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杨钢:淡泊静谧 清景幽远

杨钢 来源:中国美网 ·93197 浏览 ·2019-06-13 15:54:10


杨钢

杨钢个人简历


   杨钢,1971年生于成都。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约美术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画家、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家、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实力派精英·杨钢》专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3年作品入选四川省首届花鸟画展

  2006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

  2007年作品入选四川省第三届青年画展获优秀奖

  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华情画展。

  2007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小幅重彩工笔画展。

  2008年作品入选“暖流。重建美好精神家园”-全国书画名家赈灾特展

  2008年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

  2009年作品入选《微观与精致》-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画展

  2009年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展                                 

  2010年作品入选“生存,和谐,美好”上海世博会中国画展 

  2010年作品入选第十六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

  2010年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2011年作品参加“和,美-首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获铜奖

  2011年作品入选“2011全国中国画展”

  2011年作品以特邀画家参加“感悟重生”百名画家进灾区笔绘龙门新面貌画展

  2011年作品入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四川美术展

  2011年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成都,我的美丽家园》画展

  2012年作品入选“艺术成都——2012喜迎党的十八大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3年作品入选2013艺术成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作品展获三等奖

  2013年作品入选2013成都画院年度学术展优秀奖

  2013年作品入选2013首届四川文华美术奖作品展

  2014年作品入选2014成都画院“迎新春”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心静则画亦有静气,心躁则画有火气。中国画讲求乎远,而宁静方能致远。构图,用笔,用墨均心平气和,淡泊静谧,以求清景幽远。品杨钢的画作,很容易被他强烈的线条技法所感染,清晰纹理展现着卓越的工笔技艺,生动再现了花鸟世界的灵动愉悦,总觉画面飘逸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传达出一种平和而淡定的情思,这是一种含蓄的美,一种超然的美。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认识杨钢是从他的画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画册上看到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作《雨林清晖》,唯美的画面将我深深吸引。我仔细端详画作之后,记下了画家的名字——杨钢。


    艺术之路没有捷径

    提及学画经历,杨钢颇具感慨:“起初画画,对我来说只是兴趣,以前我对工笔画是有些误解的,因一个朋友的引领进入该领域并逐步爱上了它,对工笔画有了全新的认识。先后师承著名画家江溶、王生勇、姚思敏先生,主攻工笔,这一画,便一发不可收拾。”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也许是对艺术的分外钟情,杨钢就这样走上了绘画的道路。多年绘画沉淀,使得他的画作已颇具内涵。2003年,杨钢的作品入选四川省首届花鸟画展、2007年入选四川省第三届青年画展获优秀奖,2008年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200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川省美术作品、2010年入选“生存,和谐,美好”上海世博会中国画展,2010年入选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国画展、2010年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在众多成绩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一如既往的跋涉。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面对这些成绩,他显得很是淡定,“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画家不光要靠天赋才气,更需要定力和毅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的经历,对社会的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多样性,赋予了作品不一样的气质。艺术之路没有捷径,要想成为艺术家四个字:坚持,勤奋。” 

      传统与现代碰撞

      在快食文化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视觉文化,还是听觉世界,都很难找到传承的文化精粹,因而体现精英文化意识的工笔画创作显得就更为弥足可贵了。无容置疑,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经典而优秀的形式,几千年来历尽沧桑,其自身具备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在杨钢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工笔画家,既要保留孕育于过去的传统又要跟上时代气息。当固有传统的历史环境在变化,生产力关系在变化,艺术创作的目的与欣赏对象和历史上的情况有了变化的今天,去寻找,去研究现代精神与传统的变化,从中找到切入点是当代画家都要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当代工笔不仅仅只注重技法,更要让工笔画特有的品格,传神达意的塑造力在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在自己的绘画语言中吸收其他的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和手段,质朴的真情流露,并用自己的笔墨赋予作品高洁淡雅的情趣。把技法之外的,诗、词、印章等合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给观者以美的享受,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妙在笔外,这正是中国美学的精髓所在。”杨钢说。

