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道·法·异·类——中国著名哲学艺术家张天霖

来源:中国美网 ·34129 浏览 ·2019-11-20 07:38:13

张天霖

张天霖,1953年生于浙江湖州。系湖州“爱心大使”,中国美协会员,原南京军区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湖州师院客座教授,发明家。受教于宋玉麟、刘大为等老师。其作品清新、醇厚,力求博大恢弘的阳刚之气和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生路》、《东海扬波》、《潮来潮往》等作品分别获奖于全国美展;收藏于中宣部、中南海等国家机关。央视《文化正午》、《中国艺术家》等曾作专题介绍。录制出版了《名家对话》、《名家讲堂》、《中国当代绘画范本-张天霖》等教学光盘和画集。 2014年曾于湖州举办“张天霖慈善义拍展",捐款90余万。发明的"壁挂式万能画架"、“双头伸缩杆毛笔”获国家专利。2017年论文《道法异类》,以详尽的史实、哲学的思辨,系统地阐述了宇宙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基本原理而创建“异·类关系学”。《世界美术》、《世界知识画报》、《中国文艺家》、《中国美术史》、《中国艺术》、《国家名片》、《人物传奇》、《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等刊物予以封面介绍。出版了《张天霖邮册》、《中港澳国际新闻报》张天霖特刊、《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天霖》(大红袍)。中国网、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分别录制了视频专访《道法异类·万源之巅》、《道法异类·中国智慧》。2018年3月《人民代表报》以“胸有千山飞点墨,心无旁骛出世尘”为题献礼全国两会。9月荣获中央电视台“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0月为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永久性会址创作作品《德清行》。


张天霖

作品名称《四海为家》


道法异·类,乍一看,有点蹊跷,有点张狂。

说“蹊跷”,“异·类”是什么呀?

说“张狂”,想挑战“道法自然”乎?



“异·类”问题的蹊跷与“道法异类”的张狂,

则源于当前认知问题、认知原理的迷茫与困惑,

即认知法则上的“误区”,认知关系上的“错位”。

道法异类,正是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不期而至。

是对道“法自然”,自然“法什么”?

以及“知道”、“自然”之必然之道的深度思考。

且在综合了人类既有的智慧与成果的基础上,

从异·类与辩证法三大规律的相互关系,

异·类与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的必然关系,

异·类与易、道、自然、阴阳的因果关系,

进行通俗、系统、客观的诠释与解码。

而解码的核心问题则在于“异与类”,

解释了“异与类”,也就解释了“道法异类”。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异类”的基本定义是:

异类,不同种类。即特异的行为与不一样的类型。

而“此异·类”非 “彼异类”也。

本文所说的“异·类”,是异与类,即矛盾关系。

只不过目前还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乌托邦”,

是一个需要认识与证明的对比、对立关系。



毕竟,作为认知的基本关系与比较法则问题,

是一个古老而现代,敏感又严谨的课题。

不仅仅是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

科学的意义在于对已知、未知的求证与探索。

哲学的意义在于对先知、真知的肯定与诠释。

但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需要实践而证明。

“实践出真知”,理论永远是实践的“影子”。

而“异·类”关系,原本并不需要理论与证明,

完全是人类乃至生灵最为本能的先天性意识。

之所以还要浪费笔墨与时间在这里“扯淡”,

是因为数千年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由此则需要“扯淡”的理论来反思论证。

但无论是扯淡还是理论,皆为存在的意识反映。


张天霖

作品名称《生路》


那么,存在是如何反映于意识的呢?

通俗的说,认知、知道,是如何“知道”的呢?

在此,不妨先看看东西方的先哲达人怎么说。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此为管子对“知道”的实质性解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老子对宇宙生成论,人类认识论之逻辑关系,

以及人、道、自然之相互关系的经典演绎。

至于“知几”、“察微”、“格物致知”……

皆为华夏古典哲学的认知精髓。

而矛盾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

以及一体两面,一元论,两分法,两点论,

则为辩证法矛盾的三大规律等当代哲学的经典。

那么,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学术背景,

所谓的迷茫、困惑、误区、错位是什么呢?

比如:

一言,是什么“言”?

知道,是如何“知道”?

知几,“几”是什么?察微,“微”是什么?

格物,凭什么“格”?致知,又如何而“知”?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最大的矛盾体与对立关系?

量变与质变是如何而转变的?

否定之否定是凭什么原理而否定与肯定?

“两面”、“两点”的实质是什么?

“两分”如何分?“法”又是什么法?

先不说复杂的哲学问题,就日常现象该如何回答?

比如:

饿了就想吃,渴了就想喝,困了就想睡。

生灵的共同特性,是如何反映于意识的呢?

一,二,三,四,五,是如何识别的呢?

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是如何区分的呢?

天空,太空,领空,高空,是如何认识的呢?

你为什么是你?就这么简单的问题该如何回答?



当然,以现有的知识、修养和经验,

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样、那样的回答。

需要提示的是:“两个字”,“一个关系”的回答。

即矛盾关系的哲学回答。如果没有统一的回答,

则证明所谓的“知道”,只停留于经验的表象知道,

而非管子“知其道”的本质知道。

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矛盾关系,

即最大的对比、对立关系和认知法则。



不是有阴阳吗!阴阳关系和阴阳理论,

是个中国人,哪个不知道啊?



没错,只是阴阳“担当”得起吗?

是与不是,先不做评说,还是由事实来证明吧!

看看“阴阳”如何回答?

比如:

苍蝇,经常在餐桌上停留,一伸手,闪了。

蚂蚁,一直在地面上爬行,一跺脚,停了。

小鸟,喜欢在绿荫下觅食,一开窗,飞了。

宝宝,习惯于妈妈的怀抱,一离开,哭了。

狼孩,本属于人类的基因,一两年,变了。

比如:

分子,量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

黑洞、白洞、虫洞、风洞、物质、反物质、暗物质;

存在,意识,时间,空间,思维、逻辑学、比较学;

等科学哲学问题,是如何认知、认定的呢?。

就阴阳本身的字型与定义,是如何创制识别的呢?



无语了吧!如此常态性的自然现象和科普常识,

阴阳回答不了,哲学回答不了,这就成大问题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其实,都不是你我的“错”,

而是观念的“误”,关系“错”。这一“错”,

错过了一个“大关系”。这一“误”,一误数千年。



既然如此,何不换一种思维试试呢?

况且,这样的关系意识始终伴随在你我的身边啊!

只由于没有这样的关系概念而无以表达而已。

而人类所有的知识、知道、智慧、神明,

皆由此而“萌芽”、“生根”、“开花”、“结果”。

比如:

宝宝,在“不同与相似”的比较模仿中牙牙学语。

孩子,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提问中识别认知。

你我,在“这样与那样”的对比、抉择中进退成败。

法院,在“合法不合法”的对照、受理中审议判决。

哲学,在“是与不是”的判断、推理中肯定否定。

科学,在“对与不对”的检测、秩序中成果成功。


同与不同、是与不是、对与不对、这样那样、

合法不合法、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等,

不正是我们习惯性的识别方法吗?

不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比较法则吗?

不就是“比较”的哲学定义吗?

不就是“异”、“类”的概念本义吗?

《汉语大词典》对“异与类”的本义解读是:

异,不同,分开……我们知道。

类,相似,集合……我们知道。

异·类关系呢?不知道。

确实,要说异·关系,真有点儿别扭和蹊跷。

不过,如果把上面的解读反过来再看看的话,

会不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了呢?

不同,分开,都熟悉吧!不就是“异”么!

相似,集合,也熟悉吧!不就是“类”么!

