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海尚艺术空间秉持创立之初心致力于呈现多元化的文化项目和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坚持做“最经典的传统,最优秀的当代”的展览为理念。自创立一年内连续推出三个高品质的展览,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好评,值此一周年之际海尚艺术策划推出系列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此次国际艺术交流项目第一单元寰宇-隐明,将为观众梳理此次展览的精彩线索,引领我们一同感受中日文化艺术碰撞下的独特火花。
本次展览邀请了四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其中两位来自日本,分别是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后物派艺术家代表保科丰巳,和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坂口宽敏。两位来自中国,分别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质觉美术理论概念的提出者刘旭光,以及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梅法钗。现场嘉宾如星汇聚,有幸再次邀请到海尚艺术空间上次展览的著名艺术家丁立人先生及其家人众多从北京、上海、杭州、辽宁、山东、宁波、广东等地赶来的文化艺术界的学者、媒体、藏家伙伴和企业界的朋友,亦应邀莅临现场。
学术主持:李伟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寰宇-隐明”,寰宇代表着广阔的世界和宇宙的存在。而隐明则代表着明暗的辩证,隐藏和显现。本次展览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来探索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具有不同物理量的物体空间的持续影响,这是日本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概念“场”,它构成了环绕我们外部宇宙空间,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及精神的宇宙。本次展览四位艺术家围绕关于人内外俩个宇宙,外部空间关系与能量影响,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思辨和探讨,展开了充满东方性思考的表现。本次展览邀请的四位艺术家都有东京艺术大学的教育经历,保科丰巳先生是日本最重要的后物派艺术家,他关注的是遭遇的事和中性的场,坂口宽敏先生研究的是人和天地万物的链接,两位先生是东京艺术大学当代艺术研究领域招收中国留学生最多的教授,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的中国艺术家,以管怀宾教授为代表,不仅引领了中国美院跨媒体学院的快速发展,而且在个人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刘旭光先生作为著名艺术家和策展人,推动了中日两国艺术交流的同时,个人作品充满了理性和思辨。艺术家梅发钗先生以极其旺盛的创造力,创作了大量的充满哲思和感染力的装置和平面作品,在充满视觉张力的同时又具有肃穆和安静的力量。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开始,一代一代的东艺大人通过努力,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以东京艺术大学背景的中日艺术展览呈现,必将为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疫情已经消散、人类世界晦而转明,诞生于疫情最艰难时期的海尚艺术也一定会否极泰来,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空间。同时感谢艺术家们和海尚团队的努力,为大家呈现了非常精彩的展览。艺术作品在艺术空间中才能再次绽放生命,观众的参与和解读才意味着作品的结束。
开幕式现场照片
开幕式现场照片
保科丰巳发言:
当时我看到家乡有核电下雨,那样的体验成为了我这次的艺术创作。这也是核的问题,我觉得是我们人类痛苦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这也关系到了自然界自然保护的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些课题和问题,我们艺术家该如何去表现?我就是想揭示一个人如何跟环境共生这样一个问题。有光的也有物质的问题,也有时间的问题。在我的作品里面的,有这样的一些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和阐释和思考。虽然这次作品是我所有作品中的一部分,但是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反思和我自己的一个新的表达,也希望大家能看的高兴。
坂口宽敏发言:
我的作品的表现方式是各种各样的,那其中是有绘画,有立体造成的作品,也就是雕塑,然后还有大地艺术,还有一些影像艺术.在我的这些艺术作品里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我的绘画。我作品最核心的地方是我的作品是讨论的宇宙,那宇宙本身它是从一个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我作品的本源就是从无到有。此次展览中有很多作品,它是在这个画布,棉布或者是麻布上面,我用这个煤气喷枪把它烤焦,烤出这样的一种圆点。我的这些作品其实是给画布,还有麻布加热,煤气在给作品加热的时候,这些作品就变得可变,而且是流动性的,那在给他增加这种热能的过程中,让这个作品充满了一些变化。
