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砚边悟境 ——中国山水画创作随想

杜剑君 来源:中国美网 ·5 浏览 ·2019-11-05 13:15:56
文/杜剑君


真  境

自然造化赋予了我们以智慧灵感和无穷尽的创造力。每当至身其中,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把你一步步地引向纵深,好似无声的召唤,同时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眼中的自然与心灵中的世界在新感受的触发下情感与想象得到了升华,从而酝酿出一种胸中之境。


砚边悟境

月华静夜图


山水画中的境界和景象不是自然景物和自然环境的再现,它是画家通过“物我关照”、“物我相附”而创造出来的情感化、寓意化的艺术形象。这种“意中之境”和“意中之象”大大超过了自然本身的含义,它不是向自然靠拢,而是用绘画语方来认识自然、感悟自然。正如恽南田所说:“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所以,这种“因景生意,因意成境,因境成章”所构成的境界和景象,是画家心中的世界,精神境界的显现和独白。

诗  境

诗画融合,更重要的是诗情画意的融合。宋代画家郭熙在《画意》中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诗”。画与诗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诗是画的引深。一张画要想能够唤起观者的联想或想象就得融入诗的意韵和境界去叩开人们的心扉,传达自己的种种人生感受与体验。


砚边悟境

塬上清晖图 96x98cm 杜剑君

这里所述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不是停留在画上题上几行诗,那是一个方面,而是心灵与自然相融碰撞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水的流动,云的蒸腾,光影的穿插,激活画面,使蕴含在自然物象中的灵性,与人的精神相溶合。让人感知到画中有诗的情怀,诗的韵味,诗的境界。如清人任虞臣有诗云,“青天人近树盘空,盈耳山声不见风。坐爱千峰争是画,却忘身在画中游”。所以融入诗的意境能使画“不尽之意溢于画外”。

梦  境

山水画须要气氛的营造。而梦幻是画家心灵的真实和情绪化的外露与迹化,也体现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言状的激情在自然浑化无迹之时的状态,通过在画面的气氛营造中达到一种空境寓万境的联想效果。同时也是画家在一种潜意识性,下意识朦动的状态中寻求无雕无琢,自然天成的感觉。


砚边悟境

香韵图 作者杜剑君 尺寸68×68cm


中国画有着泼水、泼墨、泼彩后,水与墨、墨与色的自然渗化出现意想不到和不可捉摸性和神秘性。它不拘泥于解释性而富于启迪性和联想性。这就是把自然景物从具体的形体中解脱出来,冲破空间与物象的局限,让月光、夕阳、山川烟云、树木房舍、河流小溪、沟壑山影交织在一起,按照画家意念中的程序排列组织,有时甚至是打破时空的并置。激发了新的想象,充实了创造的快感。使情感活动在水与墨的交融,变化组合中获得自由的体验。从而造成了一种全新的氛围和境界。

禅  境

禅宗所包涵的思想即是:“静心、自悟”。客观万物之存在皆都由人为意识而存在。世界上虚空的,空无中寓存在。强调客观世界的内省体验和直觉把握。超越表象,超越一般的存在性。联系到山水画创作,就是自我内心的观照,用空明透彻的心性不留一丝杂念,直观万象,达到“中得心源”而生意,生发情感。再通过“凝神冥想”、“静观妙悟”的禅定方式,自由自在的想象。天地万物可以随心所欲的重新组合,神交,超越彼此,使我与物的界限消失,而与万物融合。物中我,我中物浑然一片,进入了“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这样画中的笔墨才有可能向石涛所说的那样:“于笔墨的混沌里放出光明”。正如李日华在《论画》中所述:“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


砚边悟境

夕阳凝辉图


在山水画创作中,境界的造就还要依赖于绘画过程中来实现。而这个过程应是净化了的灵魂的自然流写。写山之魂,山之灵。求精神之美。由“胸有成竹”升华到“胸无成竹”,随瞬息即变的演化渗透,抒发气性、灵性。呈现出一种浑化无迹,不见雕琢,似真似幻空明寂照的气韵。以有限的形式造就无穷尽的蕴意。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禅境。


砚边悟境

无语叙春秋 98x98 杜剑君

砚边悟境

无语叙春秋

砚边悟境

万壑凝华图 作者 杜剑君 尺寸98×198cm

砚边悟境

 天香神韵图尺寸68×68cm

砚边悟境

天香凝雨霜作者 杜剑君[1] 尺寸68×68cm

砚边悟境

霜晨月 尺寸:68×68cm




杜剑君


个人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古交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古交市画院院长。国家高级美术师。58年生,祖籍山西省晋中市。

1993年:考入北京画院研修。

1994年:举办个人山水画展(中国美术馆)。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并获山西省美展金奖。

1996年:获“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大展”优秀奖(中国艺术研究院)。

1997年:获“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大展”银奖(中国文化部)。参加“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参加“北京首届当代扇面书画大展”(中国文化部)。

1998年:参加“缅怀周总理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文化部)。获“蘭亭奖·牡丹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1999年:入选“中国画三百家”全国大展(中国美协)。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大展”成就奖(中国美协)。

2000年:获“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大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2001年:获“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优秀奖(中国美协)。

2002年:参加“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参加“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优秀奖。

2004年: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

2005年:参加“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中国美协)。 “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

2007年:应邀参加“今日水墨首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提名展”,“水墨本色——2007年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1年——2007年:应邀参加“今日水墨第二、三、四、五、七、八届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先后在北京、南京、洛阳、内蒙、烟台、成都、敦煌、合肥、西安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

 

作品和创作感悟发表于:《美术观察》、《国画家》、《美术报》、《画坛》、《青年书画家》、《中国画清赏》、《当代美术》、《今日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选集》、《美术创作》、《墨痕》、《美术世界》、《美术时空》、《中华名流》等专业刊物。作品和艺术传记入编几十部大型画集、典籍。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国文联、国家人事部、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内外艺术机构、画院、画廊及友人收藏。出版有《中国美术家——杜剑君画集》、《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杜剑君山水画选集》。

 




     中国美网(中国美网新入驻艺术家)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砚边悟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