如此简单且熟悉的应用关系与比较法则,

就因为没有明确的关系概念,致使我们如此的被动。



如此,看出了关系概念的重要性了吧!

如此,看出了“道法异类”的“蹊跷性”了吧!

“蹊跷”就蹊跷在,本是矛盾关系的“异与类”,

怎么会不是了呢?而同与不同、是与不是,

合法不合法,原本并不是最大的对比关系,

为什么却当作一个普遍性关系而实际应用了呢?

奥秘,就在于个性与共性、本能与概念的区别上。

同与不同、是与不是、这样那样、合法不合法,

是无需理论而自觉的个性化、通俗化的本能意识。

异与类,是共性化、抽象化、包容性的哲学概念。

概念的意义,即在于统一意识、统一表达;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比较概念、秩序关系;

而哲学的问题,又在于太多的概念而无所适从。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异·类,作为存在与意识的必然性关系,

即为超乎“阴阳”而“抱一”的“天下式”。

比如:

红黄蓝绿紫,是色彩的“类”,色相的“异”。

酸甜苦辣咸,是食物的“类”,味觉的“异”。

冷暖寒热温,是感觉的“类”,温度的“异”。

卤水点豆腐,是豆汁的“类”,卤水的“异”。

比如:

时间,是长度、时段的异与类。

空间,是广度、维度的异与类。

虫洞、风洞,是自然、人工的异与类。

黑洞、白洞,是吸收、引力的异与类。

白马、黑马,是公孙龙“白马论”的异与类。

白猫、黑猫,是邓小平“猫论”的异与类。



清清楚楚的回答,实实在在的道理,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唾手可得的“一个关系”。

为什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用而不知了呢?

况且,不同与相同,这样与那样,是与不是等,

还仅仅是“异与类”的基本形式。

由于传统文字一字多义,一字多用的文化特色,

则包容了所有的存在与意识,方法与行为。

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所不能唉!


张天霖

作品名称《程桥绿水酒仙家》


那么,“异与类”的关系意识是如何而来的呢?

“存在决定意识”。就是说,

存在的同与不同,决定了意识的同与不同;

意识的同与不同,决定了异与类的关系意识。

比如:

地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地球、月球又绕太阳公转,太阳本身也在运动。

天体“相同”的运动规律与“不同”的表现形式,

成就了“同或不同”的物质与“异与类”的形态。

正因为客体“异与类”的运动形式;

正因为主体“异与类”的比较意识。

客体在“异与类”的秩序下成就了宇宙;

主体在“异与类”的比较中认识了自然。

宇宙与自然,比较与秩序,即异·类关系而作为。

试问,如果离开了异与类的矛盾运动与比较法则,

存在与意识,自然与人类,还能有何作为?

回顾人生,

哺乳、育儿、入托、择校、工作、恋爱、婚姻……

伤痛、就医、尽孝、养老、送终、刻碑、扫墓……

放眼科技,

火药、炸药、子弹、炸弹、炮弹、导弹、原子弹……

飞机、飞船、火箭、卫星、天宫、天眼、空间站……

从人生百态、风土人情,到军工科研、世界格局,

有多少同与不同,这样那样的选择比较啊!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以秩序。

而所有的比较与秩序,即“异与类”的比较与秩序。

由此,

伏羲比较了一划,秩序了“太极八卦”。

女娲比较了生态,秩序了“男人女人”。

织女比较了野草,秩序了“结绳记事”。

仓颉比较了笔划,秩序了“文字定义”。

燧人氏比较了方法,秩序了“钻木取火”。

老子比较了天地,秩序了“道德经”。

孔子比较了人性,秩序了“论语”“中庸”。

秦始皇比较了实力,秩序了“中国”。

汉武帝比较了学术,秩序了“儒术”。

祖冲之比较了数字,秩序了“圆周率”。

蔡伦比较了乱麻,秩序了“造纸术”。

欧道克萨斯比较了线段,秩序了“黄金分割率”。

埃拉托色尼比较了投影,秩序了“地球理论”。

傅科比较了摆动,秩序了“地球自转论”。

尼尔库斯比较了温度,秩序了“赤道线”。

牛顿比较了苹果,秩序了“万有引力”。

爱因斯坦比较了物理,秩序了“相对论”。

小学生比较了口型,秩序了“b p m f ”。

马云比较了市场,秩序了“互联网+”。

国家比较了语言,秩序了“普通话”。



人类如此,动物亦如此。

燕子比较了人家,秩序了“燕窝”。

大雁比较了协同,秩序了“队形”。

鹦鹉比较了音频,秩序了“人话”。

猴子比较了神态,秩序的“人模人样”。



张天霖

作品名称《碧海长天》


那么,比较法则与秩序原理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哲学定义,异·类本体,生灵本能,人类天分。

所谓哲学定义。

(百科)对比较的定义是:

①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

②介词,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

③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

比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既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又要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在化学研究中,

常常要根据实验的异同来寻求科学的结论”。

所谓异·类本体。

异·类概念的本义,决定了比较的实质性意义:

即一个目的,找差异;两种结果,不同与相同。

不同,即“异”;相同,即“类”。

所谓生灵本能。

苍蝇,是因为身影的“异”而惊动了氛围的“类”。

小鸟,是因为声响的“异”而打破了环境的“类”。

宝宝,是因为生疏的“异”而熟悉了妈妈的“类”。

狼孩,是因为生态的“异”而改变了基因的“类”。

所谓人类天分。

人类是自然精灵的高级物种,求知欲与表现欲,

敏感度与认知度,即为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比较与秩序,则成为人类日常的“斗智游戏”。

人类热衷于“斗智游戏”的娱乐快感;

人生纠结于“斗智游戏”的神奇叵测;

人们终其一生忙碌于异与类的“斗智游戏”。

比如:

扑克麻将,是组牌,出牌,归0的“好胜游戏”。

请客吃饭,是敬酒,客套,恭维的“社交游戏”。

科学技术,是程序,材质,力学的“物理游戏”。

哲学学术,是内涵,外延,逻辑的“概念游戏”。

熊市牛市,是涨停,跌停,清仓的“赌博游戏”。

测字算命,是生辰,八字,命数的“推理游戏”。

加息降息,是美联储玩弄于世界的“金融游戏”。

自由航行,是守成大国展示实力的“军事游戏”。


张天霖

作品名称《大户人家》


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异与类,不可以异与同呢?

从哲学常识来说

世界上既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苹果。

所谓的同,是相对的“同”而非绝对的“同”。

比如两个苹果。从属性上来说同为苹果。

若从大小、形态、色泽、品味、品牌上来比较,

则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从概念外延来说

同,具有局限性,格局小。

类,具有概括性、兼容性和广泛性,格局大。

“同”不能包括“类”,而“类”可以包括“同”。

如此,同与异,不宜成为最大的对比、对立关系。



事物出于比较,成果源于秩序;

心象超乎万象,万法归乎心法;

天性反映意识,原理决定道理;

意识在灵魂深处,道理在异类之中。



从本体特点来说

异,不同,分开,奇特。如异象、异味、异音等。

类,相似,集合,类聚。如类型、类别、类推等。

即主体对客体的敏感。即主观对客观的识别。

从性格特征来说

“异与类”之所以能引起生灵的敏感反应,

就在于“异与类”概念自身的性格特点。

异,显现,活跃。体现的是局部、杂乱和变化。

类,隐匿,和谐。体现的是整体、秩序和统一。

比如将一粒芝麻放在一盘芝麻中,就很难找回;

若把它放在一碗白米中,因为“异”而一目了然。

从互比关系来说

异,是“类”的分开;类,是“异”的集合。

异的重复、积聚,则成为“类”。

类的变易、化生,则升华至又一个“异”。

没有异就无所谓类,没有类也无所谓异。

异与类,相比较而存在,相互动而转换,

相生发而发展。

从主体意识来说

比如:“羽毛相同的鸟,自然会聚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

若以中国式的语言,即“物以类聚”。

比如:收拾餐具,整理书架,即“分门别类”。

大盘子、小盘子、碗筷、条羹、酒杯、茶杯……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哲学、艺术……

予以识别、区分而类聚、归类。

这可是一个自然性的生命课题和自觉性的组合法则,

无需理论而无师自通唉!

