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自强”的人很多,真正懂得“自强”的人却不多。著名中国画家李自强先生,就是一个深谙“自强”之道的人。
一个艺术家何以“自强”?苦瓜和尚所谓“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当是“自强”的灵魂——我之神韵,我之语言,我之人格。这样的境界远非寻常画人所能企及,也不是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就能水到渠成。一个画家能不能称之为“家”,是大家还是小家,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是看他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品位相当的艺术语言。林风眠之所以成为林风眠,齐白石之所以成为齐白石,潘天寿之所以成为潘天寿,李可染之所以成为李可染,皆缘于此。李自强是深谙此道的。他原来是学西画的,坚实的西画底子、娴熟的笔墨功夫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借鉴前辈大师,尤其是通过亲身对客体物象的体验、感悟创造出自己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营造神韵,塑造形象,在不少方面达到了前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画的鸡,霸悍雄强,凛然不可侵犯,下笔千钧力,满纸起雄风。人皆曰画如其人。自强先生是个宽厚温和的人,何以他画的鸡如此强悍姿肆?生活的磨励开掘出了他原本潜藏于性格深层坚忍不拔岿然独立的一面,凸现了他颇为光彩的“自强”意识。他画的鱼,他画的松鼠,他画的鸭以及飞燕、瓜果等,都面貌独特,突破传统,自成一家,活灵活现,惹人喜爱。他还有幅名日《暮色》的画,让不少同行扼腕称绝。暮色苍茫中两只麻雀结伴相携飞出幽篁,诗情绵绵,画意融融,凝神品味,不知不觉醉在其中。新的技术手法和新技巧果然为他的画增添了新的光彩,但画中蕴涵的那种雄强的精神和浓浓的诗意,才是其画作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的形成,显然需要艺术家的人智大勇,需要极大的感情投入与生命投入,用德拉可洛瓦的话说“需要铤而走险”,否则便不能创造超越时空的艺术之美。德拉可洛瓦屡遭唾骂伤痕累累:凡·高贫病交加饮弹西归;林风眠“文革”期间身陷囹圄:白石老人“我法何辞万口骂”……这里披荆斩棘的诗意早已荡然无存,唯有生命在燃烧,鲜血在流淌。正是这些火、这些血,铸就了支撑整个美术史的擎天之柱,为人类文明写下了极为光彩的一笔。
在艺术家的“自强”意识中,一个根重要的方面,是那种向更高的审美层次不断攀登而永不满足的精神。自打从冗繁的行政事务中退下来后,一身轻松的李自强先生更是全身心地扑在作画上,衣带渐宽终不悔,许多早已成竹于胸而无暇表现的题材,开始缤缤然、纷纷然出现在宣纸上。而此时作画,越发从容而越老道了。自强清楚,只有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自强”意识,不停地开拓进取,自辟新径,正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之树常青。
在人心浮躁,画界追名逐利之风日炽,“大师满街走”、“名家满天飞”的时下,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所在。具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李自强先生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