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生玉是一般动物形玉雕的总称,而非仅指十二生肖。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肖生玉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题材,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新石器时代肖生玉雕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中,都出土有肖生玉雕,并且品种繁多。此时的肖生玉雕,雕琢线条简洁明了,仅具轮廓,风格古朴,造型稚拙。
商周时期肖生玉雕
商周时期肖生玉大量出现,品种更加丰富,大部分为扁平状线雕或浮雕,少量圆雕。在西周时期的肖生玉雕中,鹿最具特色。西周片状动物玉雕,多以细阴线刻划,或以“一面坡”琢法,线条委婉流畅。
战国两汉时期肖生玉雕
战国时期玉雕器物多在边线上加阴纹或阳纹线,纹线满而密。两汉时期,圆雕玉器虽然很稀少,但也有一些精品存世。汉至魏晋时期,玉异兽多作为玉镇纸用。
魏晋南北朝肖生玉雕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雕出现一些新的品种和新的风格,与佛教题材有关的玉雕开始出现。这一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玉雕工艺的直平雕刻刀法,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刀法由粗简向精湛的转变。
隋唐以后肖生玉雕
隋唐时期雕琢手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宋元时期流行各种鱼形佩、鸟形佩,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玉龟类作品。明清两代玉雕业繁荣,圆雕玉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多。形态生动,风格写实,细部也仔细雕琢,力求逼真。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