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梅花到时自然香——邹文正的书法

邹文正 ·90805 浏览 ·2021-12-01 10:16:06

梅花到时自然香——邹文正的书法

方振


邹文正的字亦如其人。外表看去很质朴敦厚而内实精巧遒丽。他巧思过人,但从不外露。欣赏他的字,没有软软春风那种甜美感,他的字使你强烈感受到有一种崛颦、拂郁、严霜既降那种肃杀之气。


我和邹文正是七十年代初相识。那时他刚参军,在军区俱乐部工作,我从牛棚刚解放,虽然都在文化系统工作,但彼此交往不多。后来知道他于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在地方工作已十多年了,参军前在成都美术学校当老师,擅长水印木刻。在机关俱乐部工作很杂乱,写美术字,布置会场成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生活,从事版画创作。以后调“战旗报”社当美编,仍然成天是插图,组版,校对,跑工厂,终日伏案不得余闲。有时军内举行展览临时抽调出来搞点创作,就是“打牙祭”了。但是他对这一切繁琐的工作仍然是尽心竭力,从不敷衍塞责。大概就是在这种终日坐办公室,有余暇也只能在下象棋,打扑克的环境中,他开始把点点滴滴的空闲时间聚集起来研究书法。


我初见邹文正的书法作品是七十年代后期,他为军区图书馆写的一幅横匾。那时他的字很明显的受当时流行的沫若体影响。但却有自己清劲流畅的味道,和郭老泼辣肆恣的风貌不同。从接触中,才知道他曾临习过二王和颜真卿的行草书。因此,能在学郭之中存帖学之长。到八十年代初,他开始师事四川宿儒陈无垢先生学草书。这时,他除了写陈先生的字外,还临写怀素。八十年代中期,他写的草书,在形体上能够酷似乃师,但在用笔上却有自己那种通环超忽的独到之处。当他在草书上站住脚跟后,进而从汉魏碑刻方面硬下功夫。他研究汉魏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能把书法中耄情墨韵和画法中的形式空间审美趣味结合起来。换句话说,他以书法的内在神质为体,以画法的空间形式为用,体用合一,融会贯通,因而能直趋汉魏之堂奥,而自立时代之门户,学古而不泥古,趋新而不媚俗。这在他的行楷书上表现最为突出。同时,也将他的草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现在写的字,遒动滋润,可以用“乾裂秋风,润含春雨”来形容。至于质朴雅拙之处又极富天真烂漫之趣味。他非常讲究形式上款、侧、横、斜、疏密、虚实、浓淡、乾湿等之对比造成的空间整体效果。而又似乎是漫不经心而出之。没有当下人工雕凿的痕迹。他善于驾驭手中的工具,不论硬毫或软亳他都能刚柔并济,他有时用极柔的鸡毫写出极其雄强的字来,以天下之至柔成天下之至坚。他有时用极硬的猪鬃苍却写出极其遒丽婉转的大草,简直是“百炼钢化作绕指柔”了。


看邹文正的字,如不知其人,以为他起码是年过古稀的人了,其实他正是年富力强,不过学了十来年字的中年人。为什么他能在短期内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提出。第一,他尊重传统而不为传统束缚,尊师而能出师。他以师法为起点而不终极目标。他讲究每个字都有来历,精研笔法,但又能掇取当代大师们成就,他从陆维钊、徐生翁等,当代前辈老先生那里,吸取了很多书法审美方面的新内容,融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但却不以摹仿大师为能事。他潜心治学,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不受社会流行习气沾染。对名利是非能够采取“宠辱不精”之态度泰然处之。他不相信欺世盗名或沽名盗誉之徒可以永远得逞。他工作之余喜作梅花以遣兴,默默地用了十年之功,研究了历代名家画梅的技法,画出了有个人风格的梅花,从不张扬,由此可见一斑。


方振

一九九O年六月三十日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