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五十九:阴阳互补

来源:中国美网 ·68793 浏览 ·2019-11-13 15:46:36

 4.1.1阴阳互补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整体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道”。在国人眼中,“有艺术的”这个词汇,本质上是“体道的”。体道的意识源于悟与直觉(天性与思性的中和圆觉),其核心是非二元的整体发生论,即道于互补(互补致中)。道的直觉发生于阴阳两个相反因素趋于整体和谐的过程之中,衰减的一方正好被递增的一方补充、当二者达于平衡时,就是认识的顿悟——中和。中国画恰于这一临界点发生了“有艺术的”这一觉知。一切有关中国画的善美、神美、味美之境,均是顿悟之境的表象。因此中国画的哲学认知,总体上不是二元辩证观,而是非二元的互补致中观。这可能是致生中国思想本源认识的关键。为此,我不赞同简单地用辩证逻辑阐述,而主张深入地研究互补性,基此走入先贤的思想,用中国式而不是西方式的眼光来考察一个有关中国的同化格局。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坚持,是因为一个现象摆在眼前:总有人在问题前把方法设定为西方式,既使采用经学方式,最终亦得出“朴素辩证观”等等二元性结论。这说明后人在理解前贤时,要么辩证分析,要么经学考证,考证过程又离不了辩证,出发点首先就偏了,开口主体客体、形而上形而下,围绕二元还原论,辩证来辩证去,就是没辩到非二元的整体性结构上来。尤其是在辩证时,总好用西方范畴诠释东方范畴,方法与结论显然已属于西方了,因此一辨不清问题,就扣以中国思想(绘画方法论)是“神秘的”、“情绪化的”、“非科学的”等等词汇。中国思想真的没有科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西方中心论)错了,还是其他什么?

    此时我想起了吴文俊。这位坚定走入中国古典科学殿堂的智者,在机城性算法领域向世人证明了古老华夏文明的科学魅力,以及这一魅力的超时代意义。我总是怀着敬仰心情体验吴氏取向,认为这是当今最深刻的。因为我也同样面对吴氏的思考:引发文明的方法是什么,它怎样指明着未来?中国画要自立为一门学科,首先应自立为一门科学。吴氏取向告知了一些起码原则:a.凭藉自己的双眼走入问题:b用科学的眼光诠释中国的古老经典;c.曾创造了先进文明的方法之所以退步,除了缺乏认识自身的科学机制外,缺乏“有学科创意的”(即不满足于“技术实用的”)是又一致因。d.出发于整体性的算法美具有话语文本的基元之美(中国思维的最高艺术境界)。

    对于中国画,吴氏取向的深刻在于:科学的必是艺术的(有创意的),它一定有一个美的本元格局,基此不仅能运演过去的文明,也能适应未来的文明。问题是能否解构本元格局(基底图像)的美。只要发生了美的自觉,认识就运演为生命。无数事实证明,在科学自觉的时代,美的自觉离不开科学,一个美的建构同系科学的建构,亦是生命的建构。有美感的人绝少思虑到死;他的体验,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这是自然为道后的生命自觉。科学一经深致生命,对艺术本元格局的认识,就有了新的发生论意义。当以生命直觉为底蕴的中国画,在朴素直觉时期,依情绪、灵感、神秘来解义中国画的精神性,并得出不知其所以然的“艺术非料学”的无奈结论时,似乎还有道理;在科学认知了直觉之后,就根本无理了。

    2004年4月,美国心理学家宣布,科学已成功揭示了大脑产生“顿悟”的独特机制。中国学者也在同年宣布揭示了大脑的灵感。这两个宣布证实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克里克的大胆假设,即出版于1994年的论著《灵魂的科学探索》。这一科学实验说明,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脑十年”的认识深入,国人一直乐道的“灵感、直觉、顿悟、参透”等古老神秘的词汇,已有了现今的科学解义,不应再远离科学空谈精神。任何话语,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都有科学的意义。我们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把“有艺术性的”解义为“有科学性的”,从而让中国画基于理性的自觉构建逻辑的学说,以使自觉的思想成为自觉的艺术。

     在这样一个认知的基础上,再看非二元的互补观,就会得出中国画的基元认知:中国画是追求和谐的直觉,在艺术的顿悟中,阴阳互补是精神的内在觉知,它既是天人感应,又是物我观照,还是心境交流。在互补的阴阳运演中,自然性、均衡性、互化性、天性与思性的中和性是致生整体和谐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又致生了中国画阴阳互补的基本范畴:黑白互补、虚实互补、远近互补、疏密互补。可以说这四大互补衍生了中国画方法论的整个范畴。一切美知源此而生。

   若结合本书有关五大认知背景(见“审视图像:背景的积淀化过程”)的阐述,这种以大国为天下的意识,以大陆化的田园观为视点的民居意识,以上农为方式的耕读传家意识,以天人为感应的合一意识,形成了与古希腊海洋文化极为不同的整体论的阴阳互补观(后者是还原论的命题解析观)。在方法上,一个是觉知的


   概括(简化与分离),对好形的顿悟;一个是觉知的综合(抽象与具体),对概念的演绎。在视点上,一个着重的是关系,即从整体性出发的部分与部分的中和(临近与连续);一个着重的是命题,即从本质性出发的概念与概念的演绎(分析与综合):在形式上,一个是模糊的非精确的非语言化的对好形的灵感式圆觉;一个是清晰的精确的语言化的对本质的逻辑式认识。这两种发生于不同格局中的方法(顿悟与再现),最终决定了东西方艺术的不同走向。只有认清这一点,以互补致中为模式的知觉心理运演才能体现出中国的逻辑底蕴。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阴阳互补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