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柯和根 | “东坡遗风·笔墨神韵” 首届中国画写意名家作品展

柯和根 ·83956 浏览 ·2020-08-20 09:26:24

柯和根


特邀艺术家(按姓氏排序)



   陈   斌   陈志才  范澍宁  冯   俭  傅仲超  金涌焱   

柯和根  郎    军  李   江  李开能  李秀峰  李也青

梁时民  罗中凡  吕大江  吕应鑫  钱   磊   舒湘汉

王晓银  谢泰伟  谢天赐  熊    明  薛   磊  杨涪林  

杨国平  姚叶红  易    凭  袁    泉  张   剑  周   鼎


序    言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国画逐渐形成了人格化,并具有了特殊的更多抒情写意空间。伴随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加上具有文学性的中国画独有之精神,使得中国画具备了更深厚的底蕴和内涵。

苏东坡,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和弟苏辙并称“三苏”,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文人画的主要倡导者。

“意”,是人类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而富有韵味的认知;写意,是人类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审美认识上实施的具体技法。“写意”既是美学范畴,也是凝集了世界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的方法论。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文人墨客以书入画,用抽象的画面、极具想象的构思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表现事物的本象,追求事物神韵;以自然之美,体现中国绘画意趣,一直被历代文人所推崇。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写意画作为中国画的核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具体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当今中国之画坛,那种以自然为上,追求气韵生动,注重画面空灵静谧、苍润浑厚的意境及“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时空观念和审美意蕴等意象精神正在悄然流失。鉴于此,为了更好的弘扬民族艺术,倡导写意精神,中国美网携手“东坡故里”的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和眉山国画院将于2020年举办“东坡遗风·笔墨神韵” 首届中国画写意名家作品展。展览以“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写意精神”为目的,拟定每年举办一届,逐步发展成为业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展览品牌。




★柯和根★


柯和根



柯和根,1953年生于福建龙海石码,1982年1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著名综合类艺术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陶瓷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华艺术大师联盟副主席。上海中国陶艺家协会副会长,景德镇画院院长,曾任多种艺术大展评委。

各类作品入选数十次国内与国际展并获金、银、铜等诸多奖项。数十篇论文散见于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十几本专著,教材出版于人民美术,上海美术,上海书画,天津人美,河南,湖南,西冷印社,河北人美等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被国内外著名美术馆,愽物馆及私人收藏家珍藏。举办个人画展及陶艺展十多次,社会影响巨大,深受业内好评!






◆ ◆ ◆ ◆



固守或综合

文/柯和根



◆ ◆ ◆ ◆




20世纪是中国画发展最为迅猛并同时引发多种对中国画发展现状思考的大辩论。激进派以石破天惊的口号宣称“中国画已穷途末路”,而传统的固守者则以国粹不能沦落为西方强权文化的附庸为由,据理力争,试图求得传统中国画的自主性发展空间。这场论争从实质上来说是无任何意义的。因为根植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画尽管与当今开放、多元的格局不相称,但是传统的文化价值内核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审美指向。当然,有相当一大部分不理解传统、不学习传统的学子,他们以十分决绝的态度,对传统进行全面的否定,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文化阻隔所产生的基本原因,由于这种因素,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被消解或淡化,甚而被重新注释的可能。当然,这种主观的方式不可能成为主流。而持客观态度关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融合,才是今后中国画的发展基础。


柯和根

柯和根《天山之行》68x34cm


实际上,从十八、十九世纪开始,西方文化与西方绘画风格进入中国,由于市场价值杠杆的作用,中国画已经悄悄的进入了改革变化的前奏,从明代徐渭的个性化凸现,到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强调个性表现与精神价值,更加彰显了个人价值及国粹审美品格。当然,作为传统的仿古、摹古、按部就班、全盘吸收传统文化的风气仍是整个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主流,这个主流符合了皇权乃至达官贵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要。一种虚拟的、概念的、雷同的、程式化的山水代表了暮气重重的时代化特征。由于时代的发展,新的风格正已其符合市场的方式产生,在商品经济的侵入和诱惑下,清初“扬州八怪”试图脱离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品质,而张扬个性,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凸现个人风格,从而获得市场的认知。这种努力在获得了对传统文化不甚了了的盐商富贾的认同之后,获得了双重价值的回报,即彰显了个性,又赢得了市场。