这些作品实际上展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想象呢?它是在一片原野上,一场大火烧掉了这片原野,这片原野现在变成了黑土,从黑土上又开始生长出新的生命,这样的一种从无到有,然后新的生命出现之后又有光,然后有光之后又有了新的空间,新的色彩,那这一些万物而生的这种从无到有的这种过程,其实就是我的作品中非常想表达的一种理念。
刘旭光发言:
人生在童年的时候,一个梦,或者说我们的记忆里面一个很小片段,或者一个镜头,可能就会让你一生持续的做一件事,在我童年的时候,随着我们的老人去山东聊城,然后坐船,那时候是摆渡我看到那个黄河水特别大,我比较小只能通过大人的那个腿的缝隙看到黄河水。后来我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其实我更多的时间是在黄河流域,我到了日本留学的时候特别向往现代化的社会,觉得当代艺术的中心在亚洲,但是去了以后,我觉得很难从中获得,所以我又退一步,又回到中国的一个向往的黄河,我跑遍了黄河,尤其中流一带,在那个天地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我绘画的这个世界,最早我的画的题目叫天地。其实很抽象,因为天地没法画,它需要要涉及到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如果归到哲学,我想可能在老祖,因为天地这个概念里面,他是这样的,看到的自然的空间和精神里面的空间的一个交接地,还有我的绘画里面有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实际上来自于甲骨文,甲骨文的那个背面就是甲骨那个骨龟壳的背面上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骨的符号,他在最前面这块烧了一下,然后产生了裂纹。这个裂纹,我想可能就是我们精神的那个宇宙进入到另一个维层的一种可能性,由于这种裂纹在前面,我们的哲学,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诗意,都在这个上面。但是后面这个符号,它更接近于我们的造型,是一个形象,所以我的作品里面如果说有,那这就是我贯穿了我几十年做作品的一个心态。在里边有一种进入到了对精神世界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在他的这种排序,在他的序列,在他的这种相互的秩序关系里,我创造了一个黑白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黑白的空间留给大家去二次创作。
梅法钗发言:
那我的作品主要是我自己对一些生死生命的思考,用材质的组合,我的材料也是从我老家的一个寺庙被烧了,我把所有的材料拿过去,我不在画画,做一些材质的东西,所以呢,基本上把我自己的这些感觉,跟我亲人离故有关系,所以我在关注生死,敬畏生死,对生命的意义,所以基本上做了这种有关于世界生命的作品,还是比较感性的。
梁绍基发言:
海尚艺术建馆一周年,应该说这条路来走的不容易,从南京市,到南京市很多的当地的宣传,加上他们自己的努力,坚持着他们自己的一种学术为主导。而且是很开放的心态,做了这场是第四次展览,这次展览是一次国际性的,第一次国际性的展览,接下去以后还有德国等等,他们正在规划之中。
从这条路看来,因为在南京他们当时想做展览的时候,也是寻寻觅觅想的很多,如何又要照顾到,究竟是走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针对南京这个当地文化的这种现象如何着手,他们最后是第一次打出了林散之先生的展览,以后又邀请了全国优秀的艺术家(徐冰、梁绍基、耿雪、郭工、梁铨、沈勤)做了一个六位艺术家的群展,第三个展览是丁立人先生,今天也到场了,这样这个展览均成形了,既有群展也有个展,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这次国际展览是有保科丰巳,坂口宽敏,刘旭光还有梅法钗先生。
与日本两位艺术家做了比较深入的这种交流,我从和他们的交流里面得到了很多启示。这正和我用蚕丝是以强化我的概念,比方保科,那么它是黑雨用水,这种东西包括他最后做的大幅作品,我都感到非常相似。而且刚才和坂口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我感到里面有数学结构,有中国语学结构,但是他又超越了这种科学家,他里面似乎有些科学家在探索对科学中对宇宙认知的一种超突型,他很自由。特别是他说他黄色,我问为什么用黄色,他说是谈到南瓜就很鲜活,我突然想到草间弥生,我就非常受到启发,我觉得中日的交流不可观,中日艺术家实际上各自都有一种对解读认知世界的方法。我就很直接的谈今天的感受,然后中国的艺术家很好的介入这个领域,刘旭光先生和坂口先生在里面,他总有一种点状的结构,刘旭光先生有他的符号,包括组合自己想象的那种符号,我也看到他有青铜彩陶里面那种有锈色和板块涌动感,我很喜欢也很有力量,然后他那边是有一个数字。我比较熟悉的那个梅法钗先生,他是用一个烧焦火攻的方法,烧焦的这种毁灭性的灰来做他对世界的这种轮回,生命时间的一种认知,我觉得这样就形成的很好。我觉得从第一届是用中国的书法,让林散之先生他纯粹的传统书法,它里面又有很多新的创造的那种意像,它又有这种手法。到后来是中国的几个艺术家:从徐冰、沈秦、梁铨、郭工、耿雪和我自己,这几个人的作品他是一个围绕景观的东西的一种认知。再到丁立人先生,他对一种原始艺术以及对西方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能够自由驾驭,我今天之所以说这么多,是觉得海尚艺术它是实实在在的,是战略学术高明的,现在真的我觉得办画廊太不容易,现在很多的画廊房地产塌了,很多美术馆塌了,而且现在很多市场也不好,但是他们能够坚持做自己,海尚艺术是真正的海上的阳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