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浅谈“四友图”笔墨表现

吴泽全 来源:中国美网 ·11654 浏览 ·2019-07-18 10:16:24


  文/吴泽全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也叫“四友图”。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纯正高洁、韵淡格雅的情操。如梅之凌霜傲雪,暗香浮动;兰之清香四溢,涤尽尘垢;竹之高风亮节,虚心向上;菊之傲霜怒放,素雅宜人。

  古往今来国人欣赏梅兰竹菊已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四君子”在中国花鸟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想和境界。

  儒家所倡导的“君子”思想,实则是向时代精英们标出了为人之涵养,行事之准则,进而期望通过君子言行影响社会风气。从屈原《离骚》中一再咏叹的“纫秋兰以为佩兮”的高洁志向,到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的隐逸形象,向权贵阶层传达的绝不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再从陆游笔下“无意苦争春,一意群芳妒”那孤高特立的寒梅品格,到郑板桥画中“君子一身都是节,只重虚心不重叶”的翠竹情操;无不体现两千多年来,孔子所信守并践行的“君子之道”,这一君子之道也无不通过文人墨客笔下梅些竹菊诸“君子”,得以传承,并转化为我们民族文化品格中的重要“基因”,从而让一代代华夏子孙得到精神和思想上的感悟,使心灵得以净化,也使文明古国的文化之光千百年来闪耀不泯。

  自唐宋以来,以画“四君子”著称的大家不乏其人。在唐宋时期,出现了杨补之、文同、仲仁、华光、杜大缓、赵孟坚、郑思肖、苏东坡等各大家;元、明、清期间,又出现了赵孟頫、文徽明、吴镇、王冕、金农、李方膺、郑板桥、李鱓、注士慎等大家;到了近现代,最杰出的代表是吴昌硕、蒲华、吴茀之、齐白石、潘天寿………等艺术大师。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就这样一代代的承传下来。

   对画家来讲,画“四君子”是最基本的必修功课。它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水法和墨法的基本笔法,水法和墨法。要画好这四种花卉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非下苦功夫不可。不专注,不把心沉下去,一辈子也画不好。如画梅,一定要解决桩头与杆干的问题,因为要表现梅花那铮铁骨、傲雪凌霜,不屈淫威而又幽香四溢的品格,不解决桩头、枝干的技法是不行的。画兰花,叶很关键,赏兰赏叶,兰的叶要画得飘逸,转折要自然,兰叶宜少,少则品雅精神。而叶少优须笔笔见功。花要活,不活则死、则匠,品而无趣、乏味。画竹要注意叶的特点,因竹叶是由多个介字形和个字形组合而成,其中浓淡搭配也要得当,竹竿应画得有力度和亮度,墨宜活,下节短上节长,不能画成甘蔗。画菊花要注意菊的各种花形和用色及勾花的笔法。总之,画每一种花卉,都有各自的诀窍。

  以上只是技法上的常识,其实绘画到了一定阶段不只是在画形,而是在画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感悟,让观者从作品中受到启迪,得到相应的审美享受。



  习画也不能贪多求快。先师刘既明先生,是蜀中颇具影响的泰斗级人物。他生前主张“画东西要一套一套地画,画好一套再画二套,人生一世有二三套过硬的功夫就足够了,切不可门门懂,样样瘟”。老师的用意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天底下可入画的东西又太多,什么都去画就难以达到精的地步。老师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因此我在画“四君子”这条道路上走得特别坚决。

  我为“四君子”分别赋诗一首:


四友图

半生冷淡成高格  136cm×68cm


咏梅
年年辛苦仅余知,冷蕊疏花岁晚时。

旧梦已随流水去,夕阳无限在高枝。


四友图

空谷兰香  48cm×45cm


咏兰
露坠风回淡墨痕,春烟幕雨湿芳邻。

韵幽谷满沁香冷,静谧空山独自吟。


四友图

澹烟轻扫一窗云 68cm×60cm


咏竹
萧飒西风烟雨淋,万竿如束翠沉沉。

皆因爱竹竟成癖,相伴相濡度一生。




四友图

傲骨仙葩 32cm×32cm


咏菊
品节高华娟滴涵,秋风冷冻一枝寒。
芳姿俏若菩提树,君子行中韵自然。

  以上四诗表达了我对“四郡君子”的爱和艺缘,反映了我对“四君子”的专一,并与之相依相守、不离不弃的情感。


作者:吴泽全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四友图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