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文人情怀 ——孙自强山水画读解

孙自强 ·74617 浏览 ·2017-06-21 11:32:51

读解山水画家孙自强和他的作品,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正是他的笔墨形态、笔墨美感、笔墨质量与由此聚合的艺术取向——人文关怀。在孙自强的笔墨中,有岁月的沧桑,有艺术的灵性,有自我的感悟,由此结构的作品,不仅技巧老到与精湛,重要的是对人文精神的承载达到了一定的层面,把“曾经”的情怀与此时的情怀融合为一,在理想主义精神与抒怀气质的合一中创造了天籁般的意境。 


概括地说,孙自强的山水画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永恒的母题——“故园寻梦”,所以,他的作品有着“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寓意。它满足了我们内心久已存在的审美需求,让我们从容地体验了一个审美过程。作品中的山川、流水、林木烟云、曲径庭院,以及散淡的用笔,平和的墨趣等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自然情怀和浅吟低咏的内在意绪,他们在总体上构成了画家作品的精神力量与逻辑力量。


解读孙自强的山水作品,不难发现,他以中年人的天真与平淡,进行着不同空间的对话。《烟雨超然台》、《诗酒四韵》、《嘉木栖云》、《一画堂》、《满庭芳》、《琴吟轩》等,正是这样产生的作品。


上述作品,虽不能说已经放开彻悟,但其归于心灵则是不言而喻的。画面上每一点、一线、一墨、一色都诠释着画家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某种心绪。画家以意取象的山川流水、林木烟云、曲径庭院等。饱孕着均无可化解的亘古忧伤,但都在画家笔下释放出特有灵性与诗意。作品中的意象既不恣肆超拔,也不华美工丽,而是从容自在,平易简淡,着意于从容不迫,流连于简淡素朴,用以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息,以永恒的人性介入去钩连古今相通的文脉,显然,画家意在强调作品的本色表露,无法之法,随心所欲程度上适意与自由,以实现得意而忘形的效果。


大凡性灵之作,贵在天真,毁于矫情。孙自强出于性情,作品中的天真平淡无处不在,笔法、墨法、水法都是适意、散淡、平和凝练的结果。当然,更重要的是画家人生历程中的体验感受,得以超越自我,剥落尘埃,无所矫饰而后获得了生命的天真,并作用于笔墨语言,使之成为心性言解的转换。在掘弃了对永恒的虚妄的追逐之后,把握了自我,走向了性灵的复归,用以完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彻悟,这是他山水画的内在逻辑结构。


自古有“南人北相”之说,对于出生于齐鲁大地画家孙自强却有着“北人南心”的文人情怀。不能否认,在《云石山房》、《自在家园》、《桂荷园》、《山水逍遥》、《佛地洞天》及工笔山水《碧山晴云》、《朴园品茗》、《云山访友》这些作品中,明显地存在着江南文人独赏逢性,向慕精神的优越超拔,表现出承接元人风范的一种隐逸取向,在素朴、平淡中见出风雅。


画山水就是画人生、画性情、画境界,因为画家笔下意象都可与现实的心态相衔接。意象选择本身常常注重于表现,精于表现和尽于表现,使之便于转换为笔墨表现形式,成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因而具有可视性志意象表现特点。如同作品中的亭榭馆阁、小桥流水、丛林幽径一样,因其重于表现,故在结构、表情、达意、选境等多样性与技艺性方面达到脱俗与超拔的地步,更由于画家从墨点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多样形态、空间的疏密处理及水的运用造成的氤氲、流畅、含蓄的韵致,形成风韵的隽永、简远、典雅等物质,将这些作品的造境臻于一种极端,这是一种对艺术人文情怀的追求与求索。


概言之,孙自强的山水画,不论小品还是创作,不论是咫尺小幅还是鸿篇巨制,都浮现出性灵特点。古人云:“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由于性灵所致,作品便在笔墨、点线之间含有趣、谐、韵、远、致、逸、意、味等因素,把笔墨、点线形态与天赋性灵结合一体,而成为他山水画文本的重要特征。



在孙自强那里,性灵并非只是一种艺术态度,它首先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包含了对生命的重新确认;因为孙自强的山水画依次为着流动的节奏、韵律,并取向于清虚、空灵与简远,这些性质又决定了他对思维规范既定经验的超越,而强调以“悟”去感受、体验可以体悟的对象。这样对人生的重新透析与对笔墨的渗入,便形成了有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与艺术风采。


作为当代山水画家,孙自强自觉地“回归传统”,崇尚一种盎然的“古意”,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他追寻的是现代都市中的乡愁,现代喧嚣中的安祥,现代世俗中的淡泊。近年来,孙自强的山水画也流露出对形式文本突破的思考。他尝试把理念思想世界、虚构的想像世界和实现生活的世界这三个空间打通,使自己的山水画文本独辟蹊径,且日趋炉火纯青,如《一塘荷气》、《秋语》、《清音》等,与一些把相像世界弄得纷纭复杂,以显示才华的同代人相比,孙自强却尽显使相像世界趋于单纯、素朴,从而凸显出相像世界中所包蕴的思想内涵。


在艺术中强调性灵的孙自强,收获了自己中年的果实。在他那里,性灵与个性给了他以精神的自由,使他的艺术成为具有品位的文本。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