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黎锦传到“滴帕幔”

来源:新华网 ·2022-02-15 17:00:47

2月9日,黄杨伟在自己的黎锦店门口直播。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4岁的黄杨伟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也是一名黎锦创业者。他出生于海南传统的黎族村落,从小就被传统服饰的花纹所吸引。但因为黎锦“传女不传男”习俗,黄杨伟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6年前,黄杨伟在高中的“非遗技艺进校园”课堂上,开始学习黎锦技艺。

从高中到大学,黄杨伟坚持学习黎锦技艺,制作了很多黎锦作品,还获了奖。渐渐地,家人开始认可“男人织黎锦”这件事。去年他和表姐一起在五指山市区开了一家黎锦服饰店,店名叫做“滴帕幔黎锦”。“滴帕幔”是黎语“未婚男性”的意思。除了卖黎族服饰,他还会不定期线上直播讲解黎锦制品和黎族文化。

黄杨伟希望能够精进自己的技艺,将来成为一名黎锦传承人,通过织锦让更多人了解黎族的文化和艺术。

2月7日,黄杨伟在黎锦店里给顾客介绍产品。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9日,黄杨伟(左)在村里和外婆一起织黎锦。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8日,黄杨伟(右)在指导学生学习织黎锦。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9日,村民跟黄杨伟(左一)请教一些黎锦花纹的织法。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8日,黄杨伟在自己的店里织黎锦。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7日,黄杨伟在黎锦店里织锦,这也是他宣传黎锦的方法之一。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9日,黄杨伟展示自己的第一件黎锦作品。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9日,黄杨伟在家门前穿戴黎族服饰。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月8日,黄杨伟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里参观黎锦制品。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特别说明: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侵删!

本网特别开通自助上传功能,只要您是本网用户,你就可以发布: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新闻等;发布方法:在你的后台上传需发布的资料,本网将根据你选择的栏目发布。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网给你上传发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