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四十:科学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77929 浏览 ·2019-09-09 14:05:34

   科学是让思绪看得见的有力武器。

   社会的,哲学的,心理的,就是科学的。对于中国画,最难的是走向科学。恰如谢林在《艺术哲学》中首先指出的:“科学精神尚远远没有触及到艺术,在他看来,艺术并不是一个自足的有机的(也就是各个部分必不可少的)整体、不是科学知识难,而是科学意识难?一个经历了百年以上科学灌输与教育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让笔墨学习科学知识,但若缺乏科学意识,笔墨总是排斥科学,



 美的选择,科学

陈斌《小屋》38×43cm(此作获天涯杯国际书画大赛一等奖)

 

 科学永远也不会进入艺术的脑中。本书反复强调绘画的料学性,就是针对诸多行为者的固执。他们以灵感为借口,反对科学的观察、试验、原理与发现。似乎他们是天才,有超人的灵感;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他们十分迷信、保守、短视(甚至无知),似乎有了灵感就有了一切。然而,我至今还未看到与科学无关的灵感,因为灵感的第一要义便是用不同于常人的科学眼光看问题。

     1.方法论:听与看

    一个灵性的方法对艺术而言是重要的,因为它让艺术有了双眼,有了本钱。然而,现实中的灵性不是看的灵性,反是听的灵性。因为自以为有灵性的多系经验主义者,是天才的执迷狂。他们的判断力不是科学的而是经验的,别人(尤其是天才与权威)的话语是其主要信息源,悟性也主要是对经验话语的解感,尤其是国人从小以听话为模式的信息交流,更决定了人们习惯于听而不是看。

    科学证明,极少有人凭藉双眼进入历史,进入前贤的思想。因为能用双眼看的人非常少,用双耳听的人非常多。人们宁可相信经验逻辑也不愿相信双眼。在人的经验模式中,有个根深蒂固的习性:凡是已成为话语的文本就是“真的”。大脑的任务一下子变得单纯,不是去看问题而是去听话,话语就是历史、就是逻辑、就是时尚。人们只是在文本中认识历史,而且认识的是间接的言说者的话语,这一话语也许是对另一位间接言说者话语的抄录或体会。历史认知的间接性决定了这类人的畸形知性:满腹经文、满眼昏花。用艺术的角色说,这是个不省事的“书呆子”,是个只会听话的“乖娃娃”。

    从这个意义讲,科学不是别的,就是努力地让人睁开双眼,把大脑还给自己,用自己的头脑看问题。本书之所以把看与听作为切入点,作为思想灵感的来源,就在于存在着一个怪现象:作为视错觉的艺术却反对视错觉,把属于双眼的艺术让位于双耳,让位于与艺术不相干的其他。这真是科学的悲哀!

     2.原理是最重要的

    看并不是简单地睁开双眼。看是对本质与规律的观察。本书所指的看,主要是对原理的看。看不到原理等于没看,因为人们在听时主要听取原理。一个绘画的原理,主要是二度中再现三度的规则、秩序、法度和逻辑。那种以为笔墨只有灵感没有规则的论调是十分错误的,其极端的可笑之处在于:把一个本应属于艺术科学的事物当成艺术的想象,好像只要是天才就可以是艺术。

    实践证明,不讲科学的“天才”只能是白痴。因为真正的天才无一不是科学的信徒,无一不具有发现本质的超人天赋;由天才所确立的文范本质就是对规则的发现:某种意义讲,原理多半产生于天才的科学顿惜。以本书所涉及的重要范畴来说:都是科学的原理,如:张力与运动,简化与构图,平衡与和谐,分离与组织,整平与尖锐,梯度与重迭,连续与临近,完整与闭合、倾斜与深度,凹凸与立体,色彩与空间,空白与关系,黑白与图底,图形与背景,再现与表现。

    我不知道,对于中国画而言,离开原理还有多少发现属于灵感。现实中有不属于原理的灵感吗?灵感是什么?灵感就是对原理的顿悟。没有原理的明白,难道永远在黑暗中绘画!

