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皇玛抱趣2017夏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一)

中国美网 ·2017-07-14 14:18:02


皇玛抱趣2017夏季拍卖会

预展:2017年7月21-22日

拍卖:2017年7月23日(星期日)

地点:广州东方宾馆
专场: 瓷音艺韵•瓷杂专场 
抱趣存珍•中国书画(一)   
皇玛撷萃•中国书画(二)  
茶醇溢香•茗茶专场  
南粤丰俗•林丰俗纪念专场 
岭南画风•当代中国画名家专场



*128

黃君璧(1898-1991)阿里山雲海

設色紙本立軸辛卯(1951年)作

款識:辛卯秋日,寫阿里山雲海。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君翁

39×63 cm.約2.2平尺

RMB: 180,000-250,000

作者簡介: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教育家。本名韞之,別名允瑄,以號行,晚號君翁,齋名白雲堂。台灣畫壇把他與溥心畲、張大千合稱為「渡海三家」。1929年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主任;1937年後歷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等;1949年遷居台灣,歷任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台北故宮博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善寫山水,尤擅畫瀑布,筆墨氤氳,水意蒸融,氣勢雄壯。偶作人物及花鳥,清新秀逸,氣象高古。



*129

黃君璧(1898-1991)策杖閒吟

設色紙本鏡片己未(1979年)作

款識:策杖閒吟。己未春,黃君璧。

鈐印:黃君璧印、君翁

出版:《黃君璧書畫選集》第62頁,文沛美術出版社,2011年10月。

90×56 cm.約4.5平尺

RMB: 280,000-350,000



130

李鳳公(1884-1967) 讀書秋樹根

設色紙本 鏡框 丁酉(1957年)作

款識:讀書秋樹根。嗇名吾兄清賞。丁酉春,李鳳公。

鈐印:鳳公、閒來寫幅、李鳳公七十以後作、鳳肖形印

84×34 cm. 約2.6 平尺

RMB: 70,000-80,000

作者簡介:李鳳公(1884-1967),原名鳳廷,字鳳公,以字行,廣東東莞人。廣東國畫研究會的主要畫家,民國時期廣東有影響的傳統畫家之一。繪畫花卉、山水、人物皆精,而仕女尤妙,並工指頭畫,書法則學宋徽宗之瘦金書,甚得峭勁。對金石、博物鑒古等領域亦有研究。為晚年寓居香港,以繪畫授徒為業。



*131

李鳳公(1884-1967)觀音

設色紙本鏡框戊子(1948年)作

款識:淑華居士供養。戊子春,李鳳公熏沐敬繪。

鈐印:鳳公、龍暝家法、鳳肖形印

79×40 cm.約2.8平尺

RMB: 250,000-300,000



*132

李鳳公(1884-1967)石璧题詩圖

設色絹本立軸癸酉(1933年)作

款識:1.石壁垂蘿古洞春,奔泉濺瀑下瑤濱。尋幽直到雲深處,彩筆留題世外人。癸酉清和,李鳳公。

2.永琛吾兄得余年前所繪題壁圖,屬為補題。時壬午夏六月也。鳳公又記。

鈐印:李氏(兩次)、鳳公(兩次)、龍暝家法

108×38 cm.約3.7平尺

RMB: 200,000-250,000



133

李鳳公(1884-1967)孔子像

設色紙本鏡框戊戌(1958年)作

款識:戊戌秋仲,李鳳公敬繪。

鈐印:李鳳公七十以後作、香島寓公

113×59 cm.約6.0平尺

RMB: 90,000-100,000



134

李鳳公(1884-1967)一葉知秋

設色紙本立軸庚子(1960年)作

款識:半嶺流秋響,寒蟬帶葉飄,庚子鳳公。

鈐印:鳳公、香島寓公

80×36 cm.約2.6平尺

RMB: 5,000-8,000



*135

居 廉(1828-1904) 桃花小鳥

設色紙本 鏡片 癸未(1883年)作

款識:明亝四兄世大人雅正。癸未秋,居廉。

鈐印:古泉

出版:《居巢居廉書畫作品集》第34頁,十香園紀念館藝術研究系列。

D: 24 cm. 約0.4 平尺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居廉(1828-1904),字士剛,古泉其號也,番禺隔山鄉人,因別號隔山樵子,晚號隔山老人。擅畫草蟲花鳥、翎毛、山水人物、也精於指頭畫。居廉與堂兄居巢,在近代南粵畫壇上並稱「二居」。 弟子楊元暉,陳芬,李鶴年,陳鑒,伍懿莊,張純初,容祖椿,梁鶴巢,關蕙農,高劍父,陳樹人、潘達微等,皆享名當世。



*136

容祖椿(1871-1943)花卉草蟲

設色絹本鏡片辛酉(1921年)作

款識:東籬一夜綴新霜,落落幽叢冉冉香。莫道秋容淡如此,風神端欲稱柴桑。玉徵女史句,辛酉冬十二月,東官容祖椿畫於晴雪樓。

鈐印:容祖椿印、仲生、心如槃水

124.5×36 cm.約4.0平尺

RMB: 30,000-40,000

作者簡介:容祖椿(1871-1943),廣東東莞人。拜居廉為師學畫,善畫花卉、草蟲、山水、人物。



*137

容祖椿(1871-1943)秋聲圖

設色絹本立軸

款識:秋聲圖。筱堂先生法家囑臨,弟祖椿。

鈐印:椿印

說明:廣州市文物店舊藏。

93.5×31 cm.約2.6平尺

RMB: 30,000-40,000



*138

李瑤屏(清末民初)、伍德彝(1864-1927)、容祖椿(1871-1943)、黃鼎萍(1890-1976)等合作 花卉

設色紙本 立軸 乙卯(1915年)作

款識:乙卯十月朔日,嘯箎先生招邀畫客,携酒過予集于松落館,合作折枝;衛君友筠先寫白菊花,譚雲波繼繪珊瑚蘭,李瑤屏桂花,劉玉笙野菊,容仲生緋桃,車萼仙麗春,黃鼎平夜合,程竹韵、瑪瑙菊、尹迪雲山茶,淩霄漢蘭,梁子芹梅,崔鳴周蝴蝶花,乙莊伍德彝補紫藤幷題識。

鈐印:逸莊書畫、德彝、子芹、鳴周、竹韵小印、鼎蘋、霄漢、車萼仙、容仲生、雲波畫印、尹笛雲、友筠、玉笙、李耀屏書畫印

110×46 cm. 約4.6 平尺

RMB: 18,000-22,000

作者簡介:李瑤屏(清末民初),廣東中山人。以山水畫著稱畫壇,亦擅花鳥,為廣東國畫研究會最早的畫學活動倡導者之一。

伍德彝(1864-1927),興仁、懿莊、逸莊,號乙公、敘倫。廣東人。其祖先伍秉鑒是廣州十三行首席行商,曾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千年50富之一,伍德彝是伍秉鑒的第五代後人。伍德彝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化名人和書畫家,書法、篆刻、詩詞皆精,好金石考古,精鑒別書畫,收藏甚豐。伍德彝繪畫師從居廉,花卉得其嫡傳,山水亦佳。

容祖椿(1871-1943),廣東東莞人。拜居廉為師學畫,善畫花卉、草蟲、山水、人物。

黃鼎萍(1890-1976),廣東順德人。自幼習國畫,又兼習西畫,曾與程竹韻、何劍士等人組織書畫觀摩會、尚美圖畫研究所。擅走獸,尤擅猿猴,多用沒骨法,且注意透視,栩栩如生。解放後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和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



139

鮑少游(1892-1985)、葉少秉(1896-1968)、何漆園(1899-1970)

雙壽

設色絹本 立軸

款識:少游畫雙綬,少秉寫松,漆園補卉。

鈐印:漆園

122×32 cm. 約3.5 平尺

RMB: 15,000-18,000

作者簡介:鮑少游(1892-1985),廣東中山人,生於日本橫濱。1927年回國後,曾任佛山市美專、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中國畫教授。次年去香港,創辦麗精美術學院,開啓了香港繪畫藝術教育的先河。在20世紀前期的嶺南地區,鮑少游為近代嶺南美術帶來了畫風與理念上的革新,是當時廣東畫人的代表。

葉少秉(1896-1968),名在宜,字少秉,以字行,廣東番禺人。師從高奇峰,「天風七子」之一。

何漆園(1899-1970),名家訪,字渭賢。廣東順德人。師從高奇峰,精通文辭、書法、音律;善畫山水、走獸、花鳥、人物。與趙少昂、張坤儀、葉少秉、容漱石、黃少強、週一峰並稱為「天風七子」。


*140

談月色(1891-1976)梨花圖

設色紙本立軸丙子(1936年)作

款識:偶拈寫經余紙畫梨花院落溶溶月句,棲雲社長兄枉過茶四妙亭即奉清玩,丙子秋分後日談月色和南記。

鈐印:保瑢

65×33 cm.約1.9平尺

RMB: 40,000-50,000

作者簡介:談月色(1891-1976),女,廣東順德人,原名古溶、溶溶,字月色,晚號珠江老人,齋名梨花院落、舊時月色樓。南社社員,曾師從程大璋、李鐵夫,黃賓虹習畫,以篆刻、瘦金書及國畫梅花馳譽海內外。蘇曼殊有詩贊曰:「畫人印人一身兼,揮毫揮鐵俱清嚴」。建國後先後任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江蘇省文聯委員及書法、印章研究會會員。






*141

張韶石(1913-1991) 歲朝清供

設色紙本 鏡片 己丑(1985年)作

款識:歲朝清供。己丑元旦,張韶石繪,謝煕題字。

鈐印:韶石、謝璽

說明:謝熙題款。

81×34 cm. 約2.5 平尺

RMB: 15,000-20,000

作者簡介:張韶石(1913-1991),廣東番禺人,師從鄧芬,精擅花卉畫,設色妍雅富麗兼而有之,筆觸流麗柔暢,間亦繪畫人物、仕女、山水等。



142

容大塊(1900-1963) 觀音送子

設色紙本 立軸

款識:大塊居士容傪敬繪。

鈐印:傪

91×40.5 cm. 約3.3 平尺

RMB: 15,000-25,000

作者簡介:容大塊(1900-1963),名衝,又名星哲,是首批加入高劍父「春睡畫院」的成員之一,其寫生山水,早年與黎雄才齊名。山水、走獸、花鳥、蟲魚皆精,亦工書法,建國後任廣州市文史館館員。



*143

高奇峰(1889-1933)虎月圖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奇峰高翁。

鈐印:番禺高翁、奇峰大利 鑒藏印:八經閣

124×49 cm.約5.5平尺

RMB: 100,000-150,000

作者簡介:高奇峰(1889-1933),廣東番禺(今廣州)人。與高劍父、陳樹人被稱為"二高一陳"、"嶺南三傑"、為嶺南派創始之人之一。高氏擅畫花鳥走獸,亦能山水、人物,用筆能粗能細,能工能寫。其工者用筆細緻入微,寫者則水墨淋灕,筆力豪放。尤擅畫雄獅猛禽。


 


*144

黃幻吾(1906-1985)花鳥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嶺南黃罕幻吾于滬上寓齋之作。