只不过我们注重于“归类”,而忽视了“别异”。

若没有先期对“异”的意识敏感与“别异”过程,

又怎么会有后期的识别而“会聚”、“归类”呢?

别异归类,异类互比,原本密不可分。

是随着主体对客体的关注度而转移。

是主观对客观的“意识优先”而反映。

是同一时空、同一目的的两种不同意识。

从实际功效来说

异与类,除了比较的常态性,其分开、集合的特征,

且具有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敏感度和洞察力。

从相同之处找出不同,“类中求异”,可谓聪明。

从不同之处看出相同,“异中求类”,可谓智慧。

若能从“由异而类,由类而异”的运动转换中,

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是谓神明。

聪明、智慧与神明,即源于对异与类的敏感度。

一个眼神,一根发丝,一个信息,一个灵感等,

亦可成为一种默契、证据、决策的行为原则。

谁先敏感与觉悟,谁就掌握先机,掌握主导权。

需要出奇求变则用于“异”(广岛原子弹)。

需要隐蔽伪装则用于“类”(诺曼底登陆)。

毛泽东在重重围困的艰难困境中,分析了蒋介石,

及蒋介石与刘湘的性格与利益的“同与不同”,

从而重返遵义,四渡赤水,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张天霖

作品名称《将进酒》


天,是异·类的天;

地,是异·类的地;

道,是异·类的道;

人,是异·类的人。

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社会有多少诱惑,人生就有多少疑惑。

人生之“路”,就是“异·类之路”;

人文之“道”,就是“异·类之道”。

松鼠有松鼠的小道道,小马有小马的大道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

行与不行,对与不对,是与不是,

就在一样与不一样的体验中。

或进或退,或得或失,或成或败。

就在这样与那样的一瞬间。

大路朝天,路,都由自己的自性而自在;

大道无痕,道,却在“为什么”中而自觉。

而关键,即在于有没有属于你自己的“道”;

而答案,永远是在“异与类”的敏感比较中。

动物敏感了

小马过河,凭的是自身勇气。

大雁南飞,活的是自我情怀。

乌鸦喝水,靠的是自主智慧。

春蚕吐丝,完全是自然心性。

而“作茧自缚”,只属于生命的过程;

唯“破茧化蝶”,方才是生命的全部。

科学家敏感了

火星、金星的冷热温差,地球、月球的自转公转;

黑洞、虫洞、量子、石油、可燃冰的探索发现;

天眼、天宫、嫦娥、北斗、纳米、基因、克隆、

机器人、空间站、动能武器、人造太阳的科技成果。

哲学家敏感了

“四书类”、“春秋类”、“孝经类”、“正史类”、

“小学类”、“汇编类”、“编年类”、“传记类”、

“地理类”、“艺术类”、“兵家类”、“杂家类”……

艺术家敏感了

音乐家,快快慢慢的“倒腾”而秩序了一曲曲乐章;美术家,黒黒白白的“涂鸦”而秩序了一幅幅佳作;

舞蹈家,上上下下的“比划”而秩序了一场场舞会;

建筑师,勾勾搭搭的“编织”而秩序了一幢幢大厦;

而诗人,平平仄仄的“节奏”而秩序了一首首诗词;而作家,真真假假的“幻想”而秩序了一个个故事。

政治家敏感了

希特勒“曾经”的敏感,妄想称霸世界。

小日本“曾经”的敏感,妄图独占中华。

杜鲁门的敏感,两个“小男孩”格局了世界。

蒋介石的敏感,“攘外必先安内”而终老孤岛。

毛泽东的敏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三个世界”,“十大关系”而创建新中国。

邓小平的敏感,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党中央的集体敏感,

“一带一路”,“中国梦”妙绘宏伟蓝图……

由此,

物质由异·类而运动;意识由异·类而敏感;

问题由异·类而生发;方法由异·类而选择;

万物由异·类而始终;万事由异·类而因果;

概念由异·类而秩序;自然由异·类而必然。


异与类,如此敏感的两个基本概念;

异与类,如此重要的一个矛盾关系;

异与类,如此科学的认知原理和比较法则;

居然“沦落”到如此不堪的无奈境地。

惑也,叹也,悲也。

反观“曾经”的阴阳学说与认知理念,

一方面把阴阳捧到至高无上的认知“神台”,

一方面又在“两面”“两分”“两点”中徘徊。

既肯定“异”不同,分开;“类”相似,集合。

又肯定“比较”的实质,在于“共同点、不同点”,

却无视“异与类”的矛盾存在。

理论上,宣扬的是“阴阳”的认知理念;

实践中,运用的是“异·类”的比较法则。

而哲学的三大规律与“两面”“两分”和“两点”,

又没有一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关系。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各行其是,

致使在关键的交会点上,无以相应的“对接”,

从而造成了认知“道路”的不通畅。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以为是,

促成了多方面的认识“误区”和关系“错位”。

从而造成了“认知大厦”的实质性“缝隙”,

从而形成了哲学认知的关系“真空”。

如此奇葩的认知“怪圈”,能运转数千年,

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的质疑与反思。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不问问这是“为什么”?

怪哉!“捧着金碗去要饭”,“打着灯笼找灯笼”,

听起来着实有点儿荒唐。而现实的“一幕”,

不正是一出“愚人节”闹剧的历史翻版吗?


张天霖

作品名称《海纳百川》


道常在而人不常知,法常用而不知其理。

认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

纵观人类的认知史,上下五千年,东西两重天。

而共同的特点即由“有神论”向“无神论”转化;

从“朴素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进步。

就当代文明来说,成果颇丰、成绩斐然。

哲学、科学、法学、美学、社会学、阴阳学……

行行都是学问,条条都有道理。

为什么有道、有理、有经验,一碰到具体问题,

还是“茫然”而“抓狂”了呢?

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对“道”之本体规律,

即既有的“异·类关系”之麻木与无视。

致使认知问题的最后一层“窗户纸”未被捅破;

致使认知关系的“红盖头”一直没有掀开。

各行其道,成为个体智慧与经验的产物;

自以为然,而无以表达、传授的统一概念。

从而成就了传统文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奈经典。


二十多年前,本于艺术实践,

“一张白纸如何出形,出景,出空间的原理问题”,

突发其想,偶有所得而关注于“异·类”关系。

且以此关系意识主导于艺术实践。

六年前,拙文《以道入艺,以心化迹》、

《以异类的名义透视艺术之道》相继发表,

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由此激发了“思想”的热度。

细细品味,异与类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悬而未决。

一是宇宙的变幻莫测与社会的人心叵测。

二是个体的兴趣点、敏感度的“同与不同”。

由此造成了认知形制的多样性,认知问题的复杂化。

为从根本上捋清异·类与各学科间的“体用”关系,

即以图谱的形式,予以整体通览与演绎证明。


张天霖

作品名称《靠山人家》


原理图谱,对照解读。

形制 本质 特点 特征 原理 特性

物质存在。(规律)化。运动。物理。客观性

生灵意识。(规律)觉。敏感。生理。先天性

周易思维。(规律)易。预测。义理。变通性

先秦学术。(规律)真。求是。道理。自觉性

道家思想。(规律)道。通达。真理。多样性

自然科学。(规律)体。逻辑。至理。证明性

科学技术。(规律)用。秩序。数理。必然性

哲学观念。(规律)智。辩证。释理。取向性

阴阳理论。(规律)玄。演绎。推理。主观性

异类定律。(规律)度。互比。纲理。因果性


如图所示:所有形制,统属规律范畴。

皆为自然界固有的存在形式。

亦为学术界既有的认知模式。

若以老子的认识论,即“同出而异名”。

所谓同,共同点。即“彼与此”皆为规律。

所谓异,不同点。即“此原理”非“彼原理”。

关键在于特点、特征、特性的“同而不同”;