柯和根


柯和根《骑手春秋》138x68cm,


诚然,获得双嬴的结局并不完全认定其艺术具有最高审美价值及最高水准,而仅仅说明了当时文化氛围使他们能适逢其时,时势造就了英雄。尽管如此,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画派在清初期还是占据了画坛的主流。“扬州八怪”作为中国画家率先走入艺术市场,而带来中国画创作上的繁荣和风格上的多样,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负面的滥觞之风给后世留不良影响,以“扬州八怪”同时期的“海派”也是受到了西方文化及商品因素的冲击,面对传统中国画所面临的危机,他们适时的作出了相应的改良,以适应市场之需,这种改良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因而也就有了存在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可能。


柯和根

柯和根《閩南风》 68x68cm,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带给艺术家的是一种繁杂而又趋同的话语背景。各种哲学思想、美学理论、伦理道德、生活观念纷至沓来。各种门类的艺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的选择变得如此的艰难,艺术审美心理的变化与不确定,使我们变得如此困惑和缺少必然的自信。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成为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地域性特征、中国特色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中国绘画这个具有深厚本土文化传统的画种,面临的是阵地的坚守和本体的发展。中国画历经千百年不衰,并以其符合于任何时代与社会审美需要,不断调整与修正自身的语言特性。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情结与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了十分强的碰撞,这种碰撞在上世纪初已初露端倪,也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


柯和根

柯和根《双骑手》138x68cm


为维系传统而形成的千人一面的绘画风格正在逐步被消解。从明代的徐渭、到明末清初的八大石涛,再至“扬州八怪”及近代的海派绘画,如虚谷、蒲华、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在商品经济刺激下,将历来视为高雅艺术的中国画直接带入了市场。而在北京的齐白石也在京师实施衰年变法以迎合时世,并从此创立了新的齐派风格,那是孤寂、清高与世俗的完美结合。但其如何变化,依然是根植于文化传统之中。是民俗文化与中国传统笔墨及现代视觉审美经验的混合体。齐白石风格中的似与不似、夸张变形、红花绿叶,构图中的点、线、面节奏变化,强烈的色墨对比都与西方现代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多种综合的结果,也为我们标示了立足传统文化,吸取西方造型艺术精粹的成功的可能性与价值。而黄宾虹,这位山水画大师,经过七、八十年的耕耘积累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从白宾虹到黑宾虹,直至晚年的积墨、宿墨、焦墨、淡墨、积色,漫不经心直抒胸怀的山水风格,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西方绘画对黄的影响和启迪。点彩派的循规蹈矩到了黄宾虹这里化为了轻松自如的短线与短点,构成了近看支离破碎,远看气象万千的境界。这是晚年黄宾虹先生的心画吧,随意点厾,意笔草草,但朴茂雄浑,韵味无穷。黄宾虹囊括了差不多半个印象派;以物象的朦胧,他是莫奈;以形的抽象,他是塞尚;以点画的排叠,他是凡·高;以色墨的点染,他是修拉。他把西方近现代艺术形式转化成了黄宾虹的山水心象,这种综合是那样从容且不留痕迹。


柯和根

柯和根《女骑手》138x68cm


当然,达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须有着十分优厚的条件。有人说,黄宾虹的豪杰之气、学人之志、史家之眼、哲人之思、文人之慧、书家之笔,还有寿者之时是成就他大师的根本保证。传统中国艺术是讲究感悟的艺术,在感悟中实现对天地自然的精神超越。因此,良好的文化修养,全面的综合能力,综合了向前看与向外看的两种方式,并由此获得了全方位的感悟,这种感悟对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是多么的重要。


柯和根

柯和根《雪山之下》46x34cm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变革始终是中国美术界十分敏感与关注的一个大课题。中国画的主体地位正逐步被各种水墨探索方式所消解,但这种消解实质上应该是积极的扩展或延伸,唯一不足的是实施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不足,甚而以拒绝的方式去阐释这种语言。从而沦为西方资本商品的文化逻辑之中。反映时尚、观念、当代生活,应该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表现光影、体积、抽象、分割、重叠、错位等等现代造型观念以获取更为合理与科学的表述方式,而这种方式符合了当代生活与审美的要求,它是有存在与发展基础的。


