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最深情的礼赞——观《百年辉煌》肖像绘画展

美网会员 ·81678 浏览 ·2021-06-16 15:17:54



文/人民日报社:郑 剑


“百年辉煌——马刚画笔下的100位卓越共产党人肖像艺术全国首展”于5月22日拉开序幕,这是马刚先生第二次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举办的画展 ,上一次是2019年10月12日的“中国脊梁——马刚笔下的杰出科学家肖像艺术展”。那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举办的,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多观众给予较高的评价。我曾经问过一些方家,马刚的画怎么样?技法如何?主题怎样?得到的回答相当一致,就是:画得很好,虽然是素描,尺幅不大,笔墨不多,但很像很传神,简约不简单;主题和立意也很好,着眼大局,契合现实,饱含感情,充满正能量,让人看了很受感动和教育。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觉得举办他的画展举办对了。


 


今年春天,马刚说,他又在画一些人物肖像,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画的,初步想画100个人、100幅画,还想举办展览,还想到报社的神州书画院来展。3月13日,他把画作的大致内容以及部分成稿发来;4月15日,他到北京送印好的画册,让人也给我捎了一本。我随后作了翻看,感到画得很好,比过去更好,水平又有提高。


 


说马刚这次画展的作品比过去更好,水平又有提高,是通过对比得来的结论。不少朋友知道,马刚近年来在人物肖像上用了不少心思和气力,倾注许多感情和热情。除了上述2019年10月12日在这里举办的“中国脊梁——马刚笔下的杰出科学家肖像艺术展”,还有2017年8月在北京、香港等地举办的“紫荆绽放——马刚笔下的香港风云人物”,去年即2020年11月6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马刚抗疫英雄人物肖像画展,等等。那么,这次画展更好在哪里呢?我以为,不惟人物和画作更多,亦不惟时间跨度更大、展现的历史进程更壮阔,更因为投入的感情更充沛、体现的精神境界更高远,以及技法运用的更加纯熟、整体呈现的日趋精细。可以说,他的几次这类画展都是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深情礼赞,而这次画展是最深情的礼赞!


 


这次画展,马刚何以献上自己最深情的礼赞?暗自揣度,是因为这次画展是为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而作而展的,是因为我们都对我们党充满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确,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人,所有关心中国的人,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和赞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凡历程、建立的不朽功勋、作出的巨大贡献,都应当献上深情甚至洒下热泪。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她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致力于推动人类进步;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深深改变了中国、也深深影响了世界,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世界和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历史的事实,是否定和抹杀不了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对党最深情的礼赞就有了最深厚的基础,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眷眷之情、拳拳之意。


 


其实,马刚的画作画风并不一直是这样的,而是发生了改变,经历了嬗变。知道马刚来自中原大地、本系农家子弟,从小喜欢画画,后来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画的东西主要还是冬景、旷野、静物,朴拙中透着稚嫩,逼仄中显出拘谨。看到一些评论,说马刚的画有印象派的痕迹,谦和平静,淡然寂寥,可能是油画的主流,难免属“小众”的范畴。毫无疑问,近些年他的画变了,不仅主题、内容、重点变了,而且风格、技法、用心变了,这几组人物肖像画作就是证明和代表。变到哪里去了呢?变到礼赞英雄、礼赞先贤,礼赞祖国和人民,礼赞时代和生活上来了,格局更大了,格调更高了,内容和形式也因此更好了。你看,他这次画的那些领袖人物、革命先驱、开国将帅、科技巨擘、时代楷模虽寥寥数笔、粗粗勾勒,却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真情实感灌注其中,精神气质跃然纸上。


感到从马刚的这种改变和嬗变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艺术只有紧跟时代,才能具有活力。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是为信矣。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眼前的现实、脚下的大地,是丰富的实践、火热的生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律动,艺术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才是鲜活的而不是陈腐的、有活力的而不是无生机的。社会主义的艺术是为人民的艺术,它尤其应当是这样,应当紧跟时代、反映时代,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时代进步。


 


艺术只有赢得受众,才能彰显价值。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艺术是人创造的,更是为人创造的。再精致的艺术,如果没人欣赏或者欣赏不了,没有受众或者受众很少,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或者会大打折扣。历史留存的作品是这样,当代创作的东西更是这样。让更多的人看到、欣赏,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受众的喜爱,艺术的价值就实现了、彰显了。因此,我们不仅要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而且应当提倡更多的现实创作面向人民、赢得受众,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高就高在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需要不断的创新。“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就以绘画艺术而论,简单的涂涂抹抹只能说是画画的,一般的模仿只不过是花匠,只有不断创新、能够出新的才算画家、艺术家。任何门类的艺术工作者都要靠作品说话、以作品立身,都需要潜心钻研、不断精进,努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作品。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本文由会员自行上传,其发布的图片,文字等内容由会员本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也未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本站拥 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姚大伍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