放心灵的自由江湖,给崇尚自由的心塑造了一片适合隐居的天地罢,读孙成慷,轻易便能感受楚留香踏月而来的那种闲适与神秘,这种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的意境塑造,正是画家人生经历及思想的升华。

孙成慷


《晴川锁烟》97X97cm


孙成慷的作品要精读,便有了“平淡之中寻其奇绝”惊喜。譬如,放大看孙成慷画中的人物,或渔父,或樵夫,或牧人都颇具趣味,寥寥几笔,神态各异。这些人物并不愁苦,也不萧瑟,还有一些幽默,垂钓的,举斧的,蹲坐的,摇橹的,远望的,睡觉的,挽着裤腿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向下跳的……他的人物极少隐藏在河岸、芦苇与山石之中,就是坦坦荡荡,居于水面之上。这体现了画家本人的生活态度,阳光的,向上的,积极的,他的每幅画都气势涌动,饱含创造力,这也正式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


孙成慷

《群峰叠翠》50X100cm


三十年来,孙成慷不间断地锤炼自己的笔墨技巧,然后不断的提炼,以精炼的笔墨技巧展示出浓重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其作品整体秀润隽逸,细节工致妍丽,打破传统山水画陈腐僵化的程式化,从浪摆,随风摇,不拘束,把传统的公式化的国画艺术视野,拉向了充满蕴含无上粉本的山川大地,以满构图的方式,通过繁复的用笔和渲染,塑造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氛围。既充盈着古意,也饱含时代风采,他这种以崇高美为个人的艺术追求,以抵达彻悟之境的技法为山河立传的家国情怀,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这种山水写生的创作模式,也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震撼。


孙成慷

《云起丙安》60×120cm


灵魂或许会消散,但是灵魂可以用另外一种身份传递下去,那或许就是我们从灵魂层次提取出来最真实的色彩跟声音。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禅也好,儒家道家也罢,更多是一种哲学论,我用绘画的方式探知自我,修炼自我,了解心境了解灵魂,在这种自我的环境里,去冥想,去感知这片山水上面曾经的故事,去和灵魂对话,慢慢的会觉得自己离自己越来越近。 

诚然,孙成慷已然知晓这世界的底色,故能选择山水寄身,他便是如此勇敢。读孙成慷,便是读一种彻悟,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人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归属,所以只要学会去体悟和享受生活,便是美好。                                                                              


孙成慷

《蒼藤古木带斜曛》97×180cm



孙成慷

 《秀壁疏林》45x97cm



孙成慷

《老屋蒼林》45x97cm


孙成慷


《松壑流翠》50x69cm



孙成慷

《卧看溪山》34Ⅹ138cm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孙成慷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