关注点、关照面、关注度的“异·类”区别。

各为其表,殊途同归而“见仁见智”矣。

就像同一部《红楼梦》,用鲁迅的话来说:

“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

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

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


如图所示,所有规律,统属异·类定律。

异·类“度”、“互比”、“纲理”的特点特征和特性,

且具有比较性、因果性和主观能动性。

尤其是“度”。除了表示程度、法度、力度、尺度、

广度、深度、清晰度、精确度、敏感度、关注度、

认知度的度数、度量,还具有“度人”、“度事”

的揣度、筹谋、开创、开拓的想象力。

凡事都有度。“度”,既是无常性,又有规定性。

“度”的应用性、广泛性、微妙性、差异性,

即异·类比较的临界点,为人生最难把控的“道”。

而把控的唯一法门,即在“异类间”的平衡与拿捏。 

如此,异·类除了自身“度、比较”的个性化特征,

并涵盖了易、道、自然、阴阳、科技等共性化特点。

且作为“全天候”的互比定律与因果关系,

虽“名不见经传”却“普润万物、惠泽天下”矣!

因此,但凡有存在、意识,但凡有方法、行为,

就自然进入到“异与类”的关系“轨道”。



比如“道”

道,是一个极为广泛且难于“把玩”的哲学概念。

说复杂,“道可道,非常道”的多样性。

说简单,“此点”至“彼点”的必然性。

而“道”的本体论、生成论、认识论、方法论,

等多重特征,本身即为“同与不同”的概念区分,

且成为物质运动与人类认知的特殊形式。

“道”,作为最大的哲学概念,范畴了“异与类”。

异与类,则范畴了阴阳、天地、物质、精神……

物质,范畴了生物、器物、反物质、暗物质……

精神,范畴了思维、思想、观念、理念、逻辑……

而天道、地道、人道、知道、艺道、门道的概念,

则为道之“属概念”的“种概念”,亦即范畴。

概念与范畴,属概念与种概念,以此类推。

且随着主体的关注度而互为转换,无限循环。

世界是概念的世界,哲学是概念的哲学。

世界与哲学,概念与范畴,即异与类的“关系学”。


就老子的《道德经》而言,

亦满满的“异·类”意识与辩证思维。

“道可道”,“此道非彼道”,即名词动词的差异性。

“非常道”,即“道”之非常性、特殊性、多样性。

“有无相生、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有无、长短、高下、音声,即“异”的对比特性。

而“相”的排比应用,即“类”的类比特点。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从“道”的认识认定来说,即为思想观念的“异”。

从“道”的文字选择来说,即为通达规律的“类”。

就“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说,

无论是文字创制,还是学术理念、互为关系,

本身就需要进行“同与不同”的识别比较后,

才能成就“阴与阳”的文字,“阴与阳”的学说唉!

如此,学说与意识,才能与本能,有时候并不协调,

时不时就会出现“言不由衷”的自相矛盾,

且透露出灵魂深处“同而不同”的意识本能。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独异于人”。尤其是“同出而异名”的至理名言,

包括《管子》中“异起而同歸”、“同异分官”;

《礼记》中“别同异,明是非”;

《淮南子》“通同异之理”、“知生类之众”、

“别同异之迹”等思想学术。“同与异”的对应意识,

正是“异与类”的关系形式。



比如“知道”

知道,是一个古老而现代、通俗而神秘的话题。

先哲达人论知道,学者专家谈知道,小孩子都知道。

知几、知常、知行、知止、知人、知足、知道……

至于是否真知道,又如何知道?只有“天知道”唉!


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其中就用了46个“知”。

相比于阴阳的“一面之交”,充其量为“小菜一碟”,

道、德、知,才是其实实在在的“大盘硬菜”。

尽管如此,不过对于如何而“知”的实质性问题,

到底是吾等的“困而不知”,还是其“道而不明”,

终究是“似知非知”的“不知知”而一头雾水。

究其原因,即在于对“道”与“知”的成因,

“法”与“度”的关系;“法度”与“知道”的纽带,

即异·类的关系意识,由于没有明确的关系概念,

而缺乏认识、行为与表达、传授的概念支撑。

“玄之又玄”的“非常道”,扑朔迷离的阴阳学说,

又为“道与知道”,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实质上,知道的重点则在于分辨“道”与“知”,

“法”与“度”以及“法度”与“知道”的关系。


道者,乃无序而有序的“秩序性”。

“道”是一种客观存在,与“知”本身没有关系。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见于天象者,天道也;见于地形者,地道也;

见于世间者,世道也;见于人心者,人道也。

知者,乃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力”。

“知”是一种主观意识,且与“道”关系密切。

现于生灵者,食道也;现于沟通者,渠道也;

现于交通者,通道也;现于流通者,管道也;

现于行业者,门道也;现于兵家者,诡道也;

现于武器者,弹道也;现于认知者,知道也……

法者,乃实践运用的“比较法”。

用于做事者,方法也;用于做工者,技法也;

用于技巧者,手法也;用于心智者,心法也……

度者,乃实际效果的“把控度”。

显于单位者,度数、度量、长度、宽度、高度也;

显于谋划者,度人、度事、度势也;

显于程度者,尺度、力度、温度、精度、速度……

其互为关系即:

法以物是,度以心控;心物相通,法度相达。

是以通达而成道,是以得道而至知,是以至知而至理。

由法而度,由度而道,由道而知,由知而知道也。

知道者,如是也。而至“知道”者,“异·类”也。 

其基本原理即:

法,由异·类的比较而“方法”(这样那样)。

度,由异·类的把控而“程度”(同与不同)。

物,由异·类的秩序而“物化”(行与不行)。

心,由异·类的意识而“心知”(是与不是)。

而“法”是“物”之法,“度”是“心”之度;

“物”是“心”之物,“心”是“物”之心。

心物与法度、比较与把控、意识与秩序、道与知,

相互对应,互为表里;辩证通变,熟练运用,

是谓“知其道”也。

而能把“知与道”说明白了,即为“道理”也。


比如上网:

是由网站、网址、密码、登陆、邮箱、收件、

发件、附件、文档、图片、发送等程序与秩序,

才能完成。若有一个环节“不对”就无法通达。


比如导弹:

就导弹拦截一事,浩瀚太空,相隔千里的两个导弹,

既然能进行“针尖对麦芒”式的相互对撞,

则需要多少“同与不同”的数据运算与技术支撑啊!

稍有差池,就因为“对不上”而前功尽弃唉!

不对、对不上,是谓异,即背离了“法之道”。

通达、对上了,是为类,即掌握了“度之道”。

而所谓的“通达”与“法度”,“知道”与“道理”;

又如何能与“不相干”的异·类,“撇清”关系呢?


就最近披露的学术造假来说:

早于传世本的郭店版《道德经》,根本就没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说。

其中的“绝伪弃虑”,竟被篡改为“绝仁弃义”,

成为道儒两家,两千年“口水仗”的历史源头。

而已经失传的《太一生水》的“水源说”,

又与道家的“气源说”完全相左。

这种对学术造假的识别,学术观念的相左,

不都在“有与没有”,“对与不对”的对照互比,

及“同而不同”的异·类比较中而“知道”的吗?