    3.信仰与迷信

   要想结束在黑暗中绘画,就要坚持科学信仰。科学的最大意义就是用知性信仰取代上帝。

    然而,在误解与偏见中,要信仰科学是非常难的。因为经验的大脑有一个简化倾向,喜欢用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头脑,就是说头脑中总有一个非我的上帝。这种经验标尺常以原理教义(圣者说)出现,结果人们以为是在掌握真理,其实是在听,听一个以原理教义为外化的经验话语。也许已听得满腹经文,但终究未能用双眼进行验证。而正是这个属于交流的最终环节,最终决定了一个造型到底是原理的灵感还是情绪的冲动。

    因此,我们讲科学信仰,就是要讲一个视错觉的创意必须经过验证,就是要讲一个规则:要让思绪成为一个形,这个形必须能够看得到。就是说,灵感要遵从交流原则,用形将人引入诗中。一切艺术都是为了使这一过程获得简化而努力。然而,什么才是简化的标准呢?只能是从属于艺术的魅力。

    鉴此,从一开始就不要迷信,不要认为人们遵从的一般原理(常规与习惯)就是真理,就可以不使用眼睛只使用耳朵,就只听别人的、前人的、天才的、权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信仰意志,即在二度平面上把意志变为信仰,让科学的发现精神照亮一个属于自我的世界,让人看到,科学不是别的,就是通过绘画远离单一答案,把不同于别人的灵感从隐嵌的思绪中挖掘出来,让其发光。

    我们说,艺术有价值,就在于它科学地发现了不同于常规的艺术,它反对迷信,坚持信仰,认定一个理式:对艺术而言只有简化没有真实。信仰的意志就是用不同于他人的简化,让意志得以看见,并让人在欣赏意志的同时接受信仰。

    这个道理很简单,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因为对所谓“真理”的迷信遮住了大多数人的双眼,让人远离信仰的光芒。

     4.生命过程

    信仰的坚持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尊重。本书在立意时面对着一个重大压力:摆脱



 美的选择,科学


王志坚《三只重迭的牛》69×68cm

 

迷信。迷信是把艺术生命静止的观念,而且它用传统、经典、甚至历史来进行理式的装点。迷信的外表总有一个“超凡的真理”,它是在用绝对理式约束人的行为,将万众的思想变成唯一的意志。

    本书最坚定的信仰是:没有真实只有简化。但一些人总好说真理就在他这边且用传统的“真理凡是”教训科学的恪守。一个极大的谎言是:传统=历史=真理。在这个定势下,倾向于简化的生命运动被人为静止了,似乎只有历史中某一些大师所代表的瞬间运动才是永恒、传统、真理。而对书写者的反思,对另一个新的运动的向往,对革命的坚信,对生命过程的尊重,反而是伪真理。

    正是鉴于此,本书贯穿了一个属于生命过程的科学认识主线:生命是时间的流动。生命的历史证明,无论过去多么伟大的艺术都不可能“复活”,艺术之所以向前,具有生命,属于未来,是人能用艺术的科学看世界,它是运动的、趋向于简化的、不迷信的、永不满足且永远面对问题的创意与反思的过程。在科学的生命过程,历史已用无数的例证说明了科学对艺术生命的重要:如果不理解学术的兴起,能理解文艺复兴的人性解放

吗?如某不理解1769年瓦特的发明,能理解因工业与科学革命所引发的秩序改变而改变了艺术的规则吗?如果不理解埃菲尔铁塔,能理解作为世界的平面化(世界是作为线和色块的组合)吗?显然,在艺术的进化中,在二度的三度中,无论是地平线定向透视:还是游移透视,或是全视角透视;无论是明暗体还是色立体:无论是作为秩序的自然还是作为流动的自然;无论是作为再现的真实还是作为表现的真实,都离不开科学的观察、想象与创意。科学就是艺术的生命。

    也许谢林在同一本书中的导言对于理解过程具有特别的意义,他说:“人们常常可以获得这样的经验——尤其是现在,即艺术家们相互之间在评论方面不仅意见纷纭,甚至还针锋相对。这种现象其实不难解释。在艺术繁荣的时代,出现一种左右众议的精神是必然的,在这样的时代,幸福恰如时代的春天,它使得或多或少是普遍一致的见解在大师们之间形成,结果,正如艺术史表明的,鸿文巨著几乎在同一时期纷纷涌现,有如在阳光普照之下由众人一气呵成。阿尔布雷希持·丢勒与拉斐尔同时;塞万提斯、卡尔德龙与沙士比亚同时。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时代,纯粹创作的时代,它过去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反思的时代,于是产生普遍的意见分歧:那个曾是活的精神,如今则成了传统。”


 美的选择,科学

宫建华《泳》(局部)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心理,美的选择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