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
陈师曾 撰
第三编 近世史第一章
明朝之绘画
第七节 道释风俗画之变迁
宋元以上之人物画,以道释为主。元代以降,佛教渐衰,画风亦变。至明代,人物画之主要者为历史风俗画,而寺观僧壁,道释之能手寂焉无闻。自南宋废礼拜之图像为供赏以来,元时则已绝迹。
《林和靖诗意图》 董其昌 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朝三百年间,仅上官伯达,戴琎、刘澜、商熹、宋旭数家而已。徐沁《明画录》所云:南中报恩寺上官之画廊,并戴琎之殿壁共遭劫火,都门之慈仁、永安二寺有刘澜、商熹之迹。澜之生平不可考,若其他道释之能手,蒋子诚(永乐朝征入宫廷)画佛像观音为由明第一,胡隆继之阮福为子诚之亚。宣德中,倪端、顾应文以道释入画院,李福智可谓继上官伯达者。
《明文徵明山水图》 文徵明 广东省博物馆藏
其他丁云鹏、张靖传吴道玄之法,行笔疏爽。而丁云鹏之白描罗汉,与禅月、金水两家之风较,别具一种格调。其门人有熊茂松、李麐等。吴廷、张仙童亦以道释罗汉名。王立本师梁楷,粗笔远景有微漾烟雨之状。许至震善鬼神人物,有长康之誉。陈远、陈凤、王鉴(字汝名,善白描人物)等慕龙眠之风。吴小仙一派取法吴道玄,其徒张路、薛仁、薛贵辈,渐流于颓放粗犷。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