     传达一种大国气象

     杨钢的作品,每一幅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静观其作品,我们很容易被他强烈的线条技法所感染,更会惊喜地发现他的画作中暗藏宋画的精华,清晰纹理展现着卓越的工笔技艺,为了再现花鸟世界的灵动愉悦,他更是煞费苦心,不放过画面的任何角落。以背景叙事,以明暗烘托,将工笔的细致入微发挥到极致。其作品的构图及对笔墨、色彩的把握都带有强烈的现代表现主义,尤其是最近创作的以仙鹤为题材的作品更是将坚实的基本功转化为现代工笔画的描写手段,从中透出一种才气。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他的工笔画题材大致以鹤、鸭、鸡、鹰、鸟、荷花为主,画面不乏美感。杨钢的《荷塘轻趣》其意境之美,含蓄而婉约。细观画面主角为仙鹤,一只仰天长鸣,一只俯首曲颈专注凝视着一池秋水,作为背衬的荷塘,或明或淡地散布着些亭亭玉立的荷花,整体色调以冷色系为主,画面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叶,观之似乎能嗅到缕缕淡雅的荷香,仿古的绘画风格为整个画卷更添神韵,令人回味无穷。

   正如江溶先生所言:“读杨钢的画总感觉画面飘逸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传达出一种平和而淡定的情思,这是一种含蓄的美,一种超然的美,从中也窥探出杨钢不计名利,甘于清贫,努力追寻着精神上的桃花源而乐在其中的心境,这也是他追寻的精神家园。”

   生命的凋零和新生

   近几年杨钢推出了一批以残荷为主题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他以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与神圣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呕心沥血。

  自古以来美以无缺为至上,然而画家却以避其风华,另辟蹊径,偏偏以残缺为主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残”恰是对生命轨迹的一种诠释,正是源于这种不完整的美,才易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索。华美极致,芳菲一时,都无非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终究落叶归根回归大地。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里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虽是以物思人,却将残荷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钢捕捉住这一自然现象,融情于卷,以艺术的方式切入生命的诗意,用画笔诠释一种叫做生命本相的东西,从而让人更加珍惜把握青春年华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当残荷以一种近乎绝望的意味掠过我们的心头,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残荷的哲学文化意味大致在此。当生命的喧嚣与斑斓已经逝去,宁静与清寂才会显然它最真实的本相。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观他的残荷系列作品,画卷以勾勒没骨结合,以晕染填彩画花,以“没骨法”画叶,用撞水撞色画枝干,加之渲染,充分利用纸绢底色,以达明快生动之效果。他用很大精力去描绘残荷,着力于渲染营造一种冷寂和萧瑟气氛。透过画面,我们很容易捕捉到画家的心绪——生命的易逝和人生的苦况。

    正如著名画家田旭中对杨钢画作的评价:“从形式上讲,残荷系列较之杨钢以前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加新奇、更加完美。点、线、面的精心穿插,不仅构成了疏与密、黑与白的反差与对比,同时使他的作品更富有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形式美感。画面浅灰色调,强化了深秋冷寞的景况。我以为,宁静与清寂所形成了画面的基调,深化了画家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诘问。”


杨钢

杨钢花鸟作品



    心静则画亦有静气,心躁则画有火气。中国画讲求乎远,而宁静方能致远。构图,用笔,用墨均心平气和,淡泊静谧,以求清景幽远。杨钢说,喜欢何家英老师的作品,那种追求的不仅是完美的技法,对人物神态,心灵深处的挖掘都做到了极致。

   中国画的创作形式千变万化,但笔墨千古不变,笔情放纵,或如仙子御风,或如伧夫醉酒,同无拘束,但杨钢更喜欢大花鸟创作,它能传达一种大国气象,把和谐与包容,心境与愿望一并溶于作品中,自己陶醉也陶醉观者。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杨钢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