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三十六:选择适应:美的创意机制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21414 浏览 ·2019-08-30 11:03:35

    三、选择适应:美的创意机制

   应该从美的层面理解造型话语。造型之所以是“美的”,不光是创意了美,还拥有了美的力量。美是需要力量的,不仅要爱美,更要有力量将所爱的美变成对美的所爱,即要有能力把美的创意化为美的欣赏。只有这时,在艺术的心灵中,造型的本身才是美的,因为美的感知使美具有了艺术的普遍意味。

    1.是满意,不是愉悦                                         

   有美感的造型标准是什么?这是再深一层的对“最重要的”思考。

   当选择了感叹,选择了表情,似乎已选择了光明,对美的追求已无须在黑暗中探索,概念趋向了明确,令人心旷神怡,在美的塑造前总有令人陶醉的愉悦,“美”又悄悄地在“美好的”陶醉中走向了形容,人们又开始用“愉悦”等词汇形容造型标准,以至偏离了“最重要的”轨迹。还是回到表情,回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恰到好处。当直觉了一条通向美的“最重要的”线路时,实际上是顿悟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标准,它是一个美术魔尺,在造型话语与恰到好处之间绘画了一个让创意得以觉悟的等号,这个等号就是魅力,就是对抉择的满意。还是那句话:愉悦的形容不是抉择。

   2.审美判断

  对于选择美学来说,用判断力批判无疑是最有力量的,否则老会被形容迷惑。使用了这个词,自然会联想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使命意识”中,本书指出,康德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发现了一件作品的内容比起形式来远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只与美发生关系的判断中,本书面对的“最重要的”,是基于审美经验的因果模式的合理性。在“为什么要这样”的问题上,总有一个定向模式让思绪沿着既定的轨迹运行,它犹如心理的机械装置,用约束与倾向来控制造型的过程。美的发生果真如此吗?这就是对还原论审美判断的最大疑感。

   本书一再指出,在下丝毫没有论证美学定律普遍必然性的能力与兴趣,它属于哲学家的事。我感兴趣的是美是怎样发生的,它是“心理的”还是“美感的”?的人在论美学,说艺术,在谈为文的趣味,但最终是在言说心理学,而且是那种将传统的喜好尊为正统的心理学。这种学说追求这样一个理想:一切艺术的疑感都可以在心理实验中排除,因为这个学说具有心理的机械装置,而且这个装置又具有审美力的形态,它可以把审美过程形象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它表面上好像在批判还原的机械论,实际上是在应用还原的机械论。因为它总用预先划好的机械轨迹让你沿着心理的形容发展。

   那张生动的小脸告诉我,当为一个审美印象而困惑时,所寻求的解释并不是因果式的;与经验统计分析不同的是,美感不是对制约身心规律的反映,而是对审美判断力的反映。他不是去接近心理制约力的统计装置,以明确“你、我、他”所坚持的共性理由与途径:他接近的是魅力标尺,最为心动的是恰到好处,这才是体验中“最重要的”,因为他用判断力批判了疑惑,从内心赞同那张小脸所呈相的生动性。可见“最重要的”区别是:他本质上是在欣赏而不是愉悦。

   应当切记:有判断力的美感与有心理形容力的美态属于两个全然不同的学科。这也许是长期以来美术与美学互不往来的致因。美学的抛弃了美感的,却选择了心理的。这又是一类莫名其妙。

    3.适应机制

   既然要用审美批判消除审美反映的不适性,美的选择就是为了美的适应。   用判断力进行批判,本质上说就是要有适应结构(机制),即魅力标尺的组织(衡量机制),以使判断具有恰到好处的能力。

   作为判断力的结构,有几个基本概念:

    1)内化水平;如何选择,首先有一个对适应度的经验内化感知,它是一个模糊的先天与后天的认识积淀,准确地说是一个模糊类比。在这个为适应的反映中,有三种模糊的类比水平:一是把环境经验(社会与历史)类比为自我意识,它是直觉不是明确:二是感知能力,把自我意识加以类比,进而对自我能力加以组织,它使朦胧趋向清晰;三是自信,把经验化为意志标尺,它可以凭借自己的眼光选择,使思想达于模糊的清晰。由模糊类比所致生的评判水平,实质上是把判断力内化为趋向清晰的隶属程度(经验程度的内化水平),而这一隶属度的表达词语类属于模糊词语,如很好、较好、还行、不太理想、很不理想。这是对审美疑惑不清



 

创意机制,三十六

舒立洪《色釉书法瓷盘·憨牛读<贾谊论>有感》

 

晰的反映。从这个意义说,美感本质上是模糊的。又有谁能够清晰地界定:一张小脸之所以生动,是因为准确地判定了“长了点、近了点、深了点、实了点、重了点”,从而精确地设定“短一点、近一点、浅一点、虚一点、轻一点”,艺术只能在模糊与清晰间游移,而对这“一点”的判断,就是内化的自我,就是水平,就是眼力,就是艺术。

   2)择优协调:内化水平只能作为历史的话语言说基本格局。因此它明显的是传统,是过去式。其最大问题就是用已知的经验遮掩双眼,让作为艺术的人只能听不能看,话语替代了观察。

  艺术的生命永远属于未知。其改变与创新有赖于择优协调。好在被遮掩的艺术脑有一个本质的功能——看的思想性。艺术总用看的思想激发有思想的看。当大脑摆脱话语的模糊(误解与偏见)且让双眼能够看时,艺术又具有了判断的活力。

因为双眼在选择时有两个特殊功能:择优与协调。所谓择优,就是有倾向于“相对好的”偏好抉择力,对艺术而言,它表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简化,把最有意味的选择出来;二是构图,努力地把形式从文学、哲学、政治等毫不相干中解放出来。所谓协调,就是在新的层级上对各种水平同化,以达到新的平衡。在择优协调作用下,判断力的结构由低级过渡到高级,以至达到复杂的逻辑结构,即具有自我的结构。这时对模糊的评判已有了自我演算的机制,它使选择趋向了自我适应。

    3)适应自我:苏东坡有句话说得好:“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一个人可以有满腹的学识才能,但若不能适应自我则一切枉然。自我是一个人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观的感觉、态度及评价。适应自我,即指自我个体不断地对艺术之旅中所出现的压力与障碍,加以“反映”且达到令人欣赏的程度。当自我从属于美时,对审美疑惑的批判使其突显了选择的意志,而这一意志又使艺术具有了价值,一个魅力的标尺被掌握在自我的手中,他所热爱的艺术终于属于了自己。

   显然,在模糊的环境中,自我是对固执与退化的批判,它总是向清新逼近,总是自问为什么出现了偏离,总是努力地让视觉创意与自我价值趋于致。它用适应将意志同化并与择优协调达于新的平衡,且在复杂的环境中让艺术以新的面貌出现。它是创新的意志,是追求美感的无限之旅,是有创意的思想。

   此时,我又想起了那张熟悉的小脸。她显得有趣,又有了新鲜感,还居于小零的位置:一点也不张扬,仍然不一定漂亮,却总让人难忘。这也许就是令人向往的自我,就是魅力。

   常常想起恐怕比一时性起更有美感,因为被感叹的是生命。



 创意机制,三十六


王志坚《角色》(局部)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创意机制,三十六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