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当代艺术与乡村美育融合

光明网 ·80257 浏览 ·2018-12-15 00:00:00

         美好的理念与希冀需要具体教学智慧的支持。对于乡村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已有不少先期的实践和具体成果。基于笔者自身的理解和思考,窃以为,乡村美术教育需要立足于传统,然而此种“立足”并非是让学生对历史和传统艺术因循守旧的模仿(毕竟,有一部分的民族传统和艺术形态实在过于久远),而是可以通过和鲜活个人生命感受的结合使其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当代艺术可以和乡村美术教育进行结合,这可以成为乡村美术教育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新选择。

        其间,“当代艺术”可以是装置、观念、新媒体,乃至身体行为,凡是和传统绘画和雕塑相异的艺术形态和造型语言都可以拿为所用。就其意义来看,将当代艺术融入乡村美术教育,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异的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视角,培养了其现代的文化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不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激发其创造性和创意思维的能力。

        在今年暑期的“蒲公英行动”夏令营中,一个来自于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就在积极地尝试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创意的美术学习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儿童更好地感知文化和传统。这里以《云间翼》大地艺术为例,作为我们夏令营最后一天的“压轴”项目,其创意来源于当地特有的“鸟文化”——丹寨人自称“嘎闹”,意为“鸟的部族”。自古以来,丹寨人就尊鸟为图腾,奉锦鸡为神,保留着穿“百鸟衣”、跳“锦鸡舞”的传统。其中的卡拉苗寨,古老传统手工编织鸟笼技艺传承于此,已有400多年鸟笼编制历史,被誉为“中国鸟笼之乡”。而我们“云间翼”的诞生灵感正由此而来:主体装置是一个意象形态的“鸟笼”,其由一根根插入土壤中的当地盛产的竹子围绕“编织”而成。继而,孩子们手绘后写满心愿的“百鸟”从笼内牵引笼外,最终飞向广阔的大自然。其间,“鸟笼”作为一种有意涵的符号,它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以一种束缚、牢笼的感觉。而我们则希望将孩子们写满祝福语的百鸟从笼中“放飞”,带着他们各自的心愿翻越青山,飞到更远的地方……

        通过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承袭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其实也可以和现当代的艺术形式碰撞出无限的创意。其和教育的结合,可以使得儿童超出材料、技法、风格的角度去思考艺术的可能性,而去尝试新的艺术语言,在享受创造过程快乐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地触摸、感知本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获得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的自信心。恰如当代艺术家徐冰所言,“当再没有绘画风格、流派、技巧的干扰时,属于‘艺术’的部分就会出现,这么看,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而我们在丹寨的实践,也为学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视之外,尝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和现当代艺术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让学生在艺术里发掘意义,并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视觉表现方式以探索人的观念、思想和情感。这个过程中,由于少了所谓“专业”的干扰,儿童艺术中最原始的创造天性就会呈现出来。

         于上述而言,这就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建”的过程——其解构的是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本位”和成人化的美术理解对儿童艺术表现的干扰,而“重建”的则是纯真儿童与少年无拘无束的灵性与自由。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