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与崔如琢相比,谁的艺术造诣更高一些?”首先回答我的观点:范曾的艺术造诣要更高一些。
范曾因为人红是非多,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不应该的负面影响,久久挥之不去。但是,这些负面影响范曾都有了,而且都是自找的。例如,出言不逊,出尔反尔,言过其实,自吹自擂,这些本是不应该的,但是,范曾一概应有都有了。而且,有些事情,是他自己确实做的不恰当。
山水画有亚明、傅抱石的影子。近年以来以金钱论艺术高下已经有疯涨的势头,大有没有钱就没有艺术之势。因此,像我们欣赏艺术的如千里马,真的不知道艺术是什么了。本来艺术的价格是一个附加值,而不是真正的价值。因为,艺术品从来就不是一种经济必然。他只是在一定范围具有商品性,而没有普遍的商品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馒头什么时候也值一元,而不是任何一件艺术品就能够实现商品交换为一元的问题 。好在题主提出的问题,不是二人的绘画价值,而是个人的艺术造诣问题。
这个作品有点自己,但是非常平庸。所以,正如我一开始就说的,论艺术造诣还是范曾好多了。首先,范曾的画确实独具艺术笔墨,又有诗书画的美名,这是大家公认的。范曾的学问、学识也在崔如琢之上,这就不用多说了。我们再看看崔如琢的画,他曾师从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大师。崔如琢是一个有才气的画家。但是,崔如琢的画到目前为止,你怎么看,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而且,有些作品还是比较粗糙的。这不是他不用心画的问题,而是他的艺术语言没有成熟的问题。就像我们写字,书法的笔法成熟了,是不存在艺术粗糙的问题。绘画也是这样,中国画大写意画家,哪一个画家是精雕细刻的?
这个作品就是很平庸了。但是,大写意画的难度在于笔墨精炼,这不是“用心”问题,而是艺术语言成熟问题,也就是笔墨问题。艺术语言成熟了,你怎么画,也是精美的。而崔如琢的绘画作品可以用东拼西凑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从一般画家来说,所谓“东拼西凑”,那叫“转益多师”,因为一个画家能够吸收古今大师的技法和艺术营养,那叫虚怀若谷,而且,这也是必要的一个学习过程。但是,如今的崔如琢已经76岁了,成才很晚的齐白石,在70岁以后,都“衰年变法”完成了自己风格的形成,你一个科班出身的画家,76岁还在“寄人篱下”的艺术里讨生活,实在说不过去。他的花鸟画在李苦禅、潘天寿之间,他的山水画在傅抱石、亚明、黄宾虹的阴影里。说实在的,就是李苦禅先生,也没有完全脱尽潘天寿的影响,但是,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崔如琢不但没有脱尽李苦禅,而且还多潘天寿的影子。这是有一点艺术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的艺术成就,怎么谈得上造诣很高?不要说他跟范曾比,跟很多青年画家比,也比不了的。范曾的画,我们能看出来哪个画家的一点影子吗?仅此,高下自见。网上除了人云亦云的崔如琢话题,也有极端的批评意见,例如,说崔如琢的画是资本操作,最后都要让大陆接盘。所以,我负责任地说,千里马以画论画,不评价一幅画多少钱的问题。所以,图片选的都是崔如琢的画,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我们就是为了以画论画,而不是以人论画。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声明]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