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内,非遗传承人颜先英(左一)在向两名学员传授荣昌夏布编织技艺。苎麻,俗称“中国草”,以其为原材料织造而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被誉为“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近年来,荣昌夏布织造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用荣昌夏布制作的服装、床上用品、工艺品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日前,重庆市荣昌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特色产业“荣昌夏布”的复工复产。在重庆荣昌夏布小镇,企业陆续复工,销售门店里也迎来选购“荣昌夏布”产品的消费者。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荣昌本地的织女在使用织布机织造荣昌夏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内,一名加合夏布的技术工人在进行荣昌夏布生产的整经工艺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内,一名加合夏布的技术工人在进行荣昌夏布生产的整经工艺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内,非遗传承人颜先英在用织布机织造荣昌夏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荣昌本地的织女在使用织布机织造荣昌夏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荣昌本地的织女在织布机上织造荣昌夏布。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荣昌本地的织女在织布机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加合夏布门店内,一名女性消费者在选购荣昌夏布折扇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3月23日,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内,两名消费者在挑选使用荣昌夏布制作的服装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本文由会员自行上传,其发布的图片,文字等内容由会员本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也未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