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辛夷,1956年生。著名人物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美协理事,济南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深造于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刘国辉工作室中国人物画高研班。获国内访问学者称号。82~87年在《连环画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89年作品获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作品展优秀奖。90年《庚午争先图》入列山东省首届体育艺术展:《稼轩观剑图》人列沈阳、济南、无锡三市文联作品展。91年《鸿蒙初辞》获全国“七一美展”铜奖,同期获山东“七一美展”一等奖;应邀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院’91中国画邀请展;《咱爹咋娘拜喜堂》入列山东七一美展。92年创作工笔画《中秋赏月图》;《济南四杰》入列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八次新人新作展;一组作品入列深圳写生展;93年山东电视台“文苑揽胜”节目做画家专题介绍;大幅国画《在那个夏天……》、《灵山法会图》、《马陵道》入列浙江美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究班作品展,且分别在杭州、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参加北京中南海全国百名画家笔会;《敲诗图》被中南海收藏;在济南举为了韦辛夷中国人物画作品展。94年在《走向世界》杂志第一期设的山东中国画精品栏中刊出代表作《马陵道》;创作大幅国画《歌未尽,东方白》。作品还散见于《中南海珍藏画集》等十数部大型画册;《人民日报》、《美术》、《国画家》等诸多新闻单位及专业刊物介绍了画家的艺术;入名《中国画年鉴》等多部大型辞书。
乔吉在《金陵道中》塑造了一个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画家笔下马疲人倦,点线涩重,寓含一生郁郁的苦楚;律动苍婉,相表难以言状的忧思;衬景若朴头絮柳,平添了几多霜鬓,将一幅暮春倦游图呼之而出。马谦斋的《叹世》表达了对入仕的一种理解,概括了无数封建士大夫的认知。画家以弹剑唱蹉跎宏构,笔墨所致意境纵横,既似回味手自搓、剑须磨时的激情;又似感叹鬓白、志失时的惆怅;还似愤激对贤才的无视;更似警喻逃海滨、隐山河的内在致因,让人更感于结句“平地起风波”的力度所在。薛昂夫的文风豪放犀利。这首小令就可为其一表。画家下笔冷峭,点线若刺,大有仗其直穿古今“隐逸”曲衷的纬幕,人物形态则沉稳老健,透露出一种深思后的成熟,似主人公在与世人共同:为何至今寂寞彭泽县?
P68韦辛夷《元曲三百首书画集·乔吉〔凭栏人〕》68×134cm
(憨牛居藏珍)
P69韦辛夷《元曲三百首书画集·薛昂夫〔塞鸿秋〕》68×68cm
(憨牛居藏珍)
P69韦辛夷《元曲三百首书画集·马谦斋〔柳营曲〕》68×68cm
(憨牛居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