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我 爱 写 竹

张守华 ·97510 浏览 ·2017-08-11 12:03:10

 文/张守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向来为人所赞颂。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爱竹,将之列为“四君子”之一,中国文人墨客对竹喜爱尤甚,他们以各种艺术形式赞美竹,描绘竹。究其缘由,除了因为竹子本身极具美学价值外,更因为竹子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于理想人格境界即君子的审美要求与竹子的禀赋颇有神通之处:竹子虚心,有节,劲瘦,宁折不弯。文人们在写竹、画竹过程中,将竹人格化,使之成为自己精神与情操的寄托。自然之竹经过艺术化的吟咏、描绘与再创造,已经升华成为文化载体,具有了丰富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因此,千百年来,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伦理思维。

宋苏东坡开启了士人画的新天地,并创新墨竹新画法,四君子画便成了文人画家的最爱,代代相承,蔚成大观。画派与画家前浪后浪、层出不穷。元代赵孟頫,总结出“写竹还应八法通”的精辟论点,他的以书入画理论,不但为文人写意画竹找到了笔墨依据,更完善了文人绘画的理论基础。

一部古代文人栽竹、咏竹、画竹的历史,风流蕴藉,潇洒流落,其中,珍奇异宝,瑰丽琳琅,为我们留下多少千古绝唱!晋代名士王子猷慨叹:“不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对苏小妹戏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得更加形象生动:“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也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清代郑板桥画竹一生,他以画竹心得总结出自然之竹----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的提炼升华与再创造的过程,同时,更以其自身的刚直不阿、虚心有节,躬身实践了“画如其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格砥砺。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竹典雅、质朴而淳厚,它即是隐逸的君子,又有着宁折不屈的精神,从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义士文天祥;他们所秉承的正是这种刚直、虚心自持以及坚韧不拔的品格。

竹充满生机和活力。“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这是对它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真实写照。

竹既甘于寂寞与清苦,又不失清傲、不流于凡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它心淡高雅,胸无杂念,不与群芳争艳,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署尽寒来,咬定青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惧风雪雨霜,虽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其隐居远幽,不畏逆境,安贫乐困,具有多少浮躁的灵魂所不能臻至的精神化境。

造化弄人,造化炼人,大自然博大、包容的,大自然也是公允的。我生也晚,常慨叹无缘古人之幸,不能与其休戚与共,身同感受;我生既晚,也常感激能从历史典籍中窥探古人的风采和精神遗珠,反过来,我又替先贤们遗憾,替自己庆幸:我能知彼,彼却不知我。这也算我的早与晚的有点小自私的辩证吧。人生不易,为自己那注定不会很辉煌的未来,为家人老小的衣食稻粱谋,感觉很累很沧桑。人生之路曲折漫长,一路匆匆,蓦然回首时,天已午后,路已走过大半,半百已过,两鬓斑斑。此时此刻,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却依旧执着,依旧对世间的美好心向往之。从艺之路,更是九曲回顿,绝无坦途。我明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学艺要先学做人,如我辈之才者,虽孜孜矻矻,着着寸进,丝毫不敢懈怠,然欲在技艺风格上实现超越或突破,的确很难。这既是一个艺术的问题,更是一个灵魂修养的问题。既然钟情于竹,那么就先拜此君为师吧。

我赞美竹,更爱写竹。竹的天然禀赋和精神内涵给予我重要的人生启迪。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无韵的歌。不才如我,居偏栖漏,实不敢轻言与竹为友而玷竹君之高风亮节,但既栖身画坛,虽功力不逮,也愿终生拜竹为师,以竹之风范精神,为体为魂,丹管一枝,尽摹竹之四时风韵,尽道世间万种曲直!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