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艺术的定向
第三章:性知觉
(上)
《美 的 选 择》
陈雨光美学专著
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获奖画家 李蒸蒸《重彩工笔设色·陈雨光先生》65×53cm
陈雨光(憨牛),农历1949年生。选择美学与中国画视错觉学说创始人。先后获得过十余项省部委级科研成果奖(包括国家级课题)。在经济、数学、计算机、美学、哲学、逻辑等跨学科领域,出版有十数部专著,发表有数百万字论文。其主要艺术哲学类代表著有《美的选择》、《视错觉:中国画的基本格局》;书画鉴评本《唐诗三百首书画集》、《宋词三百首书画集》、《元曲三百首书画集》、《中国当代花鸟画作品精选》、《中国当代工笔画作品精选》;策划组织了《中国画三百家》。
《美的选择》集数十年努力,首次在国内从艺术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画学科体系的确立做出了两大基础性探索:第一,定义且回答了“何为中国画”,揭示了“察觉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第二,创立了以视错觉动向力发生学为内核的选择美学,从整体论的范畴论,定义了“何为美”。
著作者是至今唯一耗时八年、约集了三百多书画名家,编写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书画鉴赏版《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的诗评鉴赏家。
基于当代艺术家的深度交谊和研究,著作者在珍藏的《元曲三百首书画集》中,共获得百多位专业画家的大力支持,并收到了310幅精心创意的绘画原作。现今,许多书画大家己故世。随日时移,这部著作中的创作真迹和笔墨文范,己成为理解艺术的无法再获的瑰宝,尤其数次展览所引起的轰动,更证明,作为国粹的“诗词曲/书画文”的超越时空的神圣的崇高。
范畴:定向·性知觉
美的选择·陈雨光美学专著
目录
第一章:眼睛中的思想
第二章:知觉动向力
第三章:性知觉
第四章:精神象性
第五章:整体的特殊
范畴: 道为阳之阴——道(阴/阳)
——我的认知
崔虹《山里红》170×91cm
(入选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获中美协主办《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铜奖)
著名艺术家崔虹的《山里红》,是让我切切难忘的一件艺术品。她的意义不是列国展、获大奖,而是让艺术欣赏了优美。
优美是古希腊的美学范畴,也是西方美术范畴论的内核。但至今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概念。我在《静穆的永恒》中再论了温克尔曼的观点: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从文艺复兴的沉思角度,好理解。但若从社会考古学角度,就成为学术的“剪不断”。我在文中提出了重要设问:为何《命运三女神》,出现在野蛮杀戮期。具有和谐、真实、亲切、崇敬的社会象征意义的优美,能让渴望洗净野蛮的心灵,得以宽慰。后来的《胜利女神》,同样用女性的优雅,战胜残忍的血腥。古希腊艺术的伟大,就在于此,让人百思:为何菲狄亚斯把美感赋予了和谐于自身的理想的女性,而端庄、仪方、秀健、纯粹、柔润,为何成为了优美的魅力,打动世世代代?
每读《山里红》,我都要欣赏这一提问,正是她,把我带入难忘的美感。
她微笑,含羞,
从大山的红漫中走来,
从礼花的绽放中走来,
从轻歌的旋舞中走来,
从柔和的微风中走来。
她走来,秀健,
像在用画笔书写古希腊的静穆,
像在用色彩点染爱琴海的永恒。
她用浪漫的步调轻吟:
纯粹的超越,
和谐的理性,
单纯的高贵,
优雅的天真。
没有她,
窈窕不会成为淑婉的诗经,
隽永不会成为清雅的格调,
婀娜不会成为舒展的舞姿,
平淡不会成为隽永的境界。
看到她,
就看到了美。
本质,
联系,
范畴,
娇羞而妩媚,
清彻而文雅,
性感而自然,
娴静而宁逸。
她总在微笑,惬意,
让人难忘。
瞥一眼,
走过,
远远地,
却老想回头,
寻找,
那个曾经的灯火阑珊处。
如果一件艺术品,比如《山里红》,能让人欣赏范畴,并从优美中理解艺术,这件艺术品就具有了用魅力打动人心的创造力。在人类一步一步作为记忆的美好的博物馆中,具有范畴属性的艺术,会蕴藏一种让你总想看看的引力。此时,艺术史的长老会问:孩子,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她有魅力,能把你的眼球牢牢抓住?
