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吕应鑫 |《笔墨精神》——当代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百家学术邀请展

来源:中国美网 ·8 浏览 ·2024-07-25 16:49:25

一部中国美术史,就是传承与创新、继往与开来的历史。在中国美术史中,中国画是璀璨的明珠。她艺术的境象为中国的文明、文化,乃至哲学。

体验中国画的境象哲义之美,就是体验生命的价值之美。她让人欣赏,艺术如何藉助古承,浇灌花蕊;艺术又如何凭借创意,恣肆绽放。作为生命的艺术,总是静静地从昨天你熟悉的脉络中走来,却总会偏偏地从明天你诧异的目光中招手。她让你熟悉且陌生,若稼轩品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画境象哲义之美,即用昨承熟悉的花蕊,淀放明创陌生的绚丽。

这就是中国画艺术的生命。

今天,从昨天“继往”的我们,有幸约请到百位艺术品的创意者,在“中国美网”,用艺术展示“开来”的陌生,体验艺术作为哲学的生命与价值。

在这充满梦幻的空间中,艺术可以尽情享受创意的浪漫与想象,她将带我们从昨天古远洞火的闪烁中走来,又将带我们从明天辉宏蓝图的绚丽中走来,她用中国哲义的平仄,吟诵中国画境的诗:或小桥流水,或大江东去。

这,就是中国画当今百位艺术家的有创意的生命。

吕应鑫 ,号佛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首批 巴蜀画派 影响力 代表人物

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眉山市文联副主席

眉山国画院院长

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玻 璃 江 畔 新“雅 集”

刘友洪

壬寅仲春的岷江,积蓄了从冬到春的能量,从宝顶雪山出发,浩浩荡荡,奔腾而下。流入眉山后却九曲回转,慢下了脚步,形成苏东坡笔下的“玻璃江”。眉州文化村就座落于玻璃江畔,画家吕应鑫居住于此。

今天,吕应鑫与眉山国画院的班子成员要商量“建院二十周年”画展事宜,我应邀参加。其实,我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可以借机近距离观摩名家现场作画的风采。

"吕应鑫艺术创作室"一瞥

我初识吕应鑫,那是三年前,在电话里。其时适逢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我出任眉山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诗与远方刚刚走到一起,我们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其中有项工作就是面向社会大张旗鼓地评选首届“东坡文旅奖”。素不相识的吕应鑫,在电话那头对我开门见山:“我不是说我自己的,我是向你们推荐两个人。”随即,他把推荐者的情况,一一向我作了介绍。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是优秀的,均榜上有名。

就凭他这个“公而忘私”的电话,我们成了忘年交,成了好朋友,也因此对他的人品艺品逐步有了深入了解。

吃过早饭,我驱车来到眉州文化村。万科以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为己任,在眉州文化村建设文化场馆——东坡书院;在东坡书院内,又辟出专门场地,设置“吕应鑫艺术创作室”。

"吕应鑫艺术创作室"一角

沿着曲径通幽的廊道,我走进“吕应鑫艺术创作室”。吕应鑫早已打开房门,等候在那里。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宽敞明亮,四壁挂满了他的作品,笔墨纸砚、各种书籍有序地置放于书架上、角落旁,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我随手翻开一张《中国书画报》,一眼就看到了一篇介绍吕应鑫写意花鸟的文章。是呀,吕应鑫作为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备受艺术界和媒体的关注:其数十件画作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展览中入选获奖,先后在天津、武汉、济南、成都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出版十余种个人画集;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眉山市文联副主席,眉山国画院院长,眉山市美协名誉主席……年逾古稀的他并未满足于此,相反他就像岷江的江水一样,把每天都作为新的起点,为国画艺术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离约定的聚会还有一段时间,我委婉提出希望观摩他现场作画,吕应鑫欣然应允。他铺开一张八尺大宣,凝视片刻,便捉笔挥墨,纵横驰骋,将胸中万千气象,尽情渲染于偌大的宣纸上——创作一幅大气磅礴的“桌山春晓”图。他一边作画,一边与我交流创作心得,“画画要有自己的个人语言,要从心而至”,“构图要出奇制胜,造境要诗意盎然,用笔要快意书写”,“笔墨要苍润厚重,作品才能氤氲华滋”,等等。