鈐印:幻吾寫生 

鑒藏印:香琴堂

136×67 cm.約8.2平尺

RMB: 48,000-60,000

作者簡介:黃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號罕僧,晚年稱罕翁。廣東新會人。早年臨《芥子園畫譜》兼畫肖像,中學畢業後從事印刷及廣告美術工作,業餘潛心研習書畫,獲高劍父、高奇峰教益,畫藝日趨成熟,為嶺南畫派代表畫家之一。出版有《藝術漫談》、《海外雜記》、《幻吾畫集》等。



*145

黃幻吾(1906-1985) 松猴圖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幻吾。

鈐印:罕僧

132×60 cm. 約7.1 平尺

RMB: 180,000-250,000



*146

潘龢(1873-1929)青綠山水

設色絹本立軸乙丑(1925年)作

款識:倚雲山勢故崢嶸,大地原來卻不平。莫道世間無此境,胸中丘壑自然生。乙丑小寒,少撫道兄屬為寫此,似旭樓鑒家法正。南海潘龢並題。

鈐印:潘致中、閒來寫幅

90×41 cm.約3.3平尺

RMB: 28,000-35,000

作者簡介:潘龢(1873-1929),廣東南海人,字至中,一字致中,號抱殘。自幼博覽群書,家有藏書處名萬卷樓。早年即以畫山水名於時。中年轉學石濤筆法,氣勢雄渾。一生以畫授徒,曾任教於廣府中學。精文物鑒別,擅書畫,能詩文,並工治印。著有《抱殘室詩文集》、《抱殘室筆記》。



147

黃獨峰(1913-1998) 擬宋人筆意

设色絹本 鏡框 甲午(1954年)作

款識:景成先生正。甲午夏月,擬宋人筆意。榕園黃獨峰。

鈐印:黃山、獨峰

42×36 cm. 約1.4 平尺

RMB: 100,000-200,000

作者簡介:黃獨峰(1913-1998),廣東揭陽人。先後師從高劍父、張大千。擅花鳥、山水。早期傾向嶺南派,重渲染,畫風厚重秀逸。晚年風格漸趨豪放樸拙,氣魄雄渾。歷任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廣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148

關山月(1912-2000)、黃獨峰(1913-1998)竹里鳴禽

設色紙本立軸1946年作

款識:竹里鳴禽。獨峰、山月兩弟合作是圖,予為題端。三十五年冬,劍父。

鈐印:侖之鈢、劍父、崑崙山館

說明:高劍父題款。

96×36 cm.約3.1平尺

RMB: 80,000-120,000

作者簡介:關山月(1912-2000),原名關澤霈,廣東陽江人。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歷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第二、三、四屆全國文聯委員,廣東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中國美協廣東分會主席等職。師從「嶺南畫派」的奠基人高劍父,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他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宏;所畫梅花,枝幹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



*149

關山月(1912-2000)紅梅

設色紙本立軸戊午(1978年)作

款識:梅成屬畫並政。一九七八年戊午之歲冬於北京客次,關山月草草。

鈐印:關山月印

102×49.5 cm.約4.5平尺

RMB: 400,000-600,000



*150

關山月(1912-2000)紅梅

設色紙本鏡框1993年作

款識:老梅又報一年春。一九九三年秋。廣州軍區老幹部書畫展覽誌慶。漠陽關山月畫賀。

鈐印:關山月、漠陽、九十年代

出版:《關山月精品民間收藏卷》第142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5年9月。

69×46 cm.約2.9平尺

RMB: 350,000-450,000



*151

關山月(1912-2000)雙清圖

設色紙本鏡片1977年作

款識:同志雅屬並政。一九七七年春月於長沙客次,關山月草草。

鈐印:關山月印

35.5×139 cm.約4.4平尺

RMB: 420,000-480,000



*152

關山月(1912-2000)歸來魚滿倉

設色紙本鏡片1956年作

款識:一九五六年一月六日,殘雲兄赴京過漢索畫留念,撿此舊作囑之希即教正。關山月並識。

鈐印:關山月(兩次)

說明:上款人是陳殘雲。

108×41 cm.約4.0平尺

RMB: 300,000-500,000

上款人簡介:陳殘雲(1914-2002),廣州人,新加坡歸僑。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主要作品有:《香飄四季》、《山谷風煙》、《羊城暗哨》、《熱帶驚濤錄》等。1933年《一個青年的苦惱》發表於香港《大光報》。1946年,到香港教書,期間創作了電影劇本《珠江淚》,於1950年獲國家榮譽獎,從此涉及影壇。廣州解放後,他任華南文學藝術學院秘書長,1953年後,他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文聯副主席及對外友好協會廣東分會副會長等職。1954年他到寶安任縣委副書記,後又在廣州公安局任辦公室副主任,這期間,創作了電影劇本《羊城暗哨》,後被搬上銀幕。


關山月《歸來魚滿倉》

關山月(1912-2000,廣東陽江人)是中國當代的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中最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關山月生前與不少嶺南文化名人有著深厚的友誼,他不時為老朋友題贈書畫,為嶺南文化界留下了一批珍貴的墨寶,這件《歸來魚滿倉》就是由關山月贈送給好友陳殘雲的。

陳殘雲(1914- 2002,廣東廣州人,新加坡歸僑),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主要作品有中長篇小說《香飄四季》、《山谷風煙》、《熱帶驚濤錄》等;電影劇本《羊城暗哨》、《南海潮》與《珠江淚》等。1953年後,陳殘雲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文聯副主席及對外友好協會廣東分會副會長等職,是南粵文壇的代表人物之一。

關山月與陳殘雲有著數十年的友誼。建國初年,兩人都在寶安掛職,一起清匪反霸,一起搞土改。回到廣州後,兩人各為嶺南畫壇、文壇的領軍人物,常有交集。到了晚年,兩人的友情依然如故,如20世紀90年代關山月在深圳舉辦抗戰時期的個人回顧畫展,年過80的陳殘雲專程前往,兩人在寶安(深圳)故地重游,回憶當年。

1956年,在廣州工作的陳殘雲,與當時在武漢工作的關山月,同為全國文代會的代表。陳殘雲到北京經過武漢時,向當時在中南美術專科學校任副校長的關山月“索畫留念”,關山月以此畫相贈,並在畫上題識曰:“一九五六年一月六日,殘雲先赴京,過漢索畫留念,撿此舊作歸之,希即教正。關山月並識。”鈐 “關山月”(朱文圓印)印章。

這幅《歸來魚滿倉》是關山月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該畫以彩墨繪就,其立意深遠,意境朦朧——前景是蒼勁的樹木、鬱蔥的草叢、濕潤的江渚、泊岸的漁船;遠處是氤氳的煙雲、渺渺的江流、飛動的雁群。整幅繪畫,籠罩在一片迷蒙的水氣之中。作為“嶺南畫派”的第二代傳人,關山月恪守其老師高劍父提出的“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藝術宗旨。這幅《歸來魚滿倉》,正是他早年對高劍父藝術追隨的體現:該畫無論是遠近景物的造型結構,或是筆墨的表現形式,都鮮明可見高劍父所開創的“中西結合”的樣式——中國畫傳統筆墨線條與西洋畫空間概念和造型體系滲透互補。關山月既不遵循傳統山水畫摹古仿古的程式,也不認可“以西洋畫來改造中國畫”的論調,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一種屬於當代的、嶺南的山水畫的圖式語言。而在這幅早年的繪畫佳作之中,關山月日後那獨特的繪畫風格——擷山川壯美,融自我激情,在師法造化、反映現實生活中表現出昂揚向上的新時代精神——可謂初見端倪。

這幅《歸來魚滿倉》,既是關山月與陳殘雲兩位南粵畫壇、文壇的傑出人物友好交往的珍貴記錄,實為難能可貴;又是甚為稀少的關山月早期佳作,就更是難能可貴。



*153

黎雄才(1910-2001)蒼松圖

設色紙本鏡片甲子(1984年)作

款識:殘雲同志屬余作畫,久無應命,因撿得此幀奉上並誌正之。一九八四年一月,雄才。

鈐印:端州黎氏、雄才

說明:上款人是陳殘雲。

67×34 cm.約2.1平尺

RMB: 150,000-200,000

作者簡介:黎雄才(1910-2001),廣東肇慶人。是嶺南畫派第二代的傑出代表,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畫家之一。早年跟從高劍父習畫,後自成面貌。其山水風格雄闊大氣,獨創「黎家山水」,飲譽海內外。花鳥、人物均有很高成就。歷任廣州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黎雄才《蒼松圖》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高要人)是中國當代的著名畫家,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中最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黎雄才生前與不少嶺南文化名人有著深厚的友誼,他不時為老朋友題贈書畫,于嶺南文化界留下了一批珍貴的墨寶,這件《蒼松圖》就是其中的一幅。

黎雄才這幅《蒼松圖》作於1984年,是其贈送給著名作家陳殘雲的。畫上題識曰:“殘雲同志囑余作畫,久無應命,因撿得此幀奉上,並請正之。一九八四年一月,雄才。” 鈐“端州黎氏”(白文方印)與“雄才”(朱文方印)兩方印章。

陳殘雲(1914-2002,廣東廣州人,新加坡歸僑),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主要作品有中長篇小說《香飄四季》、《山谷風煙》、《熱帶驚濤錄》等;電影劇本《羊城暗哨》、《南海潮》與《珠江淚》等。1953年後,陳殘雲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文聯副主席及對外友好協會廣東分會副會長等職,是南粵文壇的代表人物之一。

黎雄才題贈陳殘雲的這幅圖畫,畫的是一棵蒼勁的老松,畫中的松樹造型非常大氣——高幹大枝縱橫揮寫,氣勢渾然,橫杈小節穿插錯綜,繁密茂盛。其筆墨老辣勁健而又酣暢淋灕,尤以焦墨、渴筆獨勝。松樹的繪畫形象雄渾、勁健、蒼鬱,意態高華。那純熟自如的“揮寫”意態,融冶內煉的力度,無不顯示出黎雄才繪畫的風格特徵與藝術感染力。

黎雄才平生對松樹情有獨鍾。在他的一萬多幅寫生畫里,有兩千多幅是松樹;而在其山水畫,特別在後期的畫中,松樹作為一種標誌性的題材被反復描繪。黎雄才在大量寫生的基礎上,攝取松樹自然形態的精華,再賦予松樹高尚的品格象徵,創造出具有鮮明個性風格的“黎家松”。松樹,成為黎雄才專長的一種題材而聞名於世。

這幅《蒼松圖》,既是黎雄才、陳殘雲兩位嶺南文化大師友情的見證,又是黎雄才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的記錄。



*154

黎雄才(1910-2001)泉聲圖

設色紙本鏡片癸酉(1993年)作

款識:泉声咽危石,日色泠青松。癸酉长夏,寫唐人詩意。雄才八十又六。

鈐印:黎雄才、古端人也

83.5×151.5 cm.約11.4平尺

RMB: 1,000,000-1,500,000


*155

黎雄才(1910-2001)松浦風帆

設色紙本鏡片

款識:松浦风帆。雄才画,時年八十又八。

鈐印:黎、雄才、八十以后作

43×109 cm.約4.2平尺

RMB: 500,000-700,000


156

楊善深(1913-2004)荷花

設色紙本鏡片

款識:幸萍小姐留念。善深作于春风草堂。

鈐印:善深、春风草堂

46×88 cm.約3.6平尺

RMB: 150,000-200,000

作者簡介:楊善深(1913-2004),字柳齋,廣東赤溪人。嶺南畫派傑出代表,1930年移居香港,後結識高劍父得其熏陶。1935年留入日本京都堂本美術專科學校,系統接受竹內棲鳳一派畫風。1945年與高劍父、陳樹人、趙少昂、關山月、黎葛民五人在廣州成立」今社」。擅長飛禽走獸描繪,作品構思新穎,筆墨凝練,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