遗憾,至今,我仍然无法回答。
困惑在于,为什么欣赏的眼睛,能在其思想中,生发一种象形本身无法直接观看到的概念,而且,这一概念又往往是首先就要定立的主题。这就是上面的设问:有创意的眼睛为什么会表现概念?
这一困惑,难解的深奥,是优美为何能成为表现的范畴,艺术家在创意时,眼见的现实,也许是一丝不挂的赤裸的充满性感的美丽的姑娘,是天欲性体,可眼睛却艺术地从性与欲的本能中超越,把定向设在形无可捉的概念——优美上,凭什么概念超越天性,艺术创意到底看到的是天欲的性姿,还是优美的概念?
联想古希腊的野蛮与优雅,文明在道德期前血与沙的崇高期,美却让柔和成为刚猛的对抗,她是女人,是偶像雕塑,她冲突地在男人的对抗中屹立,并用赤裸拥有的天性,祈祷、祝愿、象征,并征服一切。
安格尔《泉》1856卢浮尔美术馆藏
安格尔,用36年的漫长,用无数推敲,用榨干想象,实现了《泉》的追求。
我在卢浮宫《泉》的面前,体验“海底的静溢”,正好,与《米洛斯的维娜斯》,互映了古希腊“单纯的高贵”。
是什么让凝炼的单纯,成为艺术的伟大,古希腊到底看到了什么?
尤其是其全民性的对人体的推崇,并把这种美的象征,民族化为艺术的雕塑。这在任何其他民族的艺术活动史中,是从未出现的。
崔虹用单纯的《山里红》,让艺术欣赏到了优美的羞涩。
更一步,我欣赏到的,愈是女性特有的权力——羞涩的纯真,这种美感,不是半掩批吧,不是千呼万唤,而是天真的凝炼,是笔墨“性感的雕塑”。
第三章:性知觉
她——米洛斯的维娜斯,
站在卢浮宫。
用高贵的单纯,
向理性宣言:
美永远是艺术的舞台。
我,
面对艺术的舞台,
欣赏理性的纯粹,
发现:
人永远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
无名《米洛斯的维娜斯》(卢浮宫)
在艺术的舞台上,
作为美的呈相发生,
视域中心,
永远只能看到两种人——
男人和女人。
从性知觉心理讲,
也只有两类——
男性与女性。
从社会的文明进程讲,
也只有两化一一
男性化与女性化。
从性感的知觉体验讲,
也只有两型——
阳刚与阴柔。
从道义的哲学思想讲,也只有两极一一
阴与阳。
我说:美的概念,起源于性知觉的光谱效应。
就因为艺术让男性与女性发光,光照,明亮了社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光明让人用诗去咏叹,用文去欣赏,用艺去呈相。
这些诗意的美感,我己用三篇长文《元始天欲一一美的起源》加以阐述。目的,就是要记念伟大的休谟:
性——那一自我满足的欲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激情,是引导我们最根本的力量。
世界上凡是伟大的让人难以忘却的艺术,都是男人与女人的故事。
他和她的感动,在西方,用范畴的崇高、优美、悲剧、喜剧,让人欣赏作为史诗的角色。在东方,则用范畴的豪放、婉约、达世、野逸,让人欣赏作为士者的情怀。其实,婉约的优雅,豪放的崇高,都是男人与女人眼睛中的理性。
他和她的美,是性的呼唤。只有人类,才能把性的渴求,概念为社会,关系,道德,倫理,法律。
这就是美感化意的完形。
人类面对的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因完形而知觉形象的图化。
我在《元始天欲》中问:背椎动物无一例外地用牵挂与对抗,完结爱欲的组织,人有区别吗?