就爱因斯坦为什么如此聪明的问题。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

曾对其大脑进行了解剖分析(网络视频)。

研究发现,其大脑皮层与常人就是“不一样”。

具有非同寻常的前额叶皮质。而这个部分的功能,

就是进行高级的认知活动(如记忆、想象力等)。

而有关宇宙的生命问题。

同一个太阳系,为什么唯有地球存在着生命体呢?

高科技显示,“相同”的星球,是因为物质、温度、

资源、气场的条件“不同”。

如此,“相同”与“不同”,“比较”与“对照”等,

即为“存在与意识”,“法与度”、“道与知道”,

最为原始的自然法则、认知关系和思想武器。

异与类,则为“经典”的哲学抽象与“两极分化”。


张天霖

作品名称《吞吐八荒》


比如“周易”

《周易》即《易经》,原本独立。经孔门弟子,

对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的论述后,

史称《易传》而分为《经》与《传》两个部分。

《经》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组成。

《传》包含《文言》《彖传》《系辞》等《十翼》,

而统称《周易》。此《周易》已非彼《周易》唉!

这看似一个概念、范畴的小问题,实质上,

是一个意识原理,文化源头,哲学根基的大问题。

不排除其中别有用心、移花接木的阶级烙印。

个中缘由,即在于:

《周易》原本没有道、阴阳、太极、八卦等说词,

而讲阴阳、太极的是受道家与阴阳家影响的《传》。

那么,道、阴阳的学术依据又从何而来的呢?

得有个说法吧!于是就傍上了《周易》的“大款”。

“你是谁不重要,和谁在一起很重要”。于是乎,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文王与孔子)。

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而登堂入室,名垂青史唉!


而这天衣无缝的高妙“嫁接”,纵然精心而缜密,

实际上,还是暴露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

说《易经》即《周易》,是因为出自于周朝周文王;

说《易传》即《周易》,即“无厘头”的以讹传讹。

除了“猫腻”,就是“无知”唉!试想:

既然连“三圣”之一的周文王都没有阴阳概念,

两千年前伏羲一划开天、太极、八卦的阴阳意识,

又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就算有,

又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认识原理而识别创制呢?

要知道,“一划”可不是自然的产物。

客观的说,

天地、日月、星辰、风雨的异·类存在与运动,

反映了阴阳、黑白、高低、大小、上下、左右,

以及赤橙黄红青蓝紫的“异·类”形态与色彩,

“山南山北”、“即阴即阳”的本义即由此而来。

一划,即伏羲对大地“类”的比较与“异”的敏感,

而整合、秩序了太极、八卦,且赋予了阴阳内涵。

若没有对万事万物“同与不同”的意识优先,

没有对一二三“异与类”的数理比较与区分思辨,

又如何能创造编织出如此严谨且多变的图形呢?

又如何有周文王深邃的精神理念和思维模式呢?


思维是意识的升华,是异·类通变的高级形式。

而《周易》的思维特点,则源于蜥蜴易变的原理。

其预测的变通性,思维的辩证性,原本朴素而单纯。

就《易传》本身来说,同样具有异与类的关系意识。

“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的这段话,

俯仰、象法、天地、鸟兽、远近、身物等对应概念,

即为“别异”的对比意识;而“以类万物”,

则为“分类”、“比类”、“归类”的归纳法则。

这与其原本的阴阳理念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阴阳学说时而清晰,时而迷惑的矛盾现象,

以及《易传》《周易》的相互混淆而相提并论,

由于有悖于异·类定律的“纲理”而更趋复杂化。

从而失去了《周易》思维应有的“本色与本真”。

难怪科学家李约瑟、杨振宁曾经断言:

《周易》思维,影响了科学思维在中国的发展。

正不正确姑且不说,作为观点难免存在着倾向性。

但至少论证了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即:

人类,可以不依赖“阴阳”而发现发明和认知创造。

人生,若没有异·类意识,就等同于“植物人”。



比如“阴阳”

阴阳,本属于道的范畴,亦为道的特殊形式。

阴阳关系,作为矛盾关系亦具有客观性。

阴阳理念,作为古典哲学且具有应用性。

而肯定阴阳关系与阴阳理念,

不等于肯定阴阳的认识原理。

关系、理念是一回事,原理、法则是另一回事。

而把阴阳当作认知的最大关系,则本末倒置唉!


张天霖

作品名称《观沧海》


就实际认知而言:

显微镜下,是细胞的同与不同,还是阴与阳?

作文题中,是标点的一样不一样,还是阴与阳?

恋爱婚姻,是感情的合适不合适,还是阴与阳?

科研项目,是方法的这样那样,还是阴与阳?

麻油酱油,包子饺子,血压血糖,阴性阳性……

公鸡母鸡,大米纳米,炮弹导弹,泥土稀土……

如此常识性的概念,到底是以“异与类”,

还是以“阴与阳”的原理,而识别区分的呢?

就男娃还是女娃,在尚未确认带不带“把”之前,

能分辨清楚吗?袁天罡如此高深的阴阳相师,

在武则天面前且看走了眼,更何况黎民百姓乎?

就现实状况而言:

阴阳者不求证明,实践者不讲阴阳。

阴阳与科学,从来没有交汇点;

学说与实践,永远隔着两重山。

阴阳“瞒天过海”“鸠占鹊巢”弃异·类而代之,

就好比只看到大树、枝丫、果实而看不到“根”。

就如同只看到成长、成功、成就而忘记了“娘”。

从而造成了认知关系的误区、错位与“怪圈”。

说白了,阴阳犹如披在异·类身上的“外衣”,

本质上是依附于异·类而“光鲜”。

异·类与阴阳,即“皮与毛”、“体与用”的关系。

离开了异·类先天性的关系敏感,意识无以意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何为阴阳乎?


阴阳的核心问题,

即纠结于“是阴是阳”的形式理念与认识定性,

而排斥了识别区分中异·类的能动性与认识过程。

以偏概全而“越俎代庖”。一句话,

即以异·类的方法论反映阴阳的认识观。

由此混淆了:

原理与推理、本能与观念、客观与主观、

广义与狭义、先天与后天、人性与人为、

识与知、法与理、根与木、体与用、

本义与引申义,等先后秩序与因果关系。


更何况,“阴阳”还仅仅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西方人不讲阴阳,认知、发现、发明、创造……

就中国人本身而言,又有多少人懂得阴阳呢?

不同样也在发现、发明,认知、知道吗?

仅此一点,“阴阳学家”又该作如何的解释呢?

由此,

认识原理本不是阴阳本义,而是异·类的本分。

此二者关系原本“泾渭分明”,“各自为政”。

却因为政治需要而“偷换概念”,“混为一谈”。

就阴阳学说本身而言,问题尚不明显。

一旦放在实践认知的“大舞台”,问题就大了。

为什么很多问题,阴阳无法解释,原因即在于此。

从而造成道者“玄之又玄”,闻者“云里雾里”。

终究落下了“牵强附会”,“难圆其说”的诟病。

实质上,不是听不明白,而是说不明白。

而说不明白,就在于排斥了生灵固有的原始意识,

强化了由皇权“包装”而强奸民意的“驭民术”,

成为一种自以为是,欺人又自欺的“无聊游戏”。


从老子“古之善用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以及“绝仁弃义”、“绝学无忧”的“四绝三弃”,

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不难看出,

认知,对于封建统治集团来说,即为莫大的政治。

阴阳,被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精神枷锁而予以利用。

而自己“学富五车”,却要他人“绝学”、“弃知”,

如此“反人性”的思想谬论及对灵魂的桎梏,

历史上的中西方文化,实为一脉相承。

被称为古希腊“哲学之父”的苏格拉底,

就因为崇尚真理而殉道于“神的旨意”。



比如“哲学”

哲学,即心性与物性的互为关系学。

体性、悟道、究理,是为人类认知的“三驾马车”。

亦即“人”对于宇宙运动、社会活动的认识态度。

而这样的认识,又离不开生灵的原始性意识。

而所谓的原始性,即对“异与类”的敏感性。

否则,又如何有哲学的概念和辩证法的思维呢?