*157

楊善深(1913-2004)、范昌乾(1908-1985)花卉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水际蒹葭已春霜,欲留紅艷点秋光。餘花撩映添顔色,几朵齐開涂蕊黄。昌乾葵花,善深雁來紅。

鈐印:善深、园丁

68×68 cm.約4.2平尺

RMB: 15,000-25,000

作者簡介:范昌乾(1908-1985),字鶴丹,號園丁、園翁。廣東揭陽人。畢業於上海藝專,師從王一亭(白龍山人)、諸聞韻 (諸樂三兄長)、王個簃、潘天壽等人,擅長國畫,尤善花鳥。新加坡著名畫家。範昌乾先生廣東省揭陽縣炮台區人。十六歲於汕頭藝術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往上海新華藝專就讀,師從諸聞韻,俞寄凡等大師。1929年進入上海昌明藝術專科學校攻讀國畫研究科。昌明藝專創辦人吳東邁並兼任校長,名譽校長王一亭,王個簃為國畫系主任。廿五歲那年先生回到汕頭,與孫裴谷,高振之等組織藝濤畫社並開課授徒,出版畫集,活躍於潮州畫壇。



*158

楊善深(1913-2004)、趙少昂(1905-1998)

月季花

設色紙本立軸丁亥(1947年)作

款識:卅六年新秋凉风入牖,楊子江寫紫紅玫瑰、少昂足成之。迪干吾兄清賞。

鈐印:少昂、善深

67.5×31 cm.約1.9平尺

RMB: 60,000-70,000

作者簡介:趙少昂(1905-1998),名垣,字叔儀,廣東番禺人,嶺南畫派的傑出代表。早年師從高奇峰,曾在廣州創辦嶺南藝苑,先後任教於廣州美術學校等。1948年定居香港,並重開嶺南藝苑授徒。趙少昂繼承了嶺南畫派傳統與革新精神,尤以花鳥畫獨樹一幟。他注重寫生和觀察自然,以簡筆精墨稱奇,書法亦獨具規模,堪稱書畫雙絕的奇才。



*159

趙少昂(1905-1998)雪竹麻雀

設色紙本鏡框甲子(1984年)作

款識:甲子春深,少昂。

鈐印:少昂

41×61 cm.約2.3平尺

RMB: 70,000-80,000



*160

趙少昂(1905-1998)花鳥(兩幀)

設色紙本立軸乙卯(1975年)作

款識:1.迎風展翅忙。乙卯秋八月,少昂匆匆。2.少昂。

鈐印:趙(兩次)

出版:《趙少昂筆墨世界(陳岳欽藏,趙昂書畫集(二)》第39頁、第42頁,惜春館,2004年5月。

30×38 cm.×2約2.1平尺(每幅)



*161

黎雄才(1910-2001)、葉綠野(1922-2016)、陳子毅(b.1919)等《雅集》冊頁(十一開)

設色紙本冊頁庚午(1990年)、壬申(1992年)作

款識:1.郭嘉先生属正。庚午初冬,綠野于广州。

2.九畹幽香。庚午夏于广州,雄才。

3.清音。郭嘉先生属。子毅。

4.知音。郭嘉先生雅属并正。启中。

5.一帆风順。庚午年于广州,力芳。

6.良才。

7.郭嘉方家雅玩。羊年蔡超寫于穗。

8.釣翁之意不在鱼也。郭嘉画友正。壬申王濤于□海。

9.秋江行。郭嘉兄雅正。壬申春天霖寫于度假村。

10.怀素書蕉。郭嘉先生雅正。一九九二年元月,吴澤浩。

11.坐待群靜后,吟到月沉時。郭嘉先生大教,中州染池。

鈐印:叶氏、端州黎氏、雄才八十歲后作、陳子毅章、启中画印、姚力芳印、良才之印、蔡超、王濤、張天霖印、吴澤浩印、铁塔軒主、陳氏、染池

44×62 cm.×11約27.0平尺(每幅)

RMB: 90,000-100,000

作者簡介:葉綠野(1922-2016),早年受業於高劍父,善畫花鳥畫,深得嶺南畫派精髓,畫藝被高氏譽為「雅淡而富詩意」。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陳子毅(b.1919),廣東新會人。擅長寫意山水、花鳥,尤以繪畫紅棉著稱。1949年後,先後在廣州美術學院、廣州文史學院工作。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任高劍父紀念館藝術顧問,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名譽館員。



162

賴少其(1915-2000)紅梅頌

設色紙本立軸1977年作

款識:隆冬到來時,百花迹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风雪。陳毅同志紅梅詩一首。給马森、丰林同志留念。賴少其画梅,邵宇題字。一九七七年春二月于北京。

鈐印:賴少其、宇、數风流人物還看今朝

說明:邵宇題款。

出版:《天地為師——百年賴少其書畫作品選》第16-17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6年5月。

103×35 cm.約3.2平尺

RMB: 300,000-400,000

作者簡介:賴少其(1915-2000),廣東普寧人。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新徽派版畫的主要創始人。筆名少麟,齋號木石齋。工書法,擅山水、版畫、篆刻。歷任華東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安徽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美術家協會名譽副主席等。

題款人簡介:邵宇(1919-1992),曾用名邵進德,遼宁丹东人。著名的速寫、水彩画家,所創連環画受到徐悲鴻先生的稱贊,認為其画风用來描寫中国社会非常适合。代表作品:《選舉》、《早讀》等。


把一切傳统都當宝贝,結果害人不淺;只臨摹不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容易走入邪路。……余学花鸟以陳老蓮為師,先是臨摹,同時寫生。学山水,笔墨学程邃、戴本孝;構圖学唐寅、龔半千,同時到黄山寫生,然后胸中自有丘壑。

——賴少其《臨陳老蓮〈雀石圖〉題跋》

余于丙寅(1986年)歸故里,住羊石斋中吸收中画与西画之长,实行变法;既不似中画,也非西画,姑且稱為中国人所作之画可也。

——賴少其《自題〈劍葉洒金花〉》



163

賴少其(1915-2000) 隶書

水墨紙本 立軸 庚申(1980年)作

款識:韦庄金陵圖。詠雪同志属。庚申賴少其書。

鈐印:賴少其

67×29.5 cm. 約1.8 平尺

RMB: 無底價



164

賴少其(1915-2000)隶書

水墨紙本鏡片己巳(1989年)作

款識:己巳夏于银湖别墅。溪舞同志属,赖少其。

鈐印:赖少其印、一木一石之斋

33×125 cm.約3.7平尺

RMB: 90,000-100,000


*165

楊峴(1819-1896)隶書(四屏)

水墨紙本立軸壬午(1882年)作

款識:藻卿世五兄书画皆入古人之宝屏仆作此,自媿野鹜不足当方家一噱也。时壬午三月立夏前三日,庸斋杨岘并题记。

鈐印:臣显之印、老复丁

110×34 cm.×4約13.5平尺

RMB: 22,000-30,000

作者簡介:楊峴(1819-1896),字庸齋、見山,號季仇,晚號藐翁,自署遲鴻殘叟,浙江湖州人,清朝書法家、金石學家、詩人。


*166

梁啓超(1876-1928)楷書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梁启超。

鈐印:新会梁启超印

128×55 cm.約6.3平尺

RMB: 180,000-200,000

作者簡介:梁啓超(1876-1928),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康有為弟子,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擅楷、行書,於魏墓誌刻石下過功夫,同時對唐楷也頗有研究;行書則取法鍾繇、王羲之。其書風格清勁謹嚴、端莊大方,有脫俗之美。


*167

張大千(1899-1983)行書七言聯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焕雲仁兄法家属正。蜀人大千张爰。

鈐印:蜀川张爰、大千唯印大年

說明:廣州市文物店舊藏。

173×34 cm.約5.3平尺

RMB: 150,000-220,000

作者簡介: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別號大千居士,畫室名大風堂。現代中國最為著名的畫家之一,中國繪畫歷史上罕見的全才型大師。他於中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工筆、寫意、水墨、重彩、潑墨、潑彩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其書法亦自成一大家,有“五百年來一大千”之譽。



*168

徐悲鴻(1894-1953)慰平生

設色紙本立軸丙子(1936年)作

款識:1.志澄先生教正,悲鸿致赠。

2.芳草得来且自饱,更须何计慰平生。丙子小寒,悲鸿。

鈐印:徐悲鸿、悲鸿

說明:“志澄”即許崇清先生上款。附廣州市文物總店《文物鑒定證書》。

79×43 cm.約3.1平尺

RMB: 1,000,000-2,000,000

作者簡介:徐悲鴻(1894-1953),江蘇宜興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授,兼任南國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北平藝專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協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徐悲鸿《慰平生》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20世纪中国最为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之一。徐悲鸿擅长油画、素描与国画。

在徐悲鸿的国画之中,以骏马为题材的作品最为著名,有“悲鸿画马,古今独步”之誉。徐悲鸿的骏马图,既有传统绘画的渊源,又吸收了写实西画的元素,可谓独辟蹊径。

徐悲鸿的这幅《慰平生》作于1936年(丙子),是徐悲鸿赠送给许崇清(号志澄)的精品。画上款识一为:“志澄先生教正。悲鸿敬赠。” 钤“徐悲鸿”白文方印;再题“芳草得来且自饱,更须何计慰平生。丙子小寒,悲鸿。”钤“悲鸿”白文方印。

“慰平生”一词源于《三国演义》周瑜设计蒋干佯醉舞剑作歌:“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正所谓大丈夫就要干大事、立功名,才能慰藉平生。徐悲鸿以“慰平生”的典故题画赠送给许崇清,以此称赞许崇清以教育救国、声名卓著的功业。

许崇清(1888-1969,广东广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许崇清早年留学日本,研究教育、哲学与文学;并加入同盟会,随后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许崇清应孙中山之邀请,出任广州市教育局长;同年,许崇清与廖仲恺的侄女廖六薇结婚。1923年,许崇清由孙中山指派,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之后,许崇清历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中山大学校长等职务。1949年以后,许崇清先后出任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副省长等职务。

1937年,徐悲鸿来到广州举办画展,见到了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许崇清。两人惺惺相惜,十分投缘。徐悲鸿在离开广州之前,就赠送了这一幅精品佳作《慰平生》给许崇清。

徐悲鸿赠送给许崇清的这幅《慰平生》,是徐氏创作颠峰时期的作品。画中的骏马沉静伫立在冬天的草地中,正低头吮饮着草丛间的露水。徐悲鸿以粗犷淋漓、酣畅明净的大写意笔墨“挥写”出来的骏马,形体矫健而又意韵十足——准确而又生动的马头、马身、马鬃与马尾,展现了马的骠实、刚劲与神骏;豪放、雄浑的大笔挥洒,浓淡深浅丰富微妙的墨色变化,写实西画般精准的形体结构,中国画笔墨追求的深远“韵味”,等等,无不体现了徐悲鸿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而骏马凝神沉静、傲视寒冬的意态,更是展现出一种沉雄凝炼、潜气内转的磅礴气势。徐悲鸿的这幅“饮马”,与其昂首飞腾,纵横驰骋的“奔马”相比,同样神采飞扬,同样展现出不同凡响的力量之美、境界之美。


