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三十:空白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43854 浏览 ·2019-08-14 13:25:05

    1.空白

    为什么中国画以空白为境?为什么中国画的真实意蕴在于理解空白?

    重要的原因是空白创意了有趣味的不完全形。对中国画而言,空白具有结构组织的基础性:它是有限中的无限,对称中的非对称,整平与尖锐的互化,平度与深度的互补,是以“无、虚、静、空”为形式的中国画的精神。中国画为何以空白为境?基本原理在于空白使空间具有了形状的视觉意义 一 阴形。在感知阴形时,人们会把注意力从物体(阳形)转移到空间(阴形)的线条上(一条共享边界的线条)。共享边界的相交性,使空白具有了游离于形状内外的倾向性,既形非形、既无非无、既虚非虚、既空非空。这实际上是空白相交的形,因定向与位置导

致了有倾向性的偏离,引起非对称性刺激,从而产生了整体性的视觉趣味,这是有艺术创意的“好形”对真实“非完满形”的心理比较后的超越。当再读马远的《寒江独钩》、倪瓒的《安处斋图》、徐渭的《黄甲图》,其以不完全形所营造的超越

之境真是美于至极。

    由空白引发的相交偏离原理,不仅是中国画空间的基本组织原理,亦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原理。比如,令人感兴趣的图底关系、公共轮廓、梯度重迭、凹凸对比都是空白逻辑的深度演绎。对空白更为深层的认识是东方特有的中庸形性观,华夏笔墨更追求在空白区域间的游刃有余,其价值观不是外张型的突显,而是收敛型的

 

 美的选择,空白


高遇晰《谭嗣同》(局部)

 

凹嵌,正是从这个意义说理解中国画就是理解空白。遗憾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一真地空白原理变作为黑白、虚实、有无的非视觉科学的经学解义,它内蕴的不完全形意义极少有人关注。结果少了科学,多了神秘;有了空白笔墨,缺了空白学说。这真是为笔墨的悲哀!

    2.张力

    由空白引发的对尖锐化倾向的偏好,使形性有意味地具有了削弱对称的刺激力。当刺激力足够大时,就会引起整平化倾向力的反动,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运动方式 一 不动之动。

    在整体为静的中国画中,内蕴着动的永恒,它是生命。这类以形的不完全致生的不动之动,与传统联想主义的动形再现说有着质的区别,它是偏离既有对称的知觉力,是有意义的倾向性使重力与方向发生改变的运动。当整体出现静止时,是互致运动趋于平衡的结果。此时动静互补成为图形的生命所

在,内部对抗力的相对平衡产生了不动物体之中的运动,它的表象是静止的,生命是运动的。中国画不完全形创意的本质就是:张力 一 不动之动。

    不完全形张力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其审美价值在于;由于中国式看的真谛是空白、虚无、中和,形性的视错觉,追求的是“不完全”(游艺于无、虚、静、空之间),中国画形性的有意义的整体性是对不完全形的顿悟,因此中国艺术本质上是创意不完全形的视错觉,正是这种不求“完整”,造成了使不完全形较之完整形更大的视觉刺激力和更强的形式意味。中国的山水情怀、花鸟精神之所以令人感动,就在于形性于似与不似之间(似完非完)。视错觉的科学揭示了一个重要原理:一个形在空间中的定向和位置会产生某种偏离,当偏离到张力足够大时,就会产生紧张力的式样,这种有倾向性的紧张,同样来自于想象中的“好形”相对于并非完满真形的对比和变化。为生之境的不动之动,致生了中国画生命运动的原理:将意象力创意为视觉力,即不动之动的有倾向性的张力。

    现实中,对有倾向性张力的认知可以说极其缺乏。许多人把它视作线墨运动的骨力与速度,而忽视了不动之动的本质 一 倾向性(定向与位置的偏离)。在视觉心理中,这种倾向性更多地表现为追求不完全形,以让形缺处产生张力,从而使造型能够表现运动,使笔墨具有饱满的生命力。按着这一原理,张力本质上就是气韵,就是有意义的不完全形的组织。在知觉力的气韵场中,二度中的三度是式样本身所“内蕴气质 — 固有张力 一 倾向简化”的趋势。这样,一些有意义的形概念,如倾斜、变形、频闪、楔形就成了生命蕴力的象征。齐白石最早提出了不动



 

美的选择,空白

 

王志坚《湖上老人》139×69cm

  之动的笔墨观,潘天寿最早研究了三角形构图规则,但这并没有成为系统的原理。我们现在不能还是只说不论,应从原理机制上认识空白与张力的整体性的基础性,以使中国画具有科学的基础。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美的选择,空白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