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挑战紫砂工艺极限——壶王李双喜218根筋囊壶

美网会员 ·9518 浏览 ·2020-07-17 14:36:38

“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紫砂壶源于明代,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弥足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李双喜

壶王:218根里外筋囊《英雄壶》

李双喜

李双喜,紫砂艺术天才,功底扎实,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现为国家级非遗-宜兴紫砂筋囊壶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艺术形象大使、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非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壶鉴定技术顾问、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员、美国洛杉矶亚太艺术馆会员,作品以高难度筋囊、各类花货见长,多次获奖。

李双喜

2016年5月,李双喜最具代表性作品、堪称工艺极限的“168根筋囊-英雄壶”问世,2019年8月9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荣获“国家专利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双喜并不满足现有成绩,推陈出新,挑战紫砂工艺极限,继续攀登高难度的艺术高峰。于2018年5月开始设计制作“218根里外筋囊壶”,多少个孤独日夜反复尝试钻研,历经无数次失败,耗费两年多时间,终于在2020年7月9日创造新的紫砂神话,成功制作完成“218根里外通转筋囊壶”。

李双喜

李双喜

李双喜

168根筋囊《英雄壶》

据了解,李双喜一开始做的时候经常失败,不是盖子就是很多其他细节地方出毛病,筋纹像蛇一样扭扭弯弯,口盖也不严密,筋纹大小粗细很不均匀,壶内的筋纹更是做得乱七八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让其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一想到如果放弃,一切就都要前功尽弃,回到原点,这显然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相信坚持的力量,反复尝试实践修改多次,终于攻破了这道壶界难题。


李双喜

青蛙莲子套壶


好的筋囊壶不仅讲究形式优美,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也非常高。李双喜最新高作“218根里外通转筋囊壶”780cc的容量,里外都是筋囊,精准严谨的韵律节奏之美,第一眼见到都为之震撼。仔细观之,壶表、壶内甚至壶盖内外都清晰勾勒出218根筋囊,壶嘴15根筋囊,每根筋囊都粗细均等,细腻匀称,218根如此多的筋囊,就用眼睛盯着看一会儿都会觉得眼花缭乱,更别说做了,可想而知其难度之高。再者,以如意作桥钮,壶口与壶盖筋囊上下对应,严丝合缝,上下影衬,壶盖随意旋转置换都能与壶身契合,通体协调。经、纬深浅自如,外阳内阴,英雄气足。最后,壶盖、壶口、壶身筋纹相互连接,统一协调,惊叹其艺术造诣。要达到如此干练又美观的壶体设计,包含着高深严密的比例美学及精湛的制壶方法,才能创造出艺术与实物相结合的完美作品。


李双喜


筋囊器的成型难度比“光器”“花器”都要高,价格也如此。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艺很难做出神韵皆备的筋囊器。无论哪个角度观赏,其线、面呈现出几何的美感。

李双喜“218根里外通转筋囊壶”设计理念独特,技术难度极高,筋囊相续,凹凸起伏,明暗律动,神韵非凡。壶内外筋纹纤细明秀,阴阳分明,奇思妙想,实乃鬼斧神工。


李双喜

李双喜

四方筋囊提梁壶

古人之精神,后人之心目,心目之所制,如是而已矣。太湖西畔,中国宜兴,有工匠以紫砂精神通达古人,以器物言说时间的四季,春夏秋冬,重复伊始,永恒不变的唯有匠心于风骨。



(本文由会员自行上传,其发布的图片,文字等内容由会员本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也未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本站拥 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李双喜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