许崇清与徐悲鸿的《慰平生》

作为现代中国教育界的名流,许崇清可谓德高望重,受到全国不少文化名人的敬重。1937年,著名画家徐悲鸿来到广州举办画展,见到了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许崇清。当时许崇清正在大力推介西方美术,与留学法国八年的徐悲鸿一见如故。两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十分投缘。徐悲鸿在离开广州之前,赠送了这一幅精品佳作《慰平生》给许崇清。

许崇清对徐悲鸿的这幅力作十分珍惜。他一直将《慰平生》悬挂在家居的客厅中,一有空闲就对画凝视,细细品尝。

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家被查抄,家中所有的字画古董都被作为“封、资、修”与“四旧”物品被抄走,这幅《慰平生》也在其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女作家伊妮与丈夫受邀参加广州市文物商店的周年志庆,发现了这一幅题款为“志澄先生教正,悲鸿敬赠”的画。那时伊妮正在撰写《千秋家国梦》一书,收集了大量关于许氏家族的资料,对于许崇清的别号“志澄”是再熟悉不过。确定了这就是徐悲鸿当年赠送给许崇清的画作之后,伊妮即与丈夫商量,立即通知许崇清的儿子许锡挥。许锡挥是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伊妮在撰写《千秋家国梦》时得到许教授提供的不少最原始的史料,她一直感怀于心。许锡挥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打报告给当时的广东省统战部部长,并取得了发还批示,许家终于拿回了这幅流落在外二十余年,记录着徐悲鸿和许崇清两位一代文化名人珍贵友谊的画作。


许崇清与广州高第街“许地”

许崇清出自广州高第街的“许地”。许崇清所在的许氏家族是非常显赫的名门望族,有“广州第一家族”之称。在许氏族人中,有绅商领袖许拜庭与许祥光,有清末的一品尚书许应鑅与地方大员许应鑅,有民国时期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与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许崇灏,有著名教育家许崇清和著名民主人士许广平,等等。许氏家族不但一门英才,而且与近、现代中国的著名人物有着种种的关系:如龚自珍、慈禧、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皆与许氏族人有渊源与联系;鲁迅、朱光亚是许氏家族的女婿;廖仲恺、十三行的伍家与潘家等是许氏家族的姻亲。

许崇清是许氏家族最为著名的英杰之一。许崇清早年留学日本,研究教育、哲学与文学;并加入同盟会,随后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许崇清应孙中山之邀请,出任广州市教育局长;同年,许崇清与廖仲恺的侄女廖六薇结婚。1923年,许崇清由孙中山指派,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之后,许崇清历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中山大学校长等职务。1949年以后,许崇清先后出任中山大学校长(1951-1969)、广东省副省长等职务。许崇清以教育名世,是20世纪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近几年,各地举办了不少纪念许氏家族的展览:2011年11月25日—2012年2月26日,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联同广州许地许氏宗亲会合办「高风世承:广州许氏家族」展览,通过岭南第一家族的传奇故事,追溯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并把该展览作为辛亥革命及香港大学百周年的纪念活动。2013年1月24日-2013年5月26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家国春秋:广州许地许氏家族文物名人事迹展》,展出近150件与广州许地许氏家族有关的文物。2015年3月12日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了《广州许氏六昆仲与孙中山》文物图片展,该展追溯了广州许氏家族第五代“崇”字辈六位子弟先后追随孙中山的历史足迹。正如博物馆方面指出的“许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的脉络相结合,许家人的个人奋斗是和追寻国家、民族的出路相联系的,体现的是一种家国同命的历史渊源。”



*169

黃士陵(1849-1908)周信父甗

設色紙本立軸庚寅(1890年)作

款識:庚寅四月,黄士陵。

鈐印:士陵私印、江夏、好学为福

130×33 cm.約3.9平尺

RMB: 18,000-28,000

作者簡介:黃士陵(1849-1908),字牧甫、穆父,安徽黟縣人。通六書,工篆刻,兼精繪畫為中西融合畫法的先行者。擅作博古花卉,所繪工筆花卉力追徐崇嗣沒骨法,精摹繪鼎器,為藝林所重,篆刻成就尤為突出,於浙皖兩派外另辟蹊徑,其書法得六朝遺韻,素有“徽派盟主”之稱,藝術成就與吳讓之、徐三庚、趙之謙輩抗衡,為晚清藝壇一大家。



*170

金城(1878-1926)鷺鷺通

設色紙本立軸壬子(1912年)作

款識:壬子仲春,金城。

鈐印:金城私印

146×70 cm.約9.2平尺

RMB: 10,000-20,000

作者簡介:金城(1878-1926),又名金紹城,字鞏伯,號北樓、藕湖,浙江湖州人。北京近代美術史上最早的學術組織之一“湖社畫會”的創始人,時為京津畫界領袖,工花卉、人物,尤精于山水,所作筆墨清秀,嚴謹有致,兼工篆隸鐫刻,旁及古文辭。



*171

胡鐵梅(1844-1899)山水

設色紙本鏡片

款識:仙馆白云封,青山第几重。道人时化鹤,巢向最高松。铁梅写。

鈐印:胡璋之印

178×44 cm.約7.0平尺

RMB: 18,000-28,000

作者簡介:胡鐵梅(1844-1899),安徽桐城人。名璋,字鐵梅。清末著名愛國畫家。工山水、人物,以善畫梅得名。曾旅遊日本,畫名甚噪,潤筆極豐,日本天皇曾特召胡璋入宮請他作畫。在日本,胡璋作畫之余還留心考察日本政治、經濟、科教文化等方面的狀況,並匯書十餘篇,打算獻給朝廷,但未被採用。後返回日本,一心從事丹青創作,不久病亡。



*172

張熊(1803-1886)蘆雁

設色絹本立軸甲申(1884年)作

款識:南來飛入蘆花塘,紅蓼華踈水國秋。甲申冬十月,鴛湖八十二老人,張熊。

鈐印:張熊印信

80×36 cm.約2.6平尺

RMB: 40,000-50,000

作者簡介:張熊(1803-1886),字壽甫,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西廂客,別署清河伯子,髯參軍。室名銀藤花館,浙江嘉興人。最擅畫花卉,繪畫用色艶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賞,帶動了一批畫家活躍於畫壇,時稱“鴛湖派”,並與任熊、朱熊合稱“滬上三熊”。


*173

陸小曼(1903-1965)仙姑鶴壽

設色絹本立軸丙子(1936年)作

款識:北海开樽,西园载酒。南山献寿,东阁宴宾。海屋春秋,筹添鹤算,天赋遐龄。赵太夫人六秩荣庆。丙子昏月,小曼陆眉写祝。

鈐印:陆小曼、琴书知己

51×35 cm.約1.6平尺

RMB: 9,000-15,000

作者簡介:陸小曼(1903-1965),江蘇常州人,生於上海,近代名媛,女畫家。先後嫁與軍官王庚、詩人徐志摩。多才多藝,尤嗜繪畫。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建國後,先後任上海文史館館員及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174

丁克揆(清)踏雪尋梅

水墨綾本鏡框

款識:写为尧翁老年台。丁克揆。

鈐印:丁克揆印、叙之 

鉴藏印:崙印

說明:高劍父藏印。

31×24.5 cm.約0.7平尺

RMB: 18,000-20,000

作者簡介:丁克揆(清),字敘之,浙江蕭山人。善花卉翎毛,多清峭之致,不事妍媚。譬之文章似靈均(屈原),天然幽艷,非子山(庾信)、孝穆(徐陵)輩世俗鉛華可比也。



*175

陸潤庠(1841-1915)、張花南(清末)

清供圖·楷書

水墨絹本成扇

款識:1.拟南田翁意于日南坊。花南居士年写。

2.凤石陆润庠。

鈐印:花癖、陆润庠、凤石

D: 25 cm.

RMB: 50,000-60,000

作者簡介:陸潤庠(1841-1915),江蘇人。同治十三年狀元,歷任國子監祭酒、山東學政、國子監祭酒、工部尚書、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辛亥後,任溥儀老師。民國四年卒,贈太子太傅,謚文端。其書法清華朗潤,意近歐、虞。

張花南(清末),即花南居士,字花痴,工花鳥。


*176

王素(1794-1877)斗酒雙柑聽好音

設色紙本鏡片

款識:斗酒双柑听好音。小某拟意。

鈐印:王素

17×32 cm.約0.5平尺

RMB: 9,000-15,000

作者簡介:王素(1794-1877),字小梅,晚號遜之,江蘇揚州人。幼師鮑芥田,又多臨華嵒,凡人物、花鳥、走獸、蟲魚,無不入妙。


*177

費丹旭(1801-1850)

仕女人物(雙挖四屏)

設色絹本 鏡框

款識:1.清晓自倾花上露,冷侵松院玉蟾蜍。擘开五色销金纸,碧锁窗前学草书。子苕费丹旭。

2.我爱山居好,红稠处处花。云粘居士屐,藤覆野人家。费丹旭。

3.乙酉冬月,费丹旭写于依旧草堂。

4.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费晓楼。

5.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桂边吹笛。环溪外史费丹旭。

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晓楼。

7.红满地落花谁扫,旧年池馆不归来,又绿尽今年草。晓楼外史。

8.苍茫烟水隔迷津,芳草无风气自春。别业桃花源一曲,年来倪与秦人。晓楼费丹旭。

鈐印:费(五次)、子苕(四次)、晓楼书画、丹旭之印(四次)、晓楼(四次)、三碑乡人(三次)、费晓楼(二次)

28×36 cm.×8 約7.3平尺

RMB: 100,000-150,000

作者簡介:費丹旭(1801-1850),字子苕,號曉樓,又號環溪生,浙江烏程人。父親費鈺長于山水,幼得家傳,因家貧寒,不得不依附豪富之家,繪畫以供人玩賞。以畫仕女聞名,與改琦並稱“改費”。


*178

陳桂籍(清)墨蘭

水墨絹本鏡片辛巳年作

款識:辛巳葭月画于葃古画室。月樵。

鈐印:陈桂籍印

D: 27 cm.約0.5平尺

RMB: 3,000-5,000

作者簡介:陳桂籍(清),字月樵,新安縣沙井鄉崗頭新村人,乃沙井宋末駙馬陳夢龍的二十傳裔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官至新安縣戶部主事(正六品)。





 

*179

宋濂(1310-1381)行書

水墨紙本鏡片

款識:玉李兄大人正。宋濂。

鈐印:濂

17.5×51 cm.約0.8平尺

RMB: 12,000-20,000

作者簡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浙江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與高啓、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180

高鳳翰(1683-1749)行書

水墨紙本鏡片甲子(1744年)作

款識:甲子季夏之上澣,凤翰草于陔华书屋中。

鈐印:□、□ 

鉴藏印:节香楼、嘉应谢志峰藏

17×51 cm.約0.8平尺

RMB: 12,000-20,000

作者簡介:高鳳翰(1683-1749),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晚號雲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署南阜左手等。漢族,山東膠縣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諸生薦得官,為歙縣縣丞,署績溪知縣,罷歸。性豪邁不羈,精藝術,畫山水花鳥俱工,工詩,尤嗜硯,藏硯千,皆自為銘詞手鐫之。