没有。
人是唯一把这种爱欲的组织,进化为社会、家庭、道德与法律的“高级动物″,不同的,仅是把“可爱的性吸引”,概念为理性的规范。对柔情的占有欲,将演绎化为单纯的伟大与静穆的永恒。赤裸的雕塑,已神欲为意化的象征,两性艺术从古即拉开了欣赏的帷幕,造型艺术的三大领域:绘画、雕塑、建筑,无一例外地要从两性中吸取灵感。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最著名的两性艺术是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这是让人惊奇地县有时间恒定和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巨浪之上的两性抽象,打破了之前一切艺术的想象。北斋说,70岁前,他全在浪费时光。之后,他用休谟眼中最根本的激情与力量——杵戳与吸吮,把日本几百年的艺术渴求,都集中在这个25.7ⅹ37.9cm的平面中,不仅成为日本的标识,也影响了塞尚、莫奈、凡高、高更,浮世绘的风吹醒了印象与世界。
北斋的两性印象,重视的不是主题与观念,而是色彩与形体。这恰与对反射光感兴趣的光感印象一拍即合。需要指出的,浮世绘要表现的两性概念,其实是非法的,是艺术让它得到宽容。日本仅有的一次在艺术前变得“绅士”,这就让单纯的伟大,显得一点也不单纯。因为它恰恰映象了古希腊两性艺术的根本。如果同时研究画家另一幅代表作《海女与章鱼》,激荡的性向住,把复杂的道德与法,单纯的天欲与性,形成范畴的对撞,艺术据此发现了更深层的命题。
当然,本书的目的,不是对此命题做推证,而是重述另一命题:脊椎动物的性牵挂与抗据。这是基本命题,一切艺术创意源此发生。
《劳塞尔的维纳斯》,是人类三万年前的两性想象。考古的动机,让人类的双眼,在古远的洞中,凭借松把才能发现一瞬的敝亮。她有巨大的乳房和生殖器。这也许是启今人类最旱的关于美的咏叹。如果和不知什么时期创意的现陈设在卢浮宫的《断臂的维娜斯》相比,两类维娜斯,那一个是心中的女神?答案会十分单纯。可复杂却是两性艺术的历史。劳塞尔深不可见的古洞中,松把闪烁的性美,是交媾与繁殖,乳房、生殖嚣、天性,闪烁中体验到的美是什么。杵戳与吸吮,北斋眼中,天欲本能象女性巨浪,把男性占有艺术地包容。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人类用建筑的艺术,更形象化了劳塞尔的维娜斯,让包容的家,有了门,有了窗,想象的阳光,射入的柔情,温暖惬意成了获取吸吮的意志,一步一步,人类天欲的感官,更向往温柔堰意的满足,于是有一天,一个男人,在黄昏落霞时刻,神圣地把一个女人,牵入属于他和她的门中,女人幸福地“昏因”而入,家、门、窗,床,白洁的神圣,落红的纯洁,在喜庆的洞房礼仪中,人生体验了最美的“洞房花烛夜”。
克林姆特《吻》
这个杵戳与吸吮的落红时刻,是至今的婚仪乃至道德与法。由此,神圣的白与纯洁的红,成了真爱的象征,艺术,也由此有了暖调,有了牵挂的冷热,有了文学的喜悲。忠诚与贞操、纯洁与节操,己从性生理演译为性道德,性美的知觉化意为德美的知觉,这很像道德期的奥林匹亚,用健裸的竞技取代赤裸的杀戮。文明,让性渴望知觉到概念的理性。
世界的一切,都发生在男人与女人的身上,崇高、优美、喜剧、悲剧,都是两性的范畴,都是两性的艺术。
克林姆特把它理解为软毛中的喜爱和黄金中装饰,席勒把它理解为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罗丹把它理解为光明的欢乐和罪恶的深渊。
罗丹《吻》
有机体的基本属性,是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荷尔蒙是奋起活动的激素。在古希腊人眼中,创意是性激情的反映。天然萌发的欲求,牵挂抗拒的本能,感知心底的渴望,就是生发于性、爱、美的能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我从考古学中发现:甲骨文美,金文书性,金文言爱,美学三个元始字义——性、爱、美,皆生发于心欲萌求。而欲因性求,又是从古致今,一切艺术的源泉。安格尔花了近四十年,用理想中的水曲线,描述了心目中的维娜斯,其实,他就是想证明,三万年前,《劳塞尔的维纳斯》,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美的。是什么,左右了安格尔近四十年,是什么,让人在多尔多涅的山洞中,对性顶礼膜拜。
我以为,就三个字——性知觉。
席勒《拥抱》100 x 170.2 cm(1917,维也纳国家美术画廊)
十分遗憾,这个左右一切发展的根本力量的概念,至今,除了我,无一人研究。美学,为什么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气力,像阿恩海姆言说的,空谈那些更多的与之毫不相干的东西。而美是性知觉的发生,却无人关照。
这就是我总愈慨叹的悲哀。
今天,我也想象打着松把,在劳塞尔的深处,看能不能捕捉到有关慨念的闪烁。
定义:性知觉是荷尔蒙作用下眼睛对光谱感应的思想加工过程。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性知觉的美学范畴是:崇高、优美、悲剧、喜剧。
陈雨光《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