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优选观众喜爱影片”和浙江电影“凤凰奖”两项大奖的电影《好好说再见》,结束了在北京、上海、宁波、杭州、深圳的行程,于6月27日,来成都举行了六场路演。
受曾在宁波工作时的老朋友,总制片人、编剧陈三俊之邀,我高兴的参加了在嘉莱国际影城的活动。近年来,甬产电影坚持深耕品质,打造精品,屡结硕果。《好好说再见》也刷新了甬产电影的艺术高度,可喜可贺!
据悉,这部电影在未上映前便已备受关注,获得了第六届金鸡创投大会制作单元 “报晓荣誉”,并成为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一带一路” 电影展映单元唯一国产片。在全国各地路演期间,场场开票场场售罄,足以见得观众对其的认可和喜爱。
《好好说再见》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单亲妈妈应诺(钟欣潼饰)在女儿丢丢(赵禹睿饰)与父亲应大海(林栋甫饰)的陪伴下,在安宁疗护中从容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影片将沉重的死亡命题活解为生活化的日常片段,实践了一部好电影在“娱乐至死”后,还能具备启迪人生和肩负社会责任的创作真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成都的大雨,并不影响大批观众“麻辣烫”式的火爆热情。总制片人、编剧陈三俊携主演钟欣潼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面对面地深入交流。钟欣潼分享说,自从饰演了“应诺”这个角色,让她更加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她希望今后的日子里,她和身边的人都有更多的时间互相陪伴。陈三俊认为“一味地追求生命的长度,跟能够接受生命其实是不可能永生的这两种态度。无论它多长,你都能把每一天过好,能够跟身边的人好好说再见,那就是完美告别”。
现场观众大赞影片故事真实生动,演员演技细腻感人。观众赖诗梦说“离别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不要被未来的忧虑或过去的遗憾所困扰。”观众张若熙说“最好的告别,就是像普通人一样好好生活。”这种“鼓盆而歌,向死而生”的庄子哲学,使深刻的主题与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成为交响,构成了“向传统致,与时代同行”的深度照应。让这部电影在家族伦理和治愈系类型中开辟了新的审美世界,生如夏花绚烂,终会深情离别。
电影中的角色各具特色,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代人不同背景的群体,可圈可点。
钟欣潼饰演的应诺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在面对生活磨难和死亡时,她在悲痛中前行所表达出的坚强,展现出了人性光辉。她对“应诺”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她不是简单的单亲妈妈,而是在生命尽头仍在努力守护爱、追逐梦想的女性。作为扮演者,钟欣潼看懂了角色背后更深层次的自我,也通过自己的细腻演绎传达着角色的坚韧,似“应诺”的血肉已经融入身体,这样的角色完成度值得去大银幕感受。
可喜的是,钟欣潼褪去光环,素面出镜,用真诚细腻的演技,将剧中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得真实可信,眼神中透露出的无奈与不舍,都让观众为之动容。从出道时的青涩偶像,到经历人生风浪后的重新站起,到如今能够坦然面对公众,仅从表演上讲,钟欣潼在这部电影中完成了“香港风”(偶像)到“宁波雨”(演员)的转换。只是角色的“港普”口音,在刚开始时让观众稍有不适,有损可信度,但整体看下来后并未影响叙事完整性。
会画画的林栋甫,饰演的父亲在表演上的留白张弛有度,运用自如。小演员赵禹睿饰演的丢丢天真自然,她对母亲病情的懵懂,以及对亲情的渴望,都让人心生怜爱。演员们对角色的精彩诠释,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酸甜苦辣的情感世界中,感同身受。
让平淡叙事成为主题的最佳呈现方式,不刻意煽情反而贴近现实情感处理,使编剧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槐花易落,恰如生命脆弱;但花香永驻,正如亲情不灭。”人物在困境中闪耀出的人性光芒,触动我们的内心,在观众中引发了情感共鸣,不禁对自己的生活、情感和命运进行反思,这便是这部电影魅力之一。
导演的创意;演员的突破;具有抒情性,如同一幅幅江南水墨画的画面和音乐、方言等多方面的精妙融合,营造出了温暖又悲情的独特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使影片超越了普通家庭伦理剧的范畴,成为一部具有社会议题属性的准纪实电影。就像剧情中,应诺在菜市场为女儿偷塞的那一颗杨梅,给人启迪和回味,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审美感受。
电影的美感与价值,最终由观众来认定。如果能将生死离别的沉重主题,从表面化的“仪式”展示,深入触及生者内心真正的伤痛、挣扎与和解话,会不会更显电影的深意呢?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充满爱与泪的电影,那么不妨找时间欣赏一下,让我们一同找寻那份久违的感动,感受人性中最美好的亲情 。
现场链接:分解片名5句话
今天看了这样一部人间悲欢离合.剧中多少真情的好电影。
就如片名一样《好好说再见》,分解一下,我觉得第一个“好”是:好感动。在《好好说再见》中体现了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二个“好”是:好亲切。我曾在宁波工作生活多年.是我的第二故乡之一。片中的灵桥、三江口、东钱湖可以唤起去过的人的美好记忆,给没去过的人激发起“要去宁波走一趟”冲动。
第三个是“说”。片中说的方言有意思,宁波话“嗦达嘎”与成都话“莫得事”、“不存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说出了宁波人的乐观豁达;一个讲出了成都人的开朗潇洒。电影四两拔千斤,用方言传递了中国人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精神风貌。
第四个“再见”,片中的女主角用(演员)“宁波雨”向(偶像)“香港风”说了声再见;欢众给电影的再见,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期待另一个新电形的开幕。 总之:江南烟雨三江口,电影《好好说再见》;人间悲欢愁离苦,九九归一“嗦达嘎”。
编者:本文作者彭长征系著名画家、书法家、策划人、艺术评论家、雄起艺术创始人等。图来自成都现场及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