*181

吳繩曾(清)、王廉(清)、陳彰五(清)、王汝騏(1822-1898)、鈕玉庚(清)等楷書

水墨紙本鏡片

款識:1.紫厓二哥大人雅正。如弟高景升。

2.紫厓二兄大人正。芥艇王亷。

3.紫厓二兄大人正指。弟陳彰五。

4.香書捨以奉紫厓二哥大人雅正。如弟我霖。

5.紫厓二兄大人正。弟吳繩曾。

6.紫厓二兄大人清屬即政是。弟汝騏學楷。

7.紫厓二兄大人正。弟鈕玉庚。"

鈐印:潤生、騏、彰五、□、□

17×51 cm.約0.8平尺

RMB: 7,000-8,000

作者簡介:吳繩曾(清),字墨賓,號正齋,河南光州人,同治三年舉人,官交河知縣,工楷法。曾助山東巡撫張曜治。王廉,明朝人,字希陽,號茭山先生,麗水(今浙江麗水)人。洪武初薦入翰林修史,書成,授太子說書,累官至陝西左布政。字宗韓擇木,兼精篆、隸。

陳彰五(清),清乾隆年間,署隨州知州,崇陽知縣。 

鈕玉庚(清),字潤生,同治四年二甲進士,侍講學士,散館授編修。1873年任山東學政,後曾任山西主考官。提學山東時,下令恢復歷城王捨人莊宋張掞讀書堂舊址處義塾。

王汝騏(1822-1898),清代江蘇太倉人,字駪謀,號菘畦。賓玄孫。道光二十六年(1846)舉人,四試禮部,年末四十即絕意進取。授徒養親,往來大江南北,歷主海門師山。

王廉(清)字芥艇,河南祥符人。


*182

黃士陵(1849-1908) 篆書七言聯

水墨紙本 立軸

款識:劭初先生大人正擎。牧甫弟黃士陵書於南園。

鈐印:士陵長壽、老穆

127×26 cm.×2 約5.9 平尺

RMB: 50,000-60,000



*183

胡漢民(1879-1936)隸書八言聯

水墨紙本鏡框

款識:德良先生雅正。展堂汉民。

鈐印:胡汉民印、展堂

134×30 cm.×2約7.2平尺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胡漢民(1879-1936),幼名胡衍鸛,後改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匱室主,廣東番禺人,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家,同盟會籌建人之一,國民黨元老派「三傑」之一。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長、廣東省省長、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國民政府主席、法院院長等職。


*184

陳 澧(1810-1882) 行書七言聯

水墨紙本 鏡片

款識:陳澧蘭甫。

鈐印:陳澧之印、蘭甫

139×30 cm.×2 約7.5 平尺

RMB: 12,000-15,000

作者簡介:陳澧(1810-1882),字蘭甫,世稱東塾先生,廣東廣州人,曾主掌廣東最高學府——學海堂、晚年任著名的菊坡精捨山長,桃李滿門,形成「東塾學派」。陳澧於經學、文字學、聲律、歷史、天文、地理、歷算、詩詞、書法等方面均有精深的研究。其墨寶真跡,雍容端莊,古樸典雅,有一種淵深衝和之氣充溢其中。



*185

鄧爾疋(1884-1954)楷書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汝衡先生正臨。鄧爾疋。

鈐印:爾

105×20 cm.約1.9平尺

RMB: 150,000-200,000

作者簡介:鄧爾疋(1884-1954),原名溥霖,後更名萬歲,字季雨,別名爾雅,號爾疋,別署綠綺台主、風丁老人,著名古文字學家、金石學家、書法家、畫家。廣東東莞人。幼承家學,八歲學寫篆書,兼研小學與篆刻。壯年東游日本,專攻文學,二十八歲歸國之後,看到當代治印大師黃士陵的作品,十分欽佩,於是就專心仿效,並創出自己的風格。鄧爾疋於古器中殘字、奇字、別字,考訂精詳。余事繪畫、作詩、填詞。家藏文物頗富,尤以明末鄺湛若(露)綠綺台琴,最為珍貴。其婿黃般若賞鑒古畫,外甥容庚從之學金石,容肇祖學古文,容肇新學治印,均成一代名家。著有《文字源流》、《藝觚草稿》等。



*186

方人定(1901-1975) 行書

水墨紙本 立軸 1955年作

款識:一九五五年觀梁山伯祝英台戲即席之作。人定。

鈐印:人定

86×24 cm. 約1.9 平尺

RMB: 7,000-8,000

作者簡介:方人定(1901-1975),原名士欽,廣東省中山市人。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創作融會中西,致力創新,以人物見長。作品筆墨精到,色調明麗,善於表現人物細膩的生活情趣,生動雅致,自具風貌。歷任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美術部教授、廣東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等。



*187

謝稚柳(1910-1997)行書

水墨紙本鏡片

款識:畫梅舊句。亞蒙先生屬。壯暮翁稚柳。

鈐印:謝稚柳、九九翁

53×40 cm.約1.9平尺

RMB: 30,000-40,000

作者簡介: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著名書畫家、鑒賞家。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筆墨放縱,墨彩交融,畫中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會書畫鑒定組組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顧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188

區潛雲(1938-1998) 行草七言聯

水墨紙本 立軸

款識:煥章大方家雅教。南海區潛雲。

鈐印:區潛雲之璽

131×23 cm.×2 約5.4 平尺(每幅)

RMB: 3,000-4,000

作者簡介:區潛雲(1938-1998),字白螭,廣東南海人,中國書協會員。曾為廣州海日書畫研究會理事。曾任書協廣州分會理事,宋慶齡基金書畫會顧問。書法從草書入手遍臨歷代名跡,後學篆隸楷行諸體,融漢簡、魏碑、章草筆意於今草之中,雄強靈動而富有變化。


189

秦咢生(1900-1990)行書

水墨紙本立軸1988年作

款識:曹偉民先生大雅兩正。一九八八年七月廿八日,秦咢生時年八十八。

鈐印:秦咢生、1988戊辰八十八歲

100×34 cm.約3.1平尺

RMB: 7,000-8,000

作者簡介:秦咢生(1900-1990),廣東惠州人。原名壽南,字古循,初名岳生,後改咢生。中國著名書法家、印學藝術家。歷任廣東文史館副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主席。書法能書篆、隸、楷、行、草諸體,行書尤為突出。碑體樸厚挺勁,帖書流麗華腴,篆刻古而不泥,逸而不野,樸華並茂。



*190

沈尹默(1883-1971) 行書

水墨紙本 鏡片 戊子(1948年)作

款識:予樞少作,茲録金秋七首,以奉允章先生郢正。戊子九月,沈尹默。

鈐印:沈尹默印

29×91 cm. 約2.4 平尺

RMB: 5,000-8,000

作者簡介: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字中,初名君默,後更名尹默,號秋明。現代著名書法家、學者、詩人。解放前曾任北京大學校長、河北教育廳廳長等。「五四」運動時,從事新文學運動,為《新青年》編輯之一。工正、行、草書,尤擅行書。解放後歷任中央文史館館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畫院畫師、上海書法篆刻研究會首任主任。



191

黃興(1874-1916)行書

水墨紙本立軸

款識:原並先生正。黃興。

鈐印:黃興之印

66×66 cm.約3.9平尺

RMB: 50,000-60,000

作者簡介:黃興(1874-1916),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曾用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湖南省長沙府人。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



*192

愛新覺羅·永瑢(1743-1790)青綠山水十二景觀(十二開)

設色紙本冊頁

款識:臣永瑢敬繪。

鈐印:臣、瑢

出版:《名人名家作品藏品集》第152~153頁,廣州市書畫藝術鑒賞交流學會。       

說明:乾隆季仿澄心堂紙。

12×16 cm.×12約2.1平尺(每幅)

RMB: 400,000-500,000

作者簡介:愛新覺羅·永瑢(1743一1790),號西園主人,工書畫,著有《九思齋詩抄》4卷。系乾隆六皇子,生於乾隆八年(1743年),慎郡王允禧薨逝後,次年十二月,永瑢奉旨嗣慎郡王允禧為孫,襲貝勒。三十四年十月,管理內務府事務,三十五年十一月,管理忒學事務,三十七年十月,封質郡王,三十八年九月,充四庫全書館總裁,和著名學者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200卷,為中國國學之經典。乾隆五十五年五月,永瑢薨逝,享年四十八歲,謚曰莊。



193

陳大羽(1912-2001) 故園風物

設色紙本 鏡片 1962年作

款識:非誇故園風物美,啖來確比往時甜。一九六二年陳大羽畫於金陵。

鈐印:陳翱、大羽、美意延年

68×45 cm. 約2.8 平尺

RMB: 100,000-200,000

作者簡介:陳大羽(1912-2001),當代中國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習吳昌碩一派藝術,並跟從齊白石學畫。在繪畫方面以大寫意花鳥著稱,兼備吳派與齊派藝術之長,又自成面貌。先後任上海美專、華東藝專、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常任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南京印社副社長、杭州西泠印社常務理事。


陈大羽《故园风物》

陳大羽的這幅《故園風物》,純以“沒骨法”為荔枝果實造型:畫家以鮮艷奪目的大紅顏色,現出頗具“形似”的果實。鮮艷的顏色與清澈的水色在生宣紙上面洇化、交融,顯得鮮而不燥、艷而不俗;造成一種清新、潤澤、明淨的色彩效果——荔枝的果實顯得分外的新鮮水靈。而襯托鮮紅荔枝的枝葉、果盤、架子,則是以有著濃淡深淺變化的渾融墨色揮寫出來。紅色與黑色有機穿插,參差錯落,別有生意。簡括而渾融的筆道,渾厚而又明淨的色、墨、水在生宣紙上互滲而成的筆觸,體現出陳大羽那典型的渾樸稚拙、寬厚凝重的大寫意風格,凸顯出一種文人畫崇尚的“筆情墨趣”。

陳大羽作大寫意花鳥畫,是在繼承吳昌碩與齊白石藝術之長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然後自成一格的,其深厚的藝術造詣,從這幅《故園風物》中可見一斑。


194

陳大羽(1912-2001)、葉爛(b.1955)雄雞報春·行書五言聯

設色紙本鏡框乙丑(1985年)作

款識:1.久生同志留念。乙丑冬,大羽。

2.甲午,葉爛。

鈐印:陳大羽、葉爛之印

95×58 cm.約5.0平尺

RMB: 400,000-500,000

作者簡介:葉爛(b.1955),生於江蘇灌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195

錢松喦、謝稚柳、林散之、黃永玉、亞明、宋文治、于希寧、陳佩秋、程十髮、魏紫熙、許麟廬、費新我、陳大羽、李山、徐孅、葉矩吾、伍霖生

《藝苑存珍》冊(十八開)

