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山水丘壑
画是要用心读的,只是看一看、欣赏欣赏,其中的奥妙和韵味就无法体验。读与把玩差不多,反复的捉摸、发现,作者的用心与神情好象被你看着。作者一点一画,一虚一实渐次将画境展开,然后整体完成,你被他的过程感动,你被作品的气息感染,你在品味、你在享受、如此地步,读画自然有得了。接下来我们可以讨论运思的问题,作文需构思,画西画讲究构图法,而中国画是一边画一边想,平常奇妙,既锻炼了思维的敏锐力、联想力、控制力,又陶醉在有形与无形的美幻中,这就是运思。运行不怠,思源无穷。所以千百年来的中国画造境,可以层出不穷,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画来画去面目并无变化,这是不懂读画,不懂运思的原因。另一个问题就是常常的困惑是所谓创作,创作应该是独立完成的,最新的作品,而这样的情况是不多的。以前中国画没有创作,这个说法,只是说:写稿。这两个字,拆开来很有味道。写,是主观即兴的发挥,稿,是留存下来待查、以备参考,另外稿是未完成品,这样看来中国画的作品是完成了的未完成,是未完成的将完成。它是一种生命锁链,绵绵无尽期,因此大谈其材料的准备、大谈其材料的选择、大谈其创作的思想性,把写画的愉情悦性、简单地说抽掉玩这个宇,那么是很难真正进入中国画的天地,正因如此,读画运思写稿,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的。
说运思
任运妙思,远离凡尘,不为物累,不为尘蔽,涉及名利,其境不真,太极阴阳,相抱相让,旋转之际,灵便万机,一点既立,一线维系,势圆势张,其虚深广,朴拙用古,妍巧出新,无所不备,无奇不至,一落决择,拘谨平匀,摹移修习,求少求精,一随庸行,终就难进。
诗与山水画
唐由晋展子虞山水人物画脱胎而出,独立于翰墨之上。王摩诘创水墨丹青,并倡诗画一体,诗之锤炼成中国式思维方式,其源头发源于风雅颂。诗之流便,易颂易吟,借神情之感召而成众之时尚。诗之典雅,用意古典清正,抒内美之灵气。诗之宣泄表彰,扬善崇智,为颂天地自然,人心物理之大端也。于是由小可见大,由浅可至深,由常可揭示妙;音色、形象、场境,皆寓意生动,移情转性。诗之涵盖,不外造境、记事、抒情怀、揭秘、正道也。诗之节拍、韵律,调动气息之和畅,虚实间有顿挫之妙,宛转时成开合之奇,映带中生和谐之理,首尾呼应,气势连绵,层次渐深,主宾肃穆。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