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美术史,就是传承与创新、继往与开来的历史。
在中国美术史中,中国画是璀璨的明珠。她艺术地境象为中国的文明、文化,乃至哲学。
体验中国画的境象哲义之美,就是体验生命的价值之美。她让人欣赏,艺术如何藉助古承,浇灌花蕊;艺术又如何凭借创意,恣肆绽放。作为生命的艺术,总是静静地从昨天你熟悉的脉络中走来,却总会偏偏地从明天你诧异的目光中招手。她让你熟悉且陌生,若稼轩品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画境象哲义之美,即用昨承熟悉的花蕊,淀放明创陌生的绚丽。
这就是中国画艺术的生命。
今天,从昨天“继往”的我们,有幸约请到百位艺术品的创意者,在“中国美网”,用艺术展示“开来”的陌生,体验艺术作为哲学的生命与价值。
在这充满梦幻的空间中,艺术可以尽情享受创意的浪漫与想象,她将带我们从昨天古远洞火的闪烁中走来,又将带我们从明天辉宏蓝图的绚丽中走来,她用中国哲义的平仄,吟诵中国画境的诗:或小桥流水,或大江东去。
这,就是中国画当今百位艺术家的有创意的生命。
李文生,1967年8月生,字文燊、号燚之、墨荷斋主。祖籍山东德州,出生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之乡。
系著名画家朵尔基入室弟子,早年进修于天津东方艺术学院国画花鸟专业,后先后受教于袁辉(潘天寿弟子)、著名画家朵尔基、敬庭尧。
现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大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大足区第二届政协委员、重庆市大足区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重庆市大足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墨荷斋书画院院长。
其作品秉承传统,得宋元清雅。锐意创新,显时代气息。所作山水、花鸟笔墨苍古,大气磅礴,气韵生动、灵动天趣。对宗教题材绘画也勤于研究,以传统壁画手法和现代水墨相融合,格调高古、神秘深邃。尤擅写意画荷,将荷花融入佛教文化之中,所作莲花清新脱俗,妙趣横生,渐臻禅境,作品倍受青睐。
李文生艺术简历
1993年12月参加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华龄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作品《风景这边独好》获青年组绘画第二名。
2000年7月参加首届敦煌国际书画艺术大展,作品《和平之春》入展并被敦煌美术馆收藏。
2006年3月参加四川省新人新作展,《南塘之秋可采莲》入选并展出。
2009年1月作品《荷塘金秋》入选第三届重庆市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8月作品《荷边弄水一身香》、《和谐阳光》二幅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第四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重庆市选送作品展。
2011年1月19日,国画《出浴》被塞舌尔共和国驻华大使菲利浦.勒加尔收藏。
2015年3月作品《瑞雪图》在重庆市第十七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三等奖。
2016年5月获重庆市大足区第一届文学艺术奖。
2016年6月受四川省电视台《巴蜀画谈》名家专访并制作专题片--痴梦绘画人生。
2017年9月9日在内江张大千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2018年3月在世界文化遗产宝顶圣寿寺禅茶室成功举办《花开见佛》主题绘画展。
2019年9月被邀请由美国卓越艺术联盟主办的《致敬!经典》庆祝新中国70华诞——中美文化交流书画作品邀请展,六幅作品在纽约展出。
2019年9月入展庆祝中共成立七十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展
2019年10月作品《凝视》、《雪侵寒枝岂无粟》两件作品被国家级刊物《美术报》刊登。
2019年10月《守望自然——第二届敬庭尧师生画展》特邀展出作品。
李文生的《菩萨图》起兴于对佛教壁龛造像的笔墨转化,其前后景之间刻意拉开的色差和用笔的粗细,形成强烈对比,直叫人过目不忘。
李文生的《荷鸟图》以水墨大写意笔法画秋日残荷。其画连勾带染,笔墨苍古,如风雨骤至,痛快淋漓。
吴永强(艺术批评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盛世芳华》
180x97cm
《欣欣向荣》
180x97cm
宝篮手观音
52cmx75cm
《镜花水月》
115cmx180cm
文生吾弟其作品能较强显示其较为强烈的现代性花鸟画,这也是他近些年追求的方向,也是他探索的目标。显然,他所追求的现代性不是割裂传统,因他的作品平和而中庸。他的作品不刺激观者的感官,也不刺激人们与传统的情感。这种现代性作品似乎更能够被现代审美所接受,由此可见现代性也有着多样的审美追求与表现,现代人并不是只有从那些极端的风格中才能找到现代性。
《寻梅图》
68cmx68cm
《游春图》
138cmx68cm
《颂棠》
180cmx310cm
现代性也不需要自我的标榜。极端的看法很容易忽视现代性中所蕴含的传统特质,那么具体到花鸟画的表现中,所谓的传统特质,就和那说不清道不白的(笔墨)紧密相连。但是文生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及家族血统的背景相关,传统的笔墨以一种新的方式体现了出来。而这种新的方式,显然不是一种模式和风格,它是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背景中的难以割舍的现代笔墨情结与因个人状态的具体表现。
《紫气东来》
145cmx145cm
《和和美美》
68cmx68cm
《春酣国色》
68cmx68cm
从文生的艺术修养和追求看,能感到他在艺术上所潜藏着的极大能量,因他在对待艺术问题上严肃踏实,犹如他的做人,朴率自然,不急功近利地去追求某种时尚,而是坚定不移地默默营造自己的天地间耕耘,我们相信他定会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因为从他的作品中透见了这一端倪。
朵尔基于磨臆坊 2016年1月
《春意浓》
68cmx68cm
《秋荷图》
138cmx68cm
《秋雪无尘》
145cmx145cm
《秋艳》
180 cmx97cm
《万荷吉祥图》
332cmx226cm
《窥》
《荷塘新语》
《芭蕉雨声秋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