哲学史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统一。

既然是运动,必然有运动原理;

既然是矛盾,必然有矛盾关系:

既然是对立,必然有对立法则。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者和领导者,

排除了教条主义而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辩证思维。

其《实践论》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其《矛盾论》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从意识的本体而言,即为“由异而类,由类而异”;

“类中有异,异中有类”的辩证典范与认识真谛。

而“雪藏”了近十年的《沁园春雪》,

能在“重庆谈判”的特定时空而“随意”的首发,

看似“无意插柳”的“顺其自然”,其中的着力点、

关节点和智慧点,即在于对异·类意识的敏感度。

而这样的敏感度、智慧点、感知力、比较法,

可以追溯至年少时的“咏蛙”,年轻时的“心之力”,

中年时的“论持久战”和晚年时的“乒乓外交”。

而其个人魅力,竟然使“被接见”的田中角荣,

兴奋得鼻孔流血。这种超乎寻常的“特异现象”,

虽然并非哲学,却正是哲学必须关注的意识起点、

情性原点和关系焦点。如此,

异·类“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原发性和因果性,

既是自然的必然关系,又是必然的形式机制。

是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思想基石”。

尽管上不了思想“台面”,又入不了哲学“法眼”;

简单的“没有道理”,平凡的“霸道天下”。

没有道理而霸道天下者,就是“大道”与“真理”。


作品名称《大风歌》


比如“自然”

日出日落,是地球的自转而显现于昼夜的自然;

春夏秋冬,是地球的公转而反映于温差的自然;

黑洞、白洞、虫洞,是天体的运动而“自然”;

高山大海、地震海啸,是地壳的运动而“自然”。

所有的自然,即为科学家对必然性的探索与证明。

而证明的应用法则,即在“这样那样”的选择,

“同与不同”的比较,“是与不是”的认定之中。

同理,就宇宙的起源问题来说,

以老子的认识论,即“有生于无”的“道”。

以佛学的解释,即为自性、自在的“缘起论”。

以哲学的认识,即为“自然”。

而当代科学家则提出了“奇点论”。

同样的宇宙,即有着不同的“宇宙观”、“认识论”。

至于如何看待这个“奇点”,一个视频,

也许就能解释了个中“奥妙”。


镜头由人体开始,至草坪、城市、国家、地球、

太阳系、宇宙、太空、外太空……无限放大。

又返回人体,至脸庞、眼睛、瞳孔、网膜、

分子、原子、质子……无限缩小。

以当代科技的视觉语言,展示了由于视角的不同,

所带来的视觉空间与视觉焦点的不同感受。

正与异·类关系的互比定律、转换特性不谋而合。

比如与虚无的太空相比,

“奇点”就是一个“异”,太空即为“类”。

星球地球、地球国家、国家城市,则互为转换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奇点论”,

还仅仅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然运动、认知法则、

矛盾关系与原始动能的本体研究,

且生发出更多的认知问题。即“奇点”从何而来?

由什么质量构成?由什么能量开始呢?

这可是个无休止的课题。实质上,

不仅道、自然在运动变化,认知观念也在变易之中。

而对最为基础的矛盾关系,却没有统一的哲学定义。

此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就有一天的困扰与迷惑。

而我们若以“异·类”的关系意识来看待世界的话,

就不难发现,一切皆在异·类的“掌控”之中。


比如“道法自然”

道,规律,定理,亦即自然。

法,遵循,效仿,源于,从属。

百度释义:“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

既然如此,“道法自然”,除了说明二者的从属关系,

就“认知”本身来说,又还有多少的实质性意义呢?

只是在三千年前,能有这样的思想认识,

着实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了。

但是,若把他作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信奉,

似乎成了一个“道法道”的“概念游戏”耶!


事实上,“道”与“自然”,

是“人性”反映于“物性”的哲学定义和抽象概念;

是“同一”属性“不同”的观照法---“认识观”。

而所谓的“法”,本是矛盾关系、比较法则的“法”。

“道”、“自然”本身,既非矛盾关系、运动原理,

又非意识本能、比较法则,

更非“谁作用于谁”的动能基础、生成因果。

如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看似的因果关系,其实并没有必然的逻辑性。

人,既能法地,就不能法天、法道、法自然了吗?

道,“法自然”,那么,自然“法什么”呢?

毕竟,自然并非“无缘无故”的“自然”。

说自然,是相对于事物的外在形式而言。

说必然,是相对于事物的内在联系而言。

科学家的所有努力,不正是“从无序中梳理有序”,

“从自然中肯定必然”的“知道”回答吗?

如此才会有“卫星上天”、“导弹落地”的奇妙精彩。

而所有的“奇妙”、“精彩”,以及“道”、“自然”,

之通达、逻辑和多样性、证明性的特征特性,

原本即为异与类的关系而“必然”。


异·类关系的必然性,

除了“认识观”、“矛盾体”、“方法论”以外,

更在于主观能动性。以及与“道”、阴阳、自然”,

“一体两面”的因果性和“一手两面”的形式性。

若以形象化的比喻来说,

一体即“道”;而两面,即“异·类”与“阴阳”;

一手即“抓手”;两面,即手心、手背之“触点”。

而两面的“异·类”与“阴阳”,虽同为矛盾关系,

由于功能性能的“不同”且具有“主与次”的区分。

异·类,是触及事物而知觉的一面,意为“手心”;

阴阳,是间接协同而感觉的一面,意为“手背”。

手抓物,接触的是“手心”,而看到的却是“手背”。

异·类“内敛”的隐匿性,阴阳“外露”的显现性,

造成了只见阴阳,不见异·类的客观性。

而统治者根深蒂固的“唯我论”和“人治化”,

正需要“玄之又玄”的阴阳理论而“维系”也。

若以一般的认识规律而言,

见者谓之“自然”;不见者谓之“道”也。

“道”与“自然”、“异·类”与“阴阳”如此而已。

阴阳“授人以鱼”,告诉的“是什么”?(认识观念)

异类“授人以渔”,告诉的“如何是”?(认知法则)

道、阴阳之“鱼”,亦为异·类之“渔”也!

异·类,即为“道、自然、阴阳之树”的“慧根”。

由此,“道”是科学,是真理。

道法自然,此规律法彼规律, 无异于“左手握右手”;

道法异类,此规律非彼规律,亦即“男人携女人”。

道法自然,无非是“缘木求鱼”的“无用功”;

道法异类,实在是“天公作美”的“造物主”。


作品名称《深沟一泻满滩珠》


比如“学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异与类的关系意识,至先秦,已然成型矣。

其基本特点和思想核心即为“真”。

其道其理,则具有超乎阴阳而“求是”的自觉性。

如果说,以上还仅仅是自我的“一管之见”,

不足为训。那么,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该不该引以为训呢?兼听则明么!

