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苏东坡:3+7=0,这就是人生!

来源: 洞见 ·26830 浏览 ·2021-01-28 09:29:33


刚柔并济,进退有度。

大文豪苏东坡有诗曰:“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人生很多事,在将满未满时,往往最为恰当。

酒饮微醺止,花看半开时。

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

如果0代表圆满,那么3+7,恰是人生的归零,不溢不缺,小得盈满。

纵观苏轼的一生,“三七分”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七分清醒,三分微醉。

苏轼有一首名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率性小诗,字字却是心酸教训。

苏轼的前半生活得绝顶聪明,凡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变法不当之际,为了百姓,苏轼与新党舍命地抗争。

为了心中的正义,他又和心胸狭隘的旧党对抗。

结果两头不落好,丢官去职,一贬再贬。

一片至诚赤子之心,满腹经纶,却一生不得重用,宦海沉浮不得意。

《如懿传》里有一句扎心的台词:“凡事太过清晰,反而容易落下疑影。”

看破是一种本事,每事道破却非好事。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建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与孔孟并肩被称为“半个圣人”。

他就曾坦言:“尤不愿得清官之名。”

到地方检查工作时,他会与其他官员一样请客吃饭。

他也尊重官场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

由于官职变动,曾国藩去觐见慈禧太后,花了很多钱打点关系。

表面看,他算不上一个清官,但他却坚守住内心的操守。

曾国藩生活非常节俭,连家务活都自己做。

一件衣服穿了多年,陈旧、打皱了,还舍不得扔。

为了“避内外交通之嫌”,曾国藩多次拒绝慈禧的亲妹夫醇亲王的主动结好。

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公然揭穿,只会得罪人,给自己埋下祸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如果大环境不够好,做人的智慧,不是莽撞对抗,而是把心态放平,把眼光放长,该糊涂时糊涂。

待到时机成熟,有能力之时,你才可以改变局面。

后来,曾国藩步步高升,对大贪官出重拳,严厉打击,得了一个“曾剃头”的称号。

站得不够高,看得却要远。

装三分微醉可防险恶,留七分清醒能成大事。

懂得藏巧于拙,寓清于浊,不丢原则,不失灵活,才是强者的处世之道。



  • 七分执着,三分洒脱。

苏东坡的一生,屡屡受贬黜,境遇跌宕,时常困顿无援。

连昔日许多老友都不理他了。

然而他却很洒脱,能苦中作乐。

被贬到黄州,穷困至极,很久没吃过肉,就去捉麻雀来吃。

被流放到海南,瘴疠之地,九死一生,苏东坡却自得其乐,爱上了生蚝,还吃上了瘾。

他特地写信叮嘱,叫亲朋好友别告诉别人,怕那些京城的官员谋着外调,跑这里分他的蚝吃。

饶是如此,生活中放浪形骸、不拘一格的苏东坡,在工作上仍然执着。

在密州救旱灾,在徐州尽力治理黄河的水患,去杭州建苏堤、疏浚西湖,甚至老年贬官惠州,也不忘补路修桥。

不论身处何境地,他都会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从不懈怠。

作家凉月满天曾说:“苏轼活得很热闹。”

他这一生,际遇如海浪,起起伏伏,滋味却不差,靠的就是“鬓微霜,又何妨?”的执着,和三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只有执着地努力过,才无愧自己经历的岁月。

但人生太多凄风苦雨与求而不得,我们也要学会洒脱地与自己和解。

七分执着尽人事,三分洒脱放过自己。

抓不住的,洒脱放手,坦然接受;

留得住的,认真执着,绝不言弃。

三分洒脱,留给生活,消解一腔愁绪;

七分执着,敬给自己,不枉人生几十年。



  • 七分傲骨,三分低眉。

有傲骨的文人雅士,大都喜欢竹。

郑板桥爱画竹子,林黛玉住在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苏轼也不例外。

他曾言:“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傲骨如他,也有低眉的姿态。

大赦归来之时,政敌章惇害怕他打击报复,写信请求他宽恕。

苏轼一笑置之,不提半点自己的苦与怨,还叮嘱他好好照顾自己的父亲,多多备药。

垂暮之年,苏轼再被陷害,贬官海南蛮荒之地,别人去前,都提前做好棺木。

他却反倒把这贬谪之行,看做是崇高的传道之路,去抄经教书,大力发展教育。

他逝世之后,海南就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有一句话说得好: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处世时,显出七分傲骨,是因世间复杂,明确自己的底线才能不走歪路,是一种坚守;

表露三分低眉,是因生活中有些是非难辨,有些起伏难免,懂得低头的柔软,是一种成熟。

清朝封疆大臣张之洞,为人有气节,一生不做行贿、无义之事。

40年为官,临终之前,他坚定地写下:

“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慈禧太后赏赐他金银财宝,他捐给老家支持教育事业,建学堂,教化莘莘学子。

而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和善如水的人。

张之洞平生最不喜与人相争,轻浮才子酒后失言,他虚怀若谷,谈笑之间,巧妙化解。

古人说:“过刚易折,至柔无损。”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刚柔并济,进退有度。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意思是,要减少欲望、偏执和骄傲,学会对人生归零。

然而,花花世界,芸芸众生,谁又能真正做到无欲无求?

与其死板地被局限在一个框架里,不如让人生有灵活变化的三七分。

三加七即是归零,小得圆满。

愿你能把握住为人处世的分寸,在浊世中活出灵魂的丰盈喜乐。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声明]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线的力量,花鸟艺术,谢天赐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