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清若清兮韵何长 | 读何大清先生书法作品

来源:中国美网 ·83874 浏览 ·2021-06-10 11:47:32



清,清秀,清雅,清丽,清俊,清朗……

抱歉,我不是在这里组词,而是在品读何大清先生的书法作品时脑子里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升腾起的这一系列词语,是我读其书法作品时鲜明而又真切的感受。没错,这些词都带“清”字,都与单纯、透明、纯净、清新之意有粘连,但它们实实又各还有不同的外延,比如,“清秀”是指清新秀气,“清丽”指清新靓丽,“清雅”是清新雅致,“清俊”指清新俊秀,“清朗”是清新疏朗……这一捋,真若“好一个‘清’字了得”!贴切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们确实是我读何大清先生书作时的清晰感觉,譬如读《空明》就觉得清秀,读《怀人》时觉得清丽,读《翡翠》时觉得清雅,读《绿叶雪红》时觉清俊,读《榴莲果宴》时觉清朗……近似的内涵,不同的外延,从同一个书法家不同的作品中得到延展和体现,如果我没有误读,如果我的感受是准确的话,这在很大程度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这个书法家的美学追求!



“清”确实就是何大清先生在书法艺术方面的美学追求吗?

没有与何大清先生交流过,我不敢妄自断言。但是,由作品观人,由所见之物反向体察创制者,我感觉,这个论断应该八九不离十,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思想的外化,都不自觉或者有意识地承载着艺术家对世界、对生活的体认,体现着艺术家的价值判断和美学追求。退而言之,至少我认为,“清”已然是我所读何大清先生书法作品呈现出的一种美学风格。



在拜金主义泛滥、名利追逐至上、喧嚣浮躁的今天,谈美学追求好像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一些书画家为了尽早成名、尽快博取金钱,已将美学追求扔在了一边,或者刻意创作一些不合美学原则的稀奇古怪的作品,或者迎合市场需求不停进行自我复制。然而,美学追求,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的重要课题。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有美学追求,才会有艺术的进步,所创作的作品,才更会有价值。当然,美学追求是多样的,“清”还是“浊”,“浑厚”还是“轻盈”,“精细”还是“粗朴”,“端庄”还是“活泼”,不一而足,每个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性情、禀赋、经历、学养,各有各的偏好,各有各的选择,哪种选择都是艺术家的思想、价值的体现,都值得尊重,都丰富着美学园地。然而,一如“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一干众人都热衷于急功近利、浑浑噩噩的当下,愚见以为,“清”确实是一股清流,很难得,也可谓美学领域的一股清风。



何大清先生书作呈现的美学风格“清”,不知与他名字里的“清”有没有潜在关联、影响。——自然,这是题外话。在我看来,这“清”,首先是字形结构、布局安排的“清”,清爽利落。余居井底,所见不多,但就读到的何大清先生的书作而言,感觉结体大多方正、紧凑,运腕灵活,有骨力,个个清正磊落,又前后呼应,大小相间,揖让有度,毫不拖泥带水。其次是源流的“清”,即他的书学套路的清晰、雅正。我读到的何大清先生的作品,大多是行草书。从结体布局,用笔用腕方式手法看,多自帖学,二王、颜鲁、怀素、黄庭坚、苏轼、米芾等都应曾是他的师学对象,他的作品的每一个字,基本都是对这些先贤大家运笔结体手法的化用,所谓“无一字无出处”者也。而据说,何大清先生确也是从青年习书始,即是以这些大家的作品为师,几十年无有间断,认真、踏实、执着地揣摩每一个字的结体用笔,品味、琢磨其中的韵味。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在浮躁的当下,自是难得。再就是整体气韵上的“清”。众所周知,一幅书作,每个字的结体安排、起承转合、笔法墨色都有讲究,都可见出功力、特色,除此之外,整体看去,还必须要有灵气,有韵味,或者一气呵成、气贯长虹,或者一唱三叹、沉着蕴藉,根据内容,各有其味。何大清先生的书作,我感觉很多都注意了这个问题,结合所书内容,或者清雅静美,或者虚灵相生,或者端庄大方,或者奔流而下,不拘一格,各有韵味,耐人细品。



“我对中国书法艺术有一种渴望,那就是自拯而归守,尚韵且尚灵。”何大清先生曾如是说。的确,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前提下,对灵、韵的书写和追求是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重要题旨,愿艺术家们都能以此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那便是世之幸矣!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