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巴山夜雨润神奇——试读向运江的中国山水画

向运江 ·89 浏览 ·2017-07-03 17:10:31

文/鄢家发

近年以来。

在我认识的诗画朋友中,运江是我结识不久,但又相对年轻的一位。我喜欢并慢慢地偏爱上他的山水画,特别是其焦墨山水,是因读了他的大量作品。

他的山水画有一种浩阔之气,笔墨繁茂而生动,一读就让人心动,眼睛一亮之感。这位从大巴山走来的山水使者,带来山野的气息。画如其人,敦厚朴直,憨犟的目光藏着些慧颉,这让我们想到大巴山那一片片青岗林边的一只壮硕的牛犊。

他的山水,画的是大巴山的雄奇深茂,夜雨下潺流的溪水,幽怨绵长,重崖叠障,山峦起伏,弥漫神奇,润湿而苍凉。。。。。。

所谓本土或地域性画家,其所表现的个性、题材、风格及流派,首先占据本土、区域特有的地理、地貌、民俗民风等历史文化沐浴侵染的优势。

凡高画阿尔的阳光及阳光下的向日葵;高更远离巴黎去塔希提岛,与那儿的土著结婚,留给后世的绝唱:南洋孤岛的礁屿帆影和土著生活风情场景。从大巴山走出的另一位油画家罗中立画《父亲》,而《父亲》的背后,却是作者多年亲侵泡滚打在大巴山的泥土里的乡情亲情、苍桑人世,用油彩的光亮倾吐对这片土地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的眷念。

罗中立所表现的生活场景:石磨、老屋、屋檐下的一只狗、山月下的山妹子、老母亲银发如雪等。

而向运江是用中国画的笔墨描绘大巴山的雄奇伟岸、古意幽深,多形而上的精神抒写。

他的山水,情感饱满,气象放浩,运笔敦实率真。在笔墨点线中,他用线墨最多,且不厌其繁,可以说达到泛滥的程度,(只要留心,仍可以看到黄宾虹、陈子庄及王易等现当代大师的笔墨影子)这些泛滥放达的笔墨点线,繁而不乱,纵横交织中的无序而有序,若即若离。观其貌,纸上好象爬满了千条万条粗壮肥硕的虫子,生动鲜活,它们的涌动构成了一种繁茂神秘的气息气象,这是运江笔墨的高妙之处。所谓活墨,乃笔墨生命的闪烁与跳动。

他的山水画,气象浩阔。大巴山延绵千里,多千年古树。运江的古树,枝蔓苍劲而古意盎然,而那些灌木丛林延绵无际,象一簇簇燃烧的荆棘在风中飘动,漫山遍野,蔚蔚壮举。

远山浩荡,孤峰绝唱,云障雾弥,山林野度,老藤枯树,荒岑堆莹,茅屋炊烟,深山不见人,但闻泉水声。。。。。。

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向运江的焦墨山水有长足的进展。他的笔墨开始由湿润饱满向焦渴突兀的笔墨发掘。画境诗意的走险走奇。携行侠江湖的剑气,向山水焦墨的精神高地独步。我们看好他,也是我们的新的期待。

中国山水画者,恐怕最忌的是一个画家的守陈守墨而故步自封,将山水画的笔墨运用落俗成一种套路程式。年长月久,有人说这画太熟了,太似曾相识(既重复别人,又重复自己),画风败落。中国山水画传统是一条河,他是流动的,日新月异永远向前。

绘画讲生与熟,依我浅见:生是一种陌生,前所未见,生动鲜活;一种鲜奇的新颖而又奇妙无穷。熟的概念在中国画中,是笔墨技术技艺的熟悉、熟练、熟见,笔墨圆熟,熟中取巧,成熟后的衰变。我想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过程,应该是熟从生中来,生向熟中求的审美历程。

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笔墨精神和山水的置境造境。王国维先生的意境学,给我们中国文化留下珍贵遗产。诗词的意境说,我想可以移植到中国山水的意境学上。山水画的造境置境。一幅好的山水画,起码让人感到好看(最初的审美),二让人伫立再看(看得进去,心随画中去),三是耐看,百看不厌(心在画中,而忘我)每看一次都有新的不同审美启迪和收获。山水画的境界层次高低,也就是山水画的品质高低。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应该从唐时的王维就开始了,东坡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以诗与词而细辩,诗多主情(主观),抒情是纵向,江河日下,融气贯通,而气象非凡。刚阳豪放,如李白诗堪胜;词,有慢词之说,多叙述铺陈(客观),柳永、李后主、李清照等人的词,悠怨缠绵,蕰阴柔之气,但也不是绝对的(相辅相承),杜甫诗多词意忧患之境,辛弃疾词藏壮豪诗境之情,而苏东坡之词介两者之间。

明董其昌将山水画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派山水多刚阳雄俊,南派山水多润湿秀柔。以山水画意境学证:北派山水的刚阳雄俊是诗意境界,南派山水多柔丽缠绵为词意境界。。。。。。

中国山水画以降千年,走到今天。试想中国山水画的焦墨表现能不能走一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词)的雄浑伟岸、与含有汉唐霸气的山水画之路,既有诗的境界,又有词的意境。

向运江的焦墨山水画,在笔墨叙述铺陈方面有词意的恣肆,在墨迹的气象上有诗意的豪壮放达,行走的笔墨中少见一般传统山水画的书卷文人的儒气(这些儒雅之气很多是做作出来的),而多了一些山野粗砺率真之气,这是极其可贵的,也给了我们一种启迪,或一种新的开端和尝试。

当然,中国焦墨山水画为中国画的一脉,其途甚长甚远。有志者,一要经长期的精神磨砺,和穷极一生的努力探研,包括学识学养的深厚积累;二要不断的承先启后,纳百家之长,铸自家笔墨;胸有万壑,又虚怀若谷,方能传空谷绝响。

话说回来,向运江近期的焦墨山水画,应当是当代山水画的一个亮点,我们应该关爱他的闪烁。我们也期待,既有更多更好有诗意词境又有现代气息的山水画轴。

如今,严冬已至,也许他又回到他的大巴山去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08年12月12日成都龙泉北玉乡下上东篱苑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