接受媒体采访

作画间,我主动谈起了眉山国画院,此刻吕应鑫的脸上不禁会心一笑。眉山国画院筹备之初,组织多方挑选,把这付沉甸甸的重担交到了吕应鑫手上。他不负重望,在东坡故里树起了一面属于眉山自己的旗帜——东坡画派。

也许是过于专注,陆续到来的眉山国画院几位班子成员,都没能让吕应鑫过多分心。我们站在吕应鑫周围,看着他手中恣意潇洒的画笔,如同一位征战沙场的老将,时而刀光剑影,时而万马奔腾,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愁肠百结。观其作画,如享甘醇,至今想来都回味无穷,受益良多。

眉山国画院班子成员到齐的时候,“桌山春晓”图已差不多画完了。吕应鑫停下手中的画笔,与大家商量起“建院二十周年”画展事宜来,比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展出?画展突出什么主题?画作的尺寸如何控制?怎样为眉山留下一批高质量作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吕应鑫是眉山国画院的创始人,掌舵至今,几位班子成员都是在他的关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晚辈,但交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话语中还带着几分戏谑。

眉山国画院采风活动

我也被这宽松和谐的气氛感染了,时不时谈些我的建议和想法。当说到为眉山留作品时,吕应鑫却表现出了另外一种风格,他果断决策,一锤定音:眉山国画院每位画家,精心创作一幅作品,捐赠眉山市美术馆永久收藏。同时,请我协调,眉山市美术馆为画家颁发收藏证书,将展览列入年度计划予以支持。我一口应承下来。

眉山市美术馆成立时间短,馆藏作品并不丰富,我还一直思考着如何增加藏品呢。眉山国画院主动提出,无疑帮了我一个大忙。而且,他们只需要美术馆装裱作品、提供场地、印制资料、负责开幕等,其余并无更多要求。

这就是吕应鑫!一个把公益事业放在更高位置的艺术家,一个为眉山美术事业默默耕耘的人。

我联想到吕应鑫卸任眉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时的一些事情来。卸任主席之位,也是吕应鑫主动提出的。他说要让年轻人上,要给年轻人压担子,否则眉山的美术事业就不能有序推进。但他对“接班人”有条“硬杠杠”,那就是必须要有公益心,舍得为大家做事。现任眉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袁泉,就继承了吕应鑫的风格,整日为眉山的美术事业奔波忙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与著名画家狄少英、本文作者刘友洪一起

我出神地望着眼前这位身材清癯、精神矍铄、长发掩耳的老者,为他那颗藏在艺术家气质下的赤诚之心所感动。他性格勇毅,做事执着坚韧,善交朋友,为人和顺,各方关系融洽,深受大家喜爱。我是个“苏迷”,望着他,自然就联想到了苏东坡。东坡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为后人崇敬喜爱,除了他的艺术天分之外,还与他的百折不挠、悲天悯人、与人为善分不开。真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呀!

我起身走到室外。春日的阳光,正暖暖地落在宽阔的湖面上,泛起鳞鳞波光,这让倒影在湖中的花草树木也披上了一层闪烁而温暖的银光;岸边,新叶簇拥下的树木葱茏繁茂,各色鲜花正热情地盛开着;远处塔吊运转,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回头看了看室内,吕应鑫与几个班子成员还热烈地讨论着。我想,他们此时讨论的,必定是关于春天的话题。

写于2022年5月3日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副主席)

链接:由四川省文联指导、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眉山市文广旅局、眉山市文联主办的“仰望东坡 文脉传承——眉山国画院建院二十周年作品展”,已于2023年10月和2024年2月先后在四川省诗书画院美术馆和眉山市美术馆展出,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弘扬了东坡文化,彰显了眉山中国画的当代水平,受到了美术界的高度赞扬和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甲辰作品新递

《蜀乡又绿》145x360cm2024年


《溪边》98x180cm2024年


《春意浓》90Ⅹ180cm2024年


《澄怀老峨山》90Ⅹ180cm2024年


《春夏之交》 90x180cm2024年


《山秋》98x180cm2024年


《如梦》180x98cm2024年


《秋湧》180x98cm2024年


《紫云》180x98m2024年


《春潮》180x98cm 2024年


《盼春》 180x98cm2024年


《林疏叶红》180x98cm2024年


《春雪》180x98cm 2024年


《春风绿吾乡》180x98cm2024年


《千树梨花千树雪》180x98cm2024年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