設色紙本冊頁丁巳(1977年)作

題簽:藝苑存珍。宋潔、田蕪二同志屬。新我署。鈐印:費

款識:1.百花齊放。一九七七年三月,田蕪、宋潔二同志屬。新我左筆。

2.宋潔、田蕪同志屬教。丁巳中秋,十髮於北京。

3.宋潔、田蕪同志正之。許麟廬於北京。

4.宋潔、田蕪同志指正。丁巳,大羽畫。

5.一山飛時大江遠。宋潔、田蕪同志指正。一九七七年春,魏紫熙。

6.宋潔、田蕪同志雅正。一九七七年新春,徐孅。

7.春山圖。宋潔、田蕪同志教正。霖生寫。

8.黃山美景留不住,再向黃山住十年。宋潔、田蕪同志留念。丁巳春,散之畫。

9.長水東流。田蕪、宋潔倆戰友指教。丁巳夏,寫於南京鍾山樓。亞明。

10.萬山雪霽。田蕪、宋潔同志指正。一九七七年五月作於南京。文治。

11.田蕪、宋潔同志正之。一九七七年,希寧。

12.田蕪、宋潔同志屬正。丁巳秋,稚柳。

13.小憩待踏千里雪。宋潔、田蕪同志雅正。李山。

14.宋潔、田蕪同志一觀。黃永玉。

15.田蕪、宋潔同志指正。一九七七年春二月於南京。矩吾。

16.田蕪、宋潔同志雙正。志遠寫峨眉山一景。

17.宋潔、田蕪同志屬正。健碧。

18.千孫。宋潔、田蕪倆同志教正之。錢松喦作於南京。"

鈐印:費新我、程十髮、蓬萊、麟廬、大羽、紫熙、匡廬壯觀、徐孅、伍、半殘、長壽、亞明畫印、宋灝之印、文治、于希寧印、稚柳、壯暮、李山、江山小記、黃永玉印、黃押、矩吾之印、志遠寫生、長年、乂之、松喦

25×34 cm.×18約13.8平尺(每幅)

RMB: 600,000-800,000

作者簡介:錢松喦(1899-1985),筆名芑廬主人,江蘇宜興人。1923年畢業於江蘇省第二師範學校。1957年後歷任江江蘇省畫院畫師、副院長、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江蘇美協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

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著名書畫家、鑒賞家。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筆墨放縱,墨彩交融,畫中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會書畫鑒定組組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顧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浦江。原名以霖,號散之,筆名散耳、左耳、耷叟、江上老人、半殘老人。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江蘇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江蘇省國畫院畫師,南京市書畫院院長。書法以王羲之為宗,釋懷素為體,摻合祝允明、董其昌、王鐸諸人筆勢,遂以圓轉深雅、奇逸流暢而自成格局。

黃永玉(b.1924),當代中國著名畫家。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城沱江鎮,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土家族人,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十六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除了繪畫外,黃永玉還精於篆刻,刀法瀟灑出塵,令人嘆為觀止。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亞明(1924-2002),合肥人。原姓葉,名家炳,別署金陵茶客,室名悟園、覺齋、沙硯居。金陵畫派著名山水畫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畫山水構圖新穎,筆墨生動,意境高遠,落筆瀟灑有磅礡之氣。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江蘇省分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文聯委員,南京大學教授。

宋文治(1919-1999),初名灝,室名松石齋。早年自學繪畫,曾得吳湖帆、陸儼少指教。工山水,1957入江蘇省國畫院任畫師。60年代始致力於中國畫創作。所作筆墨雄健,氣勢宏大,意境深遠,自具風貌。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史館長,南京大學教授。

于希寧(1913-2007),山東濰坊人。1936年畢業於上海新華專業,受業黃賓虹、潘天壽、俞劍華等。曾任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名譽院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委、山東省美協名譽主席、山東省文聯名譽主席、山東畫院院長。

陳佩秋(b.1923),字健碧,室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河南南陽人。謝稚柳之妻。初學山水,後攻花鳥,從宋元入手,兼取崔白、呂紀、徐渭、陳老蓮、八大、惲壽平諸家,所作工寫結合,融宋畫的空靈堅實與明清文人畫的墨韻精華於一爐,兼取西畫技巧,風格濃麗秀美,委婉含蓄,極具抒情意味。亦擅書法,初學倪瓚,後醉心於懷素。歷任中國美協會員、美協上海分會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钱松喦、谢稚柳、黄永玉等《艺苑存珍》

這冊《藝苑存珍》是1977年(丁巳)由中國現當代十多位藝術大師與知名畫家——錢松喦、謝稚柳、林散之、黃永玉、費新我、程十髮、許麟廬、陳大羽、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佩秋等人專門為宋潔、田蕪而作,堪稱小品畫中不可多得的“大師雲集”之精品。   

《藝苑存珍》冊的封面,是現代著名書法家費新我的題簽“藝苑存珍”。合冊的第一開是費新我題寫的“百花齊放。一九七七年三月,田蕪、宋潔二同志囑。新我左筆。”鈐“費新我”(白文方印)印章。在費新我的題字之後,就是繪畫大師名家的十幾幅精妙的小品畫。

在合冊中繪畫,首先是“新海派”名家程十髮的《雙雞圖》。程十髮筆下雙雞那稚拙、誇張、可愛的造型,為雙雞造像那獨特的既拙樸粗重又細若游絲的線條,既有秦漢木簡與懷素狂草的典雅,又有濃重的江南民間藝術的裝飾趣味,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程十髮風格”,給人以藝術的美感。

接著是著名花鳥畫家許麟廬的《紅果草蟲圖》。許麟廬跟從齊白石13年之久,可謂深得齊派藝術的真諦。他的這開花卉草蟲畫,在神形兼備之中,又不失清新靈秀的田野氣息。而其筆墨技法更見功力:筆力凝練而奔放,色墨酣暢淋灕;其濃淡兼施之精,乾濕互濟之妙,疏密穿插之巧,令人贊嘆。

著名花鳥畫家陳大羽的《紅梅圖》可謂拙樸而明麗:其佈局既疏朗而又飽滿,以“力”求構圖的均衡,充滿金石的意味。紅梅的造型概括、拙樸、凝練;大寫意的筆墨魅力十足:筆線潑辣遒勁、墨色酣暢淋灕;濃重的墨色與熱烈的顏色交織成斑斕厚重的肌理,盡顯梅林鮮活的 “物趣”與“天趣”。

書法大師林散之的《黃山圖》雲霧繚繞,雄奇的山峰、松樹若隱若現,意境幻化、深邃。而在飄逸、空靈、淡宕之中,在水墨、淺絳、勾皴、點染之中,又處處可見骨力、生拙、質樸之“內蘊”,正如林散之自己所言:“以作畫之理寫字,以寫字之理作畫,互為影響,暢其機趣。”

书画大师謝稚柳的《白梅圖》雖只有一株梅樹,與疏朗的數點白梅,卻是意韻深長。以淡雅的墨色與淡雅的綠色勾描、點染出來的白梅花,既有瀟灑謹嚴的宋元繪畫規範,又有謝稚柳老年時粗豪的落墨格調。而其溫文典雅的氣質,就像宋人小詞一樣雋永脫俗,耐人尋味。

著名繪畫大師黃永玉的《荷花圖》雖然只有一朵展蕊盛開白荷花,但那幾乎是“鋪天蓋地”的構圖,那絢麗而又淡雅的色彩,那雍容高華的氣度,卻是折射出荷塘滿池團團的荷葉,簇簇迎風盛放的荷花、含苞待放的花苞與飽滿結實的蓮蓬——可謂“以小見大”,“以少勝多”。

合冊“壓軸”的是山水畫大師錢松喦的《紅葉江畔》。這開小小的山水畫視野開闊:近景坡地的厚重樸實,老樹的紅葉斑斕;遠景大江的雲煙渺渺,江中的帆影點點,意境深邃。錢松喦用其獨特的墨塊墨點架構景物,筆墨沈雄、渾厚,而在其拙重的輪廓紋理中,又不乏豐潤華滋。

由中國現當代十多位藝術大師一同創作的這一冊《藝苑存珍》,體現了中國書畫藝術精粹的形式美感與深厚的底蘊內涵。而由十多位藝術大師合作的書畫冊,目前在國內僅見此一件。


*196

陸儼少(1909-1993)明湖風送帆

設色紙本立軸1980年作

款識:詩堂:家父陸儼少八十年代所作精品。甲申冬十二月,陸亨於海上。 鈐印:陸亨之印

題識:石路晴飛雨,明湖風送帆。一九八零年八月,陸儼少寫。

鈐印:儼少、宛若、穆如館

說明:陸亨題詩堂,韓天衡邊跋。

33×37 cm.約1.1平尺

RMB: 150,000-200,000

作者簡介:陸儼少(1909-1993),字宛若,上海嘉定人。 擅長中國畫。1926年肄業於無錫美術專門學校,次年從馮超然習中國畫。抗日戰爭時期曾在重慶、成都工作。多次舉辦個人展覽會。解放後曾畫過連環畫,1956年後為上海畫院畫師,1980年為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畫院院長。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出版有《陸儼少畫輯》、《陸儼少畫集》等畫冊,著有《山水畫爭議》、《山水畫六論初探》等。



*197

陸儼少(1909-1993)雲岩飛瀑

設色紙本鏡片1979年作

款識:雲岩飛瀑。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陸儼少寫。

鈐印:陸儼少、宛若、嘉定

68×45 cm.約2.8平尺

RMB: 150,000-180,000


198

俞致貞(1915-1995)荷塘蛙趣

設色紙本鏡片1972年作

款識:一九七二年秋作於北京。俞致貞。

鈐印:俞致貞

36.5×36.5 cm.約1.2平尺

RMB: 50,000-70,000

作者簡介:俞致貞(1915-1995),字一雲。早年師從于非闇,曾入故宮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臨摹研究歷代名畫,以宋元工筆花鳥為主,兼學畫史、畫論,後拜張大千為師。曾先後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釣魚台賓館、我國駐聯合國辦事處創作多幅作品。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丈夫劉力上,也是著名花鳥畫家。


199

俞致貞(1915-1995)蔬果圖

設色紙本鏡片1982年作

款識:一九八二年夏,俞致貞。

鈐印:俞致貞、乙卯

69×81 cm.約5.0平尺

RMB: 200,000-300,000

俞致贞《蔬果图》

俞致貞擅畫宋元工筆花鳥、草蟲、蔬果,兼擅瘦金體與篆書。她的繪畫上承古老的宋元傳統,又吸收民間藝術的養份,可謂造詣深厚。如俞致貞的這幅《碩果圖》應物象形,將紅蘿蔔、白蘿蔔、番茄與馬鈴薯的結實飽滿描繪得生動有致。女畫家為物象造型的線條工細而婀娜,設色清逸而秀麗,渲染則是富有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感。精緻、精美的繪畫形式,將蔬果的新鮮水靈、土膏露氣表現得富有意趣,視覺效果極佳。

在近現代工筆花鳥畫家之中,女畫家相對稀少,更是很少受到關注。作為工筆畫大師于非闇最為出色的弟子之一的俞致貞,其書畫作品近年來開始受到市場青睞。但是,目前俞致貞花鳥畫的市場價格與其藝術價值之間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而具有較大的升值潛力。俞致貞的繪畫作品,無疑是值得關注的。



200

龐薰琹(1906-1985)漁家女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庞薰琹画。

鈐印:琴

65×38 cm.約2.2平尺

RMB: 10,000-15,000

作者簡介:龐薰琹(1906-1985),原名鎣,字虞弦,筆名鼓軒,江蘇常熟人。著名畫家,工藝美術家,教育家,中國藝術史上第一個現代藝術社團“決瀾社”創始人,擅長油畫、水彩畫及白描,尤精裝飾藝術設計,是我國現代藝術的先驅者、現代工藝美術事業的開拓者。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1

