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四 性情范畴:意境的孕生化过程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31859 浏览 ·2019-06-25 10:14:45


     性情范畴:意境的孕生化过程


      精神自觉所生发的哲学自觉,终会演绎生命的自觉。

      这是发生认识的逻辑。当艺术的哲学以诗为意志,哲学的诗化便成了体验生命的模板。

      诗化模板告知人们,中国哲学不在于人的知性,而在于心灵的境界。因此,它是非知性的范畴。本书称之为性情范畴,即境界的喻示效应(看的适应:平衡与进化),它致生了一个有关美的“艺术像”。

      性情范畴把模板效应中的诸般感悟,以非知性的方式,让人完成由模板到世界观的深入。此时,美不再是模板前的抽象,而是体验,是心灵生发的意境。它潜意识地感召人们的思维,并滋生向往与索求。前文提及的“崇高与神圣的使命感”,在性情的范畴化过程中,以更为具体和自觉的方式植入人们的心田,并生就比之丰富得多的精神粮食。从这个意义讲,性情范畴是一种情感滋生时对思考的思考,其结果,不是去获得某种信仰,而是从信仰出发获得某种意味,它或似前文所说的诗化三味,或似将要讨论的诗化价值。总之,性情范畴使模板效应分解化、个体化、独立化,也即我们已经提及的风格化。

      性情范畴的这种由“整体统一意识”到“个体独立意识”的转化,根源于人的价值取信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讲,由于每个人与观照模板的视觉距离不同,对模板的感悟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同在《洛神赋图》前的两个人,一个感知的可能是

 

 刁华甫《熊猫》96×178cm




      “婉转忧怨”;一个感知的可能是“绮丽华美”。同样都被打动,但选择的触动点却大为不同。这样,便引申了一个重要的审美命题: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有统一的世界观,审美的体验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这一命题的提出,可能有人认为是反“大一统”的历史说。其实这恰是“大一统”存在的必要条件。试想,若世界观具有可一致性,人的知觉便会一致,美的体验也会一致,理想世界中的“万众一心”便会实现。殊不知,即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万众一心化运动,万众仍是万心。之所以有了“万心”,才有了“真、善、美”这样的永恒化立圣者说:观照模板;才有了“天、地、人” — “身、家、国” 一 “理、性、命”这样的永恒化为圣者说:性情范畴。

       可见,性情范畴是因世界观的不同而致生的一种认信价值的取向。这个取向是一个过程:一方面,它使认信丰富多彩,从而引申出风格一个性化的意境取向积淀;另方面,它使认信趋向一致,从而引申出文化一民族性的认信取向积淀。在“大一统”中,民族化的意境深化于个性化的意境;个性化的意境丰富于民族化的意境。这二者的互化过程,亦使性情范畴的演绎不断地深入。其结果,不断宽拓模板的观照视域,不断宽拓图像的审视界域,审美的境界也因之不断宽拓。

       认知被宽拓的实践,是对固有价值取信的超越。如果说,观照模板是对审视图像的超越,性情范畴则是对观照模板的超越。而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超越道德价值一中国画的善美意境

        如前所述,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中国画因为具有诗的本义,且出自文人情怀,故对其价值的第一认信,便是道德。现实中不敢设想,不美的诗歌、缺德的绘画会为人欣赏。因为“画”既为“模板”,至要因素便是“有德”。从这一意义讲,画中有诗的中国画,藉于诗致经典的德性,其本身也具有了经世致用的政治人伦属性。虽然传统中它未像诗被尊为“经”,但因之经典的底蕴,其本身也就具有了“理性情、善伦物、威鬼神、设教邦国,应付诸侯,用如此其重也”的社会功效。这正是前面提及的读画若读文章的道理。

        于是,便出现了问题。绘画若等于文章,其本身便失去了本论。这是否意味中国哲学不具有超越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它本身必须有一个可供人观照的欣赏模式,读之是若读文章,但不等于文章。中国画是独立于文章的自身存在,是一个可被欣赏的独立对象。这个“独立性”,就是它的个体价值,或者说区别于其他具有“文章模板属性”的价值。本书把这个价值称之为意境价值。

  这样,问题就成为:读画中的道德文章,是读画中的道德意境,缘于画是借笔墨情怀吐发诗一样的美好颂诵,对哲义美的爱,成为高于“爱人”的超越道德的爱,同时又不是超越道德的宗教之爱,它是超乎现世境界的升华心灵的境界—为道之境,它那具有诗义的哲思所诱发的超越的爱,使中国画具有了超越道德价值的价值。

    那么,该怎样理解这种超越道德价值的价值呢?

    首先,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是高于道德的,其表现的属性是外部的。它不同于内在约束的人伦礼法规则,它是精神的张扬,不是规则的诠释。从美术的发展史看,人们从画中体验到的“善”,与从宗教听取到的“善”,是不同层面的。艺术中的“善”具有更为丰富的想象力与亲和力,它冲脱了规则对人的本性的束缚,让人真切地去体悟善的本境。

    再者,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起码的价值标准便是合乎道德。于是,从功效上说,中国画又是表达“善”的手段。不同的是,艺术精神具有超越形式手段的生命力。用以表达善的手段的本身,又孕生了道德的生命:它用一种能唤起“善”感知的形式,让人从艺术层面的本身来体悟善。这种用“善”的形式来打动、触动、感动人的艺术,在人们心灵中起到的作用绝不是“自觉化的善说约束”,而是“自生化的善意体验”。

  从自生的善意体验出发,性情范畴得以滋生,如亲和与关切、尊重与理解、张扬与维护、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身家与国家。这些演绎,都会在为善的性情积淀中得以深化,其结果必然由“知善”到“知耻”,进而到“知美”。于是,超越道德的价值便孕生了超越道德的意境一中国画的善美意境。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美的选择,图像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