柯和根

柯和根《家园》46x34cm


我们如何在中国画与现代艺术两者之间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相互借用的起点和能够营造新高度的坐标。在利用中国笔墨结合西方现代造型观念,林风眠先生可谓是这方面的高手和开拓者。他的方向是朝着未来的,在题材、色彩、图像、笔墨、光线等处理,都是超前的,他以兼容并蓄的态度与宽广的胸怀,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西方现代主义与表现主义的技法,同时对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年画、陶瓷、汉画像砖、画像石等的多样综合。熔铸成属于他自己的面貌的独特风格。

柯和根


柯和根《清风图》46x34cm


这种风格到目前为止显示了越来越巨大的生命力及开放个性及海纳百川的艺术思想。在当代,对中国画进行较彻底的改造,并依然保持了中国画的审美文化内质的表述,黄国松在这方面是做得十分好的,在吸收了西方造型观念,并以中国文化精神意境为先导,对宇宙、空间、时间等不可限定性因素进行合理与科学的阐释与宣泄。在符号的运用上,肌理表现成为一种语言特质、恰如其分地表述了中国山水意境的氛围与境界。尽管其表现的作品与传统中国画相去甚远,但其内质依然是中国化的。他的作品让人一看,就是中国人所表现的艺术。


柯和根

柯和根《观画》46x34cm,


而对中国传统艺术持固守态度的李可染先生,他以写生派开创了一代画风,在强调传统文化精神与笔墨因素之外,在构图与用色、用墨、用光上突破了前人的藩蓠。山水构图顶天立地、扑面而来、令人深感其博大与雄浑的气势。在光的运用上,加深了山水境界中的神秘感。这也是李可染把中国画内在特质通过外观形式科学地表述的结果。这种风格的确定,熔铸了可染先生对传统笔墨进行当代阐释的良苦用心。目前,在这两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并逐渐以自己个性的创造确立自己的风格,不乏其人。这些后来者,正以不懈的努力来获取中国画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我想只要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科学上的地位获得提升,在此前提下,中国画具有自己话语权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柯和根

柯和根《凝神》138x34cm


因此,固守的方式与综合的方式均有其生存与存在的基础,固守者强调传统文脉的承继,并以传统文化积淀为主体及其中同画传统笔墨为媒介进行当代的述说,而综合者则在不放弃中国文化氛围的前提下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符号重组与新的形式组构,这种选择是宽泛而多样的,符合多样文化发展之需。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山水精神、文人品格的述说已是寂寞之道。如何将传统笔墨形式合理的赋予其内核,而获得表现当代生存状况及符合当代文化意境,是一个痛苦整合的过程。如何真诚地面对生活、反映生活,去表现新的时代、新的人文精神、新的时代风采,探索和拓展中国画新的语言表现可能性,如何更好地把传统艺术表现从形式到内容转向符合现代审美的新要求。如何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精品力作,已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今后或更长的时间内,修正、互补、共融已成为新的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任何有关笔墨的论述与争论也将继续,但其意义与价值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柯和根

柯和根《高士图》68x34cm


不断的去进行新的文化体验,创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语境,过多的限制与指责或者完全听之任之,都不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应该对中国画的现代意义和传统意义,从学术上做出进一步的梳理。以什么态势获得国际上的话语权,是大家应该考虑的。在新文化背景下,国画与自然之间的维系被割裂,人的山水感受方式获得前所未有的困惑,这种困惑使得解读山水精神更为困难与无序,空洞而晦涩。如何在此情况下重新建立中国画的审美新秩序,是大家必须努力思考的问题。


作品欣赏


柯和根

柯和根《悄悄话》56x23cm


柯和根

柯和根《林中曲》直径33cm



柯和根

柯和根《诗经诗意》33x46cm,


柯和根

柯和根《金刚禅意》46x34cm


柯和根

柯和根《唐古拉山》 96x44cm



柯和根

.柯和根《洞窑遗韵》138x68cm



柯和根

柯和根《达摩立像》直径33cm,


柯和根

柯和根《雪山下的节日》138x34cm


柯和根

柯和根《喜客图》138x34cm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柯和根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