亞明(1924-2002)海德拉教堂門前

設色紙本立軸1978年作

款識:海德拉教堂門前。一九七八年寫生稿。壬申,亞明。

鈐印:亞明畫印

32×41.5 cm.約1.2平尺

RMB: 180,000-280,000

作者簡介:亞明(1924-2002),合肥人。原姓葉,名家炳,別署金陵茶客,室名悟園、覺齋、沙硯居。金陵畫派著名山水畫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畫山水構圖新穎,筆墨生動,意境高遠,落筆瀟灑有磅礡之氣。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江蘇省分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文聯委員,南京大學教授。


*202

董壽平(1904-1997)、周懷民(1907-1996)等《藝苑大觀》(九開)

設色紙本冊頁庚午(1990年)作

題簽:艺苑大观。寿平。鈐印:寿平

款識:1.高樺同志囑正。庚午夏日,董壽平。莉莉、冰光賢伉儷,高樺贈。

2.庚午夏日,莉莉、冰光賢伉儷惠存,八十三翁周懷民。

3.莉莉、冰光賢伉儷雅正。庚午夏,繼瑛寫。

4.鵬程萬里。庚午末伏,七十五叟青望作于京華。

5.魚樂圖。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魚”,焉知余不知魚之樂也?第四魚字應為余。庚午大暑,吳休。

6.三老品茶圖。庚午年夏,吳茜寫。

7.月湧大江流。莉莉、冰光兄正。庚午,志田。

8.魚樂也。奎林。

9.占江。

鈐印:壽平書畫、董壽平、周懷民、水雲閣、劉繼瑛、琴齋主人、劉、青望、田零七十後作、吳休、騁懷、神游、吳、趙、楊奎林、劉

43×61.5 cm.×9約21.4平尺

RMB: 60,000-80,000

作者簡介:董壽平(1904-1997),原名董揆,山西洪洞縣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擅山水、花卉,尤善墨竹,墨梅及黃山風景。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曾為中國美協會員,榮寶齋顧問。

周懷民(1907-1996),早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任京華美專教授、北平國立藝專教授等職,曾為中國美協會員、中山書畫社副社長、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畫院一級畫師。


203

高馬得(1917-1997)戲劇人物冊(十開)

設色紙本冊頁

款識:1.禦酒難醉。馬得。

2.太白醉寫。馬得。

3.古城會。馬得。

4.牡丹亭離魂。馬得畫。

5.馬得。

6.英雄難過美人關。馬得。

7.辭院。馬得。

8.別兄。馬得。

9.埋玉。馬得。

10.單刀赴會。馬得。

鈐印:高(三次)、馬得(十次)

23×17 cm.×10約3.5平尺

RMB: 10,000-20,000

作者簡介:高馬得(1917-1997),江蘇南京人。以畫戲曲人物聞名,他把漫畫藝術表現上的誇張特點和中國畫技巧結合起來,並借鑒了中國京劇藝術的程式,隨意點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筆墨簡練灑脫,形象生動傳神,情趣妙生,耐人尋味。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專業畫家。


*204

潘絜茲(1915-2002)人物冊頁(十開)

設色紙本冊頁

題簽:潘絜在茲人物冊。 鈐印:潘絜茲

題識:1.潘絜茲畫於北京。

2.潘絜茲。

3.潘絜茲。

4.絜茲畫。

5.絜茲。

6.潘絜茲畫。

7.絜茲畫。

8.潘絜茲畫。

9.潘絜茲畫於北京。

10.潘絜茲於春蠶畫室。

鈐印:潘絜茲(六次)、絜茲長壽(三次)、春蠶畫室(三次)

29×24.5 cm.×10約6.4平尺

RMB: 50,000-60,000

作者簡介:潘絜茲(1915-2002),當代著名工筆人物畫家。原名昌邦,浙江宣平人。1932年入北京京華美術學院,師事吳光宇、徐燕孫,專攻工筆重彩人物畫曾在四川臨摹蓬溪梵明寺壁畫。1945年到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從事古代壁畫的臨摹研究工作。曾任台灣台北民眾教育館藝術部主任,主編《民眾畫報》,後得于右任先生資助,從事敦煌藝術研究。1949年在上海軍事管會藝術處美術工場工作,並參加上海市美術家協會。


*205

陶冷月(1895-1985)枯樹寒鴉

水墨紙本鏡片

款識:枯樹寒鴉。摹垢道人法。冷月。

鈐印:陶、冷月

16×17 cm.約0.2平尺

RMB: 7,000-8,000

作者簡介: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鏞,字詠韶、號宏齋。蘇州人。擅長山水、花卉、走獸、游魚,尤善畫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世稱“冷月山水”,解放前歷任國立暨南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學藝術系教授,曾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206

陳半丁(1877-1970)、荀慧生、陳啟湖、溥韞娛清供圖

設色紙本立軸庚辰年作

款識:1.古花如見古遺民,誰道花枝照古人。閱盡六朝惟隱逸,支離殘臘倍精神。時在庚辰冬十一月中浣,半丁陳年補梅並題。

2.荀慧生添樹石不計工拙。

3.啟湖畫盆草。

4.韞娛。

鈐印:陳年、半丁合作之印、荀□、慧生、陳啟湖、溥韞娛

102×32 cm.約2.9平尺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陳半丁(1877-1970),名年,一作半叟,字靜山、靜廬,號竹環居士、哂翁。因其為孿生子,故又號“半丁”。浙江紹興人。師承任伯年、吳昌碩,尤得吳昌碩書畫印的真傳,1906年遷居北京,與陳師曾、王夢白、齊白石等共掌藝壇,名重京華。所作花鳥,放逸瀟灑,為時人所稱道。陳半丁書法篆刻皆工,尤精篆刻,刀法嚴謹,且章法奇譎,獨具風采。曾任國立北平藝專教授、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207

唐雲(1910-1993)山水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大石寫於海上。

鈐印:唐雲私印、大石

34×46 cm.約1.4平尺

RMB: 30,000-40,000

作者簡介:唐雲(1910-1993),著名花鳥畫家,早年宗華嵒,瀟灑出塵;晚年融入八大、冬心、虛谷、缶廬筆意,清健雄拔。擅書法、篆刻,工詩文,精鑒賞。先後擔任上海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等職。



*208

錢君匋(1907-1998)村居

設色紙本鏡片

款識:君匋變法。

鈐印:君匋

出版:《錢君匋─書畫篆刻精品集》第18页,海天出版社,1998年1月。

68×68 cm.約4.2平尺

RMB: 50,000-60,000

作者簡介:錢君匋(1907-1998),浙江桐鄉人。著名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書籍裝幀家,是一位詩、書、畫、印熔于一身的藝術家,諸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和貢獻。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上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協上海分會名譽理事、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




209

江文湛(b.1940)清趣圖

設色紙本鏡片丙子(1996年)作

款識:清趣圖。丙子魯南人,文湛。

鈐印:江文湛印、文湛印信

136×57 cm.約7.0平尺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江文湛(b.1940),山東郯城人。中國著名花鳥畫家。師從羅銘教授。歷任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陝西省文史館館員,西安美院客座教授。



*210

應野平(1910-1990)清涼臺上看雲濤

設色紙本鏡片1978年作

款識:清涼臺上看雲濤。黃山勝景。一九七八年冬,應野平。

鈐印:應、野平

154×94 cm.約13.2平尺

RMB: 40,000-50,000

作者簡介:應野平(1910-1990),原名端俊,又名野萍、野蘋,浙江寧海人。繪畫以山水見長,書法以漢隸見稱。先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及上海分會藝術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名譽理事,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等。



211

周彥生(b.1942) 紫荊翠鳥

設色紙本 鏡片 壬申(1992年)作

款識:壬申歲金秋寫于珠江南岸。彥生。

鈐印:周、彥生之印

說明:附1995年廣州市文物總店商品銷售發票。

66×133 cm. 約7.9平尺

RMB: 750,000-850,000

作者簡介:周彥生(b.1942),河南漯河人。著名花鳥畫家,師從關山月、黎雄才、陳金章諸人。風格清秀明麗、富貴高雅而氣勢宏偉。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理事,廣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畫院特聘畫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央文史館書畫研究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


周彦生《紫藤翠鸟》

周彥生是當代中國著名的花鳥畫家。周彥生的花鳥畫,尤其是工筆花鳥畫,將北方的富麗雍容與南方的清新娟秀融容貫通;既得宋院花鳥畫清麗典雅的遺韻,又洋溢著新時代的藝術精神,在當代中國畫壇享有盛譽。

周彥生在1992年創作的這幅工筆花鳥畫《紫藤翠鸟》,是其創作高峰時期的精粹之作。該畫畫的是“秋花”的美景——在爽朗的秋天中,成片茂密的花卉正在盛開;那水靈而又質樸的白色花瓣,那鬱蔥而又厚實的枝葉有機穿插,錯綜紛披,組成了一曲秋天豐收的凱歌。在清涼的秋風中,一隻輕盈的小鳥正在花叢中飛舞,空氣中仿佛飄散著植物的清香……整個畫面,在豐碩繁迭中又見疏朗空靈,在鮮豔明麗中盡顯清新潤澤,可謂滿眼的花團錦簇,到處的鬱鬱蔥蔥——鄉野的芃芃生機躍然欲出。在該畫中,周彥生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實,而是強調藝術的效果,著力表現一種新意和情趣——他以白色、藍色為主調,工筆勾描、層層暈染的白色花朵與藍色葉子,有著靈動的、濃淡深淺不一的細微而豐富的變化,是那麼的清新、水靈而又飽滿、結實;白色的花朵與藍色的花葉互相映襯,組成了妙不可言的畫面效果。整幅繪畫,都在營造著“詩”的意境,都在抒寫著“美”的篇章。



212

林 墉(b.1942) 豐收的微笑

設色紙本 鏡框 丁卯(1987年)作

款識:丁卯,林墉。

鈐印:林墉

67×67 cm. 約4.0平尺

RMB: 400,000-600,000

作者簡介:林墉(b.1942),廣東潮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擅人物,又及花鳥、山水,兼擅文論及插圖,風格瀟灑、清新、明麗。先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畫院研究院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顧問,廣東省文聯副主席、顧問,廣東畫院院長、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林墉《丰收的微笑》

林墉的這幅圖畫,畫面的主體是一位年轻女子,她有一張明麗嫵媚的臉孔——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高高的鼻樑,小小的嘴唇,其人物造型堅實,輪廓鮮明,體現了典型的林墉“審美風格”。而女子那精美的五官,那絢麗的民族服飾,又有著濃郁的異域風情。少女手捧一盆新鮮的水果,充滿豐收的喜悅。水果那大片黃澄澄的顏色,與女子頭飾、衣飾上點點块块的紅色、蓝色,成為畫面中最為靚麗的亮點。