毕竟,中华文化不只是老子与孔子。


《尚书》中就有“别生分类”的记载。

“生”,即为“异”的近义词。古人认知有限,

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生),《山海经》即用“异物”,

“异形”,“异样”来表述,只是用字的不同。

《墨子》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墨子的巨作。

其中分别记录了对“异与类”的关系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定义。“殊类异故”

是其对认知原理的高度概括。

《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的杰作。其序文中,

“分理别异,依类象形”则概括了仓颉的造字原则,

成为后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而流传。

《周易略例·明爻通变》是王弼对《周易》的解读,

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则为其概括之精论。

《黄帝内经》,一本以阴阳理念为核心的医学巨作,

在对生理,病理,药理,医理的识别认定中,

别异比类”,居然成为其“终极”的认知法则。

为“异·类”的关系意识,最具代表性的完整表达。

《淮南子》,庄子,公孙龙,裴松之……

对事物的识别区分,都有“异与类”的具体表述。

虽然没有完整的关系词组,却在其哲学思辨中,

彰显无疑。

“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

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庄子·齐物论》

“羊与牛唯异,羊有齿,牛无齿,而牛之非羊也,

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类焉。”

《公孙龙·通变论 》。


科学,在发现再发现中升华,

哲学,在否定之否定中循环。

以往的权威只是“曾经”,今后的权威还有“曾经”。

“绝仁弃义”、“水源论”、“气源论”、“生成论”、

“进化论”、“奇点论”等,即为“曾经”的典范。

而发现发明、肯定否定的异·类关系没有“曾经”。

至于先秦学术、史前文明、动物本能的异·类意识,

更是“无法谦虚”。


近日,曾经看到了两个极为珍贵的视频。

一是“麻雀神话”。

2017·7·24,浙江义乌高温达41·9度。

一只中暑的麻雀倒在餐厅的回廊。同伴情急之下,

一会儿在其胸脯踩踏,一会儿嘴啄嘴,

拖拽、翻身无所不能,犹如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整个紧急施救过程持续了近两分钟,

直至其苏醒后一起飞走。实在是太神奇了!

连生物、动物都有“异样”、“类比”的意识敏感,

连苍蝇都“不叮无缝的蛋”,更何况人类乎?

二是“史前杰作”。

科学家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奥克洛铀矿区,

经测算,约20亿年前。其运行时间长达50万年,

且毁于核战争。惊叹否?

从UFO、外星人、地心人等相关的证据显示,

现在的地球人,并非宇宙生命唯一的“生命体”。


文明有先后,人性无国界。

东方人与西方人,史前文明与史后文明,

对有没有“阴阳”、“异类”一说,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同与不同”、“这样那样”的本能意识,

却是人类、生灵乃至自然运动共有的本性。

如此不难看出:“史前杰作”与“麻雀神话”,

除了物性的“异与类”,更在于心性的“异与类”。



作品名称《寿山福海》


一异一世界;一类一乾坤。

异·类关系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即在于:

通过对已知成果的分析、归纳与概括、抽象,

从“不同数”中找出“相同数”(最大公约数);

从“相同点”中找出“不同点”(原子与质子);

即从个性中总结出共性,从共性中分辨出个性。

从而找出物质与精神、思维与方法的普遍性规律,

整合所有的关系意识而确立最大的关系概念。

致使物质运动有了科学的关系与解读;

致使认知法则有了哲学的规范与表达;

致使认知问题有了一个共性化的“抓手”;

致使认知方式有了一个个性化的“触点”。

“抓手”与“触点”,亦为“异与类”的关系形式。

相互对应,互为转换,循环往复。则为意识的起点,

方法的焦点,秩序的节点,比较、知道的极点。

如果说,老子以一个“道”字解读了世界的话,

那么,异·类则以一个“关系”解密了世界。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

人之所以“大”,

即在于敏感了“异·类”的关系意识;

即在于感应了“异·类”的通变法则。

即在于体悟了“异·类”的形式机制;

即在于掌握了“异·类”的互比定律;

即在于运用了“异·类“的关系之道;


异·类关系

存在的基础关系。 意识的原始关系。

发现的敏感关系。 发明的秩序关系。

哲学的辩证关系。 思维的逻辑关系。

先哲的求是关系。 科学的证明关系。

通变的转换关系。 神明的先天关系。

创意的偶然关系。 创造的必然关系。

方法的选择关系。 知道的终极关系。


异·类法则

此异彼类 亦异亦类——自然法则

观类察异 别异分类——识别法则

异中有类 类中有异——兼容法则

异由类出 类由异成——因果法则

由异而类 由类而异——转换法则

类而异之 异而类之——辩证法则

异中求类 类中求异——求知法则

异而化类 类而化异——通变法则


异·类机制

存在—运动—本能—意识—比较—关系—定律。

即由:

元气-引力-物质-反物质-暗物质-的客观存在;

聚合-分离-碰撞-裂变-的自然运动;

同与不同-这样那样-对与不对-的本能意识;

-感性-知性-理性-灵性-的敏感意识;

直觉-感觉-知觉-聪明-智慧-神明-的先天意识;

认识-认定-认知-先知-知道-的主体意识;

阴阳-正反-强弱-隐显-动静-先后-高低-的矛盾意识;

天道-地道-人道-知道与属概念-种概念的概念意识;

思维-思考-思辨-判断-推理-的逻辑意识;

发现-发明-创新-创意-创作-创造-的能动意识;

经历-经验-观念-学术-灵感-思想-学术-的通变意识;

方式-方法-技术-技巧-程序-顺序-次序的行为意识;

识别-区分-选择-比较-梳理-秩序-的关系意识;

而升华至“由自然而必然”的异·类定律。


异·类定律

一体两面的互比定律;知几、察微的甄别定律;

对立统一的矛盾定律;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定律。

量变质变的转换定律;道、自然的生成定律。



异·类之道

存在之道,意识之道,构成之道,认识之道,

方法之道,智慧之道,比较之道,通变之道,

天道、地道、人道、知道、艺道、茶道、门道……

纵然头头是道,千变万化,然万变不离其宗也。

“宗”:即易、道、自然的核心规律始终如一。

而“如一”的核心规律,即异·类之道。

掌握了异·类之道,亦如掌握了“宇宙密码”。

若把问题当作“门锁”,灵性、经验即为“钥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的钥匙开不了他人的锁。

而异·类之道,即为“开锁”、“入门”,

认知、知道的“不二法门”和“神明密钥”。


高科技的认知模式,拉近了与宇宙的距离。

当代科学,则依凭巨人的肩膀而“触摸太空”。

天在变,地在变,既有的观念与认知都在变,

唯异·类的运动原理与认知法则,亘古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由无知而有知,由已知至未知,

即在于“异而化类”,“类而化异”的通变之道;

