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中国式审美”审丢了什么?

来源:经济日报 ·18918 浏览 ·2021-03-29 00:00:00

 “丑”的事物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人们意识到“丑”却仍旧无动于衷


中国式审美


 近日,某电影节海报因“审美不合格”遭到网友吐槽和戏仿,引发了又一场关于“中国式审美”的大讨论。从部分城市市政公共设施的“滑稽设计”,到某地石窟大佛修复过程中惨遭“配色毁容”,再到故宫上元之夜灯光秀被戏称为“蹦迪现场”。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式审美”的批判文章都会引起新的舆论发酵,各类批驳国人审美能力不足的名言引句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即便这样的讨论从未断绝,但与之相应的配套改进举措却又鲜见成效。那么,在“中国式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审丢了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思考的一点是,我们真的处于一个“不知美丑”的时代吗?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且不论中国自古以来,历代能工巧匠、文人墨客所创造的至高艺术成就中,本也夹杂着许多喜恶相争的趣味博弈、大俗大雅的美丑之争,民间保留的各类民俗风尚、审美遗存,因地域文化不同或审美差异所致,今日看来也并非都做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平衡。而许多言论中谈及的“审美断层”,实际上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中,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过程从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只不过,到了互联网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美”与“丑”的传播力和争议性都被无限的放大,这种本就存在的审美差异也就更加突出。在主流艺术熏陶下的公共视域中,人们对“美”的欣赏力增长的同时,对“丑”的客观存在的态度却尚未成熟,这便造成了相较以往更为严重的审美断层和趣味割裂。“中国式审美”本不应是贬义词,而代表着古老而悠久的华夏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下的多元审美特质和多样理解包容。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非是不知何为“美”,而是恰恰丢掉了“审丑”的重要环节。

 这种对“审丑”的丢失,本质上是对“美”的麻木自私和不负责任。某些基础设施建设或宣传海报设计的艺术方案审核方,即便具备一定的专业艺术修养和审美基准,却往往以所谓的“权衡考量”为借口,将艺术审美作为最快妥协的牺牲品。一些创作者和制造者,为屈从利益和效率而一味重复某些过于通俗的审美形式,而将艺术性提升的空间压缩甚至倒退。对此,有必要在更广泛征集大众审美建议的同时,将“知美”和“审丑”放置于同一个高度来反思。而更多具有中国美学特色、具备广泛社会认可度的中国设计品牌、中国美学风尚,更需要被重视和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许多相关的“中国式审美”的批评文章出现,但在吐槽者热热闹闹的围观过后,除了留下一片嘈杂过后的狼藉,在讪笑过后有意推动和改变这一切的实践者却寥寥无几。实际上,“丑”的事物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人们意识到“丑”却仍旧无动于衷。我们既不能以过度精英化的视角独断“美”的定义,更要警惕那些在欣赏符合自身“审美”的同时,却对“审丑”无动于衷的广大看客。“中国式审美”最大的遗失,就是并未真正调动和感召每个人对美的真挚热爱和广泛参与,唯有广大中国人共同的审美,才是真正的“中国式审美”。

 诚然,对于“美”和“丑”的认知标准,是无法定论的主观化概念。当下的中国,不乏美的艺术,但若不能正视“丑”又谈何“美”?古人云:“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日益丰沛的文化生活中,关乎美学教育和审丑批判的讨论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捍卫“美”的战役中,家庭氛围的审美熏陶、学校课程的美学教育、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当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美成为沟通之桥和日常点滴;在校园生活中和童年记忆里,美不再是生涩的知识重点和陌生图案;在日益纷杂和多元的社会选择中,美始终会是一种可供自由甄别、自觉发现、自信捍卫的人生态度,关于“中国式审美”才算真正打开了局面。在此过程中,“美”与“丑”依旧将在创作与争议中贡献它们所能贡献的一切,而每个人的亲身参与与践行分享都将成为推动大美中国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中国式审美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