林墉以明麗、渾融、流暢的筆墨線條,為前景的人物、靜物與背景的花木造型,展現出年轻女子特有的開朗、活潑氣息。在自由流暢的線條揮灑之中,在明麗又不失清新的賦色之中,在團團點點的墨色與顏色之中,突顯出少女那張白皙明淨的臉孔。繁與簡、濃與淡、素與豔、明與暗、虛與實,糅合光影色墨,形成了十分美妙的對比,造成奇特的畫面效果;使觀眾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女子那明媚的臉容上面,特別是那雙靈動的大眼睛上面——在碩果後面的女子,顯得分外的奪目、分外的悅目。



213

林墉(b.1942)扇子舞

設色紙本立軸癸亥(1983年)作

款識:如恩先生雅賞。癸亥夏月制於流花湖畔,林墉。

鈐印:林、林墉、家在南粵、兒時曾飲韓江水

出版:《林墉賞珍集》圖49,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3月。

94.5×59 cm.約5.0平尺

RMB: 280,000-380,000

林墉《扇子舞》

林墉是當代嶺南畫壇的著名畫家,以人物畫,特別是女性題材的作品最為著稱。

林墉的這幅《扇子舞》畫於1993年,是林墉盛年時期的作品。畫中題識曰“加恩先生雅賞,癸酉夏日制於流花湖泮。林墉。”鈐“林”(朱文圓印)、“林墉”(白文方印)兩方印章。

《扇子舞》中的女子是唐裝打扮:梳著高高的髮髻,妝容精緻;身穿薄如蟬翼的衣裙,臂纏長長的紅色綢帶。女子的面貌姣好、表情含蓄、體態輕盈;她手持古老的紈扇,正在翩翩起舞。隨著典雅的舞步,女子手臂上的紅色綢帶輕輕飛揚,使其舞姿顯得更加曼妙動人。林墉以明麗而又顯清淡、流暢而又顯融合的線條筆墨,鉤、描、寫、抹、塗出舞蹈女子娟秀的臉容、優美的身姿,飄逸的衣裙。輕重、濃淡、深淺、虛實的筆墨相互對比,相互映襯,形成一種清新、靈動、文靜、雅致的“筆情墨趣”。與林墉其他的女性繪畫中的恣肆、淩厲、豔麗的筆墨相比,可謂另有一種韻致。



214

林墉(b.1942)霜葉紅於二月花

設色紙本鏡片壬戌(1982年)作

款識:霜叶紅于二月花。壬戌于流花湖畔,制此圖以三彩之法作之。墉。

鈐印:林、林墉

出版:《苏华林墉作品集》第227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138×68 cm.約8.4平尺

RMB: 280,000-380,000



215

林 墉(b.1942) 梅花少女

設色紙本 鏡框 甲戌(1994年)

款識:甲戌,林墉画。

鈐印:林墉

出版:《當代國畫大家作品研究·林墉·真取不羈》第20頁,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

67×136 cm. 約8.3 平尺

RMB: 500,000-600,000



216

林 墉(b.1942) 鳥語

設色紙本 鏡片 癸酉(1993年)

款識:鸟語。癸酉,林墉。

鈐印:林墉

出版:《当代岭南·画品》第167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10月。

69×69 cm. 約4.3 平尺

RMB: 80,000-100,000



217

(b.1942)、亞 (1924-2002) 清風苦茶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清风苦茶。林墉、亚明合寫于汕头翠文軒。

鈐印:林墉、亚明

出版:《林墉賞珍集》第99頁,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3月。

123×247 cm. 27.3 平尺

RMB: 500,000-600,000

作者簡介:亞明(1924-2002),合肥人。原姓葉,名家炳,別署金陵茶客,室名悟園、覺齋、沙硯居。金陵畫派著名山水畫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畫山水構圖新穎,筆墨生動,意境高遠,落筆瀟灑有磅礡之氣。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江蘇省分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文聯委員,南京大學教授。



218

楊之光(1930-2016) 斯里蘭卡罐舞

設色紙本 鏡片 乙丑(1985)

款識:志敏弟屬畫。乙丑十一月寫斯里蘭卡罐舞,之光。

鈐印:楊之光

67×45 cm. 2.7 平尺

RMB: 180,000-250,000

作者簡介:楊之光(1930-2016),廣東揭西人。著名水墨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擅寫意人物,尤以舞蹈人物、人物肖像畫見長,兼及花鳥。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士。2013年獲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219

楊之光 書法冊頁

水墨紙本 冊頁 甲申(2004)

題簽:書卷之气。 鈐印:楊之光

款識:1.甲申秋月,之光。

        2.之光書。

        3.王安石《北山暮歸示道人》。之光。

        4.之光書。

        5.甲申中秋,之光。

        6.甲申中秋,之光。

        7.甲申秋月,之光。

        8.之光書。

        9.甲申,之光。

        10.之光。

        11.之光書。

        12.緣。之光。"

鈐印:楊(六次)、楊之光(七次)、楊之光印(三次)、肖型印

出版:1.《杨之光傳世作品全集(卷二)》第 229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612月。

        2.附雅昌鑒定證書。

35×50 cm.×12 18.9 平尺

RMB: 100,000-150,000



220

葉綠野(1922-2016) 嶺南佳果

設色紙本 鏡片 丙寅(1986)

款識:嶺南佳果。丙寅年臘月,綠野。

鈐印:葉氏、綠野

57×63 cm. 3.2 平尺

RMB: 40,000-50,000



221

葉綠野(b.1922) 紅荔小鳥

設色紙本 鏡片 壬申(1992年)作

款識:壬申年新秋,葉綠野於廣州。

鈐印:葉氏、綠野之印

96×198 cm. 約17.1 平尺

RMB: 80,000-100,000



222

方楚雄(b.1950) 又是金風送豐年

設色紙本 鏡片 甲午(2014)

款識:一棚秋凉到人间,瓜熟蒂落釀甘甜。欲問蝴蝶何方客,又是金风送丰年。甲午秋,楚雄。

鈐印:方楚雄印、游于艺

45×69 cm. 2.8 平尺

RMB: 60,000-80,000

作者簡介:方楚雄(b.1950),祖籍廣東普寧,生於汕頭。幼年拜王蘭若為師,後又隨劉昌潮習畫。後赴敦煌、永樂宮臨摹。擅花鳥、動物畫,所作多以平凡的田間農家、山林悠澗為題材,構圖新穎,筆墨精到,既有傳統筆墨韻味,又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被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23

方楚雄(b.1950) 浣熊

設色紙本 鏡片 1989年作

款識:芳芳小姐清賞。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楚雄畫。

鈐印:方、楚雄、嶺東人

137×68 cm. 約8.4 平尺

RMB: 180,000-250,000


 

224

李勁堃(b.1958) 秋江捕魚圖

設色絹本 鏡片 1999年作

款識:秋江捕魚圖。一九九九年六月初夏於聽雨居。勁堃。

鈐印:李、勁堃

23×175 cm. 3.6 平尺

RMB: 180,000-250,000

作者簡介:李勁堃(b.1958),廣州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兼中國畫藝委會主任,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導師。



225

李勁堃(b.1958) 初雪

設色紙本 鏡片 壬辰(2012)

款識:初雪。壬辰歲冬月于珠江南岸听雨居,勁堃。

鈐印:李、李勁堃、勁堃急就

132×66 cm. 7.8 平尺

RMB: 180,000-220,000



226

吳 灝(b.1930) 山水·書法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1.光明頂早霧。此从光明頂俯视前海也。晓起初夏,晴明一揮成此。灝。

2.子玉。

鈐印:遲园(两次)

43×65 cm. ×2 約5.0 平尺

RMB: 18,000-25,000

作者簡介:吳灝(b.1930),字子玉,號遲園,佛山人。清代湖廣總督、嶺南著名學者吳榮光後人,嶺南畫派畫家黃少強之婿。先後師從趙少昂、丁衍庸、謝稚柳、容庚等,擅長國畫、詩詞、書法、篆刻。廣東著名畫家,詩、書、畫皆佳,現為廣州市文史館館員。



227

(b.1930) 慈光閣觀梅·書法

設色紙本 鏡片

款識:1.慈光閣觀梅。早春二月,閣之前后山梅花极盛。子玉。

        2.子玉。

鈐印:吴子玉、遲园(两次)、半主家盫

43×65 cm. ×2 5.0 平尺

RMB: 18,000-25,000


228

(b.1930) 荷香

設色紙本 立軸 辛未(1991)

款識:香濕亭亭綠,蒲塘薄晚天。湘娥无覓处,花发又一年。子玉詩畫。辛未七夕寫汉上句。

鈐印:吴子玉、遲园、古禪吴氏

138×35 cm. 4.3 平尺

RMB: 12,000-18,000



229

饒宗頤(b.1917) 九如圖

設色紙本 立軸 丙子(1996)

款識:九如。丙子之六月既望涉事,選堂。

鈐印:饒伯子、固庵

出版:1.《古調今情——饒宗頤書畫作品選》第76-77頁,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8月。

        2.《華藝廊叢書8饒宗頣》第60頁,廣州出版社,20001月。

137×35 cm. 4.3 平尺

RMB: 500,000-600,000

作者簡介:饒宗頤(b.1917),字伯濂,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饒宗頤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著名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現任社長。被國內、香港、台灣、美國、法國、日本多家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或顧問。饒宗頤精於書法,能作篆、隸、楷、行、草各體,其書法造詣深厚,自成一體。亦擅作中國畫,在山水、人物、花鳥方面尤有獨到之處,其書畫為國內外公私機構爭相收藏。

 

饶宗颐《九如图》

饒宗頤既是一位大學問家,還是一位極富才情的藝術家。他擅長山水與人物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別開新境;人物畫取法敦煌白描,于仇英、陳洪綬諸家之外,開一新路;寫意花卉則融合南田畫法,兼取西方印象派筆意,舉凡山水、人物、花鳥,均能在古人筆意之上有所發展,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他的書法從唐顏真卿人手,由兩漢至晉唐碑帖植基,又參以宋人意趣,融入明末諸家行草豪縱之韻,出於厚重的金石文字積澱,以甲骨文、金文、簡帛文筆意冶鑄一爐,自成一格,表現出濃郁的金石氣和書卷氣。     

 —— 廣州日報《嶺南藝緣——饒宗頤書畫作品展》2013423



230

吳靜山(b.1943) 東坡赤壁

設色紙本 立軸 丙戌(2006)

款識:1.东坡赤壁。丙戌冬日,吴靜山于京华。

2.苏东坡《前赤壁賦》。丙戌十一月于北京呵凍書。吴靜山。

鈐印:吴氏、靜山、吴靜鉥、靜者、默如書画、弘光閣

137×69 cm. 8.5 平尺

RMB: 50,000-60,000

作者簡介:吳靜山(b.1943),廣東順德人。60年代就學於中國美術學院,受到潘天壽、陸儼少,沙孟海等師長的賞識。後回到廣州又得到容庚先生的器重。擅山水、花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文史館館員。


231

(b.1962) 龍王禮佛圖

設色絹本 立軸 癸未(2003)

款識:龍王禮佛圖。癸未正月,臨老蓮筆。吳泰。

鈐印:吳、泰

84×33.5 cm. 2.5 平尺

RMB: 20,000-30,000

作者簡介:吳泰(b.1962),生於廣州,祖籍廣東南海。吳子玉子,先世為廣東名藏家吳榮光。家學淵源,善山水,花鳥,人物,取法宋元,自運新意,名聲振於港島。秀法宋徵宗,謝稚柳見其書畫亦褒揚有加。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