即在于“殊类异故”,“别异比类”的辩证原理。

由此,

宇宙,在异·类中自由,自在,自性,自然。

地球,在异·类中运动,呼吸,循环,往复。

时间,在异·类中分秒,时日,岁月,纪年。

空间,在异·类中分割,分布,分界,分疆。

物质,在异·类中分离,聚合,碰撞,裂变。

存在,在异·类中结构,结体,形态,形式。

精神,在异·类中独立,坚韧,崇高,伟大。

意识,在异·类中敏感,敏锐,感觉,自觉。

文化,在异·类中化生,繁荣,灿烂,辉煌。

文明,在异·类中创意,创新,创作,创造。

文字,在异·类中创始,创想,创构,创制。

文章,在异·类中论点,论据,论证,论断。

认识,在异·类中先见,先兆,先知,先觉。

实践,在异·类中纠结,徘徊,进退,成败。

知识,在异·类中求学,求知,求索,求是。

修养,在异·类中积累,沉淀,丰厚,高深。

思维,在异·类中梳理,归纳,思辨,因果。

逻辑,在异·类中顺序,序列,判断,推理。

灵感,在异·类中卧游,漫步,触发,闪亮。

智慧,在异·类中开启,开化,开智,开窍。

思想,在异·类中酝酿,神识,弘扬,光大。

学术,在异·类中观察,观照,观点,观念。

哲学,在异·类中概念,范畴,内涵,外延。

科学,在异·类中探索,发现,研究,论证。

艺术,在异·类中构思,构型,构图,构架。

技术,在异·类中完备,完善,完美,完胜。

方法,在异·类中体会,模索,程序,工序。

方式,在异·类中变更,变换,变动,变化。

节奏,在异·类中强弱,缓急,隐显,分合。

旋律,在异·类中优雅,优美,悠然,悠扬。

政策,在异·类中开悟,开明,开发,开创。

决策,在异·类中敏捷,通变,决心,决定。

生活,在异·类中体味,体验,体察,体悟。

社会,在异·类中规则,规范,秩序,和谐。

国家,在异·类中创立,构建,发展,壮大。

世界,在异·类中是非,争讼,制约,平衡。

人类,在异·类中直觉,知觉,聪明,神明。

人生,在异·类中使知,至知,知行,知止。

生命,在异·类中涅槃,生息,繁衍,勃发。

真理,在异·类中肯定,否定,萌芽,绽放。


张天霖

作品名称《钟山高》


通达以成道,得道以至知,至知以至理。

从异与类的概念定义,到比较的实质性意义;

从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到矛盾论、方法论;

从客观存在到主观意识,从因果关系到关系机制;

从自然科学的偶然发现,到科学技术的必然成果;

所有的“证据链”“关系网”,都见证了“异与类”。

虽然没有明确的关系概念,

却已具备鲜明的关系意识。

成为先秦学术、后世贤达、人文科技的普遍共识。

若不是早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的文化断层,

中华文化,指不定会将如何的改写?

历史,就在这样的“斗智游戏”中玩虐而玩笑。

然而,历史就是如此的现实。

面对无奈的历史与残酷的“游戏”怎么玩呢?

是继续陶醉于“玄之又玄”的认知“怪圈”?

还是尊重科学“否定之否定”的重新“洗牌”?

这不仅会牵扯到每一个华夏子民的“认知神经”,

更是对哲学态度、认知理念的“综合测评”。

当然,若能真正体会了老子“非常道、非常名”,

以及人生如戏的“游戏规则”,又如何呢?

毕竟,我们已经处在了认知的“大好时代”;

毕竟,“异·类”关系还是道之“国学品牌”啊!

与其说是对三千年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

不如说是对五千年民族文脉的一种“复兴”。

“正本清源”而还历史一个“真相”;

“解放自我”而还人生一个“自信”。

要不然,又如何对得起老祖宗的“神来之笔”呢?

而对于“异与类”之关系概念的哲学定义,

又必然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担当”。


异·类者

观也,察也,体也,用也,知也,道也,变也,

化也,分也,合也,法也,度也,通也,达也。

异·类者

存在之本,意识之源;万象之标识,知道之神明。

异类一体,道法两全;心物相通,体用一脉。

异·类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大象无形,大美不言;大音希声,大道之门。

异·类者

说简约,不同与同,一与二的互比关系。

说复杂,一化二,二复一的循环定律。

异·类者

宇宙的“永动机”。 自然的“变色龙”。

存在的“大自在”。 意识的“小精灵”。

关系的“巨无霸”。 真理的“卫道士”。

人类的“必修课”。 人生的“座右铭”。

由此,

易,各种各样的易,是异·类的关系而“变易”。

道,各式各样的道,是异·类的法则而“知道”。

阴阳,所谓的阴阳,是异·类的原理而“阴阳”。

自然,所谓的自然,是异·类的定律而“自然”。

道法异类,自然而然矣。


道法异类

一是通俗化。妇孺皆知,人畜皆通。

二是全球化。儒丁共享,中外同感。

三是常态化。宏观微观,如影随形。

由此,

道法自然,已然是“历史的曾经”;

道法异类,终将是“未来的永恒”。

一阴一阳,无非是“人为的桎梏”;

一异一类,全然是“人性的解放”。


作品名称《将进酒》


千年文明史,弹指一挥间。

历史选择了“阴阳”,现实觉悟了“异·类”。

肯定“异·类”,不等于否定“阴阳”。

崇尚“道法异类”,不等于无视“道法自然”。

异·类的本能意识与阴阳的理论学说,

本是华夏的学术经典,同为先哲的思想光辉。

思想与意识,表里互补,珠联璧合;

异类与阴阳,体用相映,承前启后。

实为一脉相承,一体两面,异曲而同工矣。

而对于阴阳学家来说,则须直面现实。

认清阴阳曾经的“时代背景”,

认清异类曾经的“历史文脉”。

藉以高科技的“慧眼”,融会贯通,弘扬光大。

从而抢占学术思想的制高点,致使华夏文脉,

永远漫步于世界的文化之林而“独领风骚”。


异·类,像阳光,像空气;

异·类,像雨,像雾,又像风。

心在哪里,异·类“特立独行”;

神在何处,异·类“如影随形”;

哪里有事,异·类“首当其冲”;

哪里有难,异·类“逢凶化吉”。

异·类,就是你我的“左膀右臂”;

异·类,就是你我的“火眼金睛”;

异·类,就是你我的“神情归宿”;

异·类,就是你我的“心性天空”。

我们沐浴在异·类的阳光下,

我们经历在异·类的风雨中。

我们生活在异·类世界,

我们终身与异·类同行,

而我们,却熟视无睹棒打“鸳鸯”。

我们,抛弃的是“异类情结”;

我们,放弃的是“智慧神明”。

该回归,文字的“本义初衷”;

该规范,关系的“本体概念”;

该重启,认知的“本能法则”;

该还异·类一个“本来名分”。

携手异·类,拥抱异·类,

你我开通开放,你我共享共赢。


历史,见证了异·类的“实事求是”。

未来,期待着异·类的“其修远兮”。

更多的异·类“传说”与“证明”,

再见于后续的“知道”与“艺道”。


张天霖

作品名称《德清行》


  《中港澳国际新闻报》2017年 11月 16日 张天霖《道法异类》特刊——本报评论员王胜君


  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研究性基础,哲学的意义在于以思辩的角度,洞明客观世界的一切玄妙。每个正常的人,无论其学历高低,专业与否,都应当对哲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以便于确立其正确的行为方式。但不论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西方历史哲学,虽逻辑严谨教义深刻,但其内容均玄色不明,非专业人士,很难解读把握。加之如“道法异类”作者所叙,哲学家对哲学基本概念的混淆颠倒,更加导致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误区性认识。如何把握晦涩玄妙的哲学理论、基本概念,并以通俗的语言对其进行精准诠释,正确指导大到国家民族,小至公民个人的行为方式,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构建和谐繁荣的当今世界,是当代文化学者的根本使命。中国道家哲学,言简义丰,是世界哲学理论的至高学说,无可超越。道家学说,是人类认识世界、解放世界的根本性学说。然“道法自然”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表面虽通俗易懂正确无误传承千年,实践应用起来却又无从把握,玄妙至极。

  “道法异类”作者,从客观世界三大矛盾规律的性质出发,提出了事物客观存在、永恒变化的根本性动力是“异与类”矛盾转换的科学观点,从种概念与属概念、相同与不同的视角,对复杂玄妙的客观世界做出了简单、直接、精准的阐释,真可谓一语中的,将玄妙的“自然”概念所蕴含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矛盾,做出了非凡揭示,意义重大。由此可看出作者深厚扎实的哲学理论功底与深沉的历史责任感,读之使人心生敬畏,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道法异类”,作为历史发展到今天而诞生出的揭示宇宙发展规律的新的哲学基本概念,必将开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重新的历史篇章。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