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
兴化、高邮,于每一个熟知本地历史的扬州人来说,当会拥有异样的情感。扬州八怪中,复堂、板桥均是兴化人。至于高邮,远则有秦少游,近则有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但兴化、高邮,决非只有这数人――只有高原之上,才有珠峰巍峨。
紫云
世界在前进,当日耕读的氛围,具体到自己的身边,是难得一见了。但是在兴化或者高邮呢?就我自己的几位朋友来看,大抵还流连于那样的光景,表现在做人上,是敦厚沉着,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泰然和稳重,待人接物,可以把握很好的尺度,不倨傲也不卑微。兴化董怀勇兄这几年主持扬州八怪书画院,就有这一份精气神,故可以和当代极多的书画名家优游,而他的绘画,于耕这样厚实的背景外亦得以蒸蒸日上,抵达另外一重天地。
秋韵
足底有土地并不代表心底有土地,一花一草,田园池塘的熟视无睹即便在号称敏感的很多画家也是惯常的状态。但是对于心中萦绕着耕读氛围的董怀勇来说,他和广袤的土地还保有紧密的联系,他的画面首先来自于土地上正在生长的一切真实的植株,所以有一股内在的生机。不是一个图式,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对生命的观照和反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流弊在我看来不在于比较稳定的图式,而在于僵硬到抽去了活着的内容,怀勇成长于以鲜活为核心的八怪的传统中,眼中有土地,心底、笔底才有生气。
清凉世界
但仅仅这一点远不足以成就一个画者,了无剪裁的生长对于一棵植株来说并非完全有益。我们必须注意到,就是怀勇乡里的先贤,复堂、板桥是走出去了,经过极多的历练,才获得了成功。而困守一隅,大约是没有这样的可能的。静态生存中的营养终究是极有限的。
墨荷扇面
怀勇的优势也在这里得以凸显,他的眼前,有先贤的墨迹。他的友朋中,亦多广泛的当代极出色的画家,一切交游之中,不仅是情感的交流,还有对于绘画实践的融会和理解,他身处兴化,眼底所看到却是当代整个国画的世界,汲取于这样的世界,他的笔底每有摇曳动态,会心之笑。一个人的绘画如果可以如一块吸铁石,则自我不免发展壮大,而如果依附他人,不过门下行走。怀勇的绘画背景很丰富,但这背景之前,正是自家明晰的,越来越茁壮的面目。他不结茧,而是如此生动地成长着,自然拥有光明的未来。
漫塘荷气
这一切的核心在于“耕读”,耕足以站立于土地,读足以广泛吸收,兴化千百年来的文脉是否得以完整地传承,我们并不完全知晓,但观乎怀勇兄,心底有着明亮的希望和期待。而他手底的一切绘画,本是他的人生,他的生存环境的最佳阐述,而如果将如此个体的行走置身于当代微妙的文化环境中,也是极有意义的个案存在。
中国美网 (中国美网新入驻艺术家董怀勇)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