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曾伟平写意人物画之感

曾伟平 来源:中国美网 ·6 浏览 ·2019-11-06 11:33:13

曾伟平

《颗颗红心向着党》180x200cm

 第一次见伟平,他长的个子小小的,声音确很洪亮,老实巴交形象总是保持着严肃与冷静。但他的作品却画的黑白分明,笔墨泼辣和本人形象到是很不相符。与之相处,才发现伟平是一个执着而又有几分强势与泼辣。画的很有个性,富有特色,他那种强化装饰性讲究形式的画法与一般的国画家不同。


曾伟平

新农村大会 221x187

2015年前第一次见他的一些水墨人物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作品是表达艰苦旅游中的人物,试图追寻古人足迹啸傲山林的寻求自我放逐,还是自我在旅游之中的真情流露,那些人物从时间中走出来,如此地相识。而现在的作品是以少数民族为题材,作品不是随意的营造,而是通过写生,老人的口述,了解当地人们的文化进行创作的,画面中更加具有生活趣味和水墨人物画带给我的生命力感受。

作品造型的唯美,装饰性味道浓厚,形式感强烈,团块势的构图,以及技巧与个人符号化的确立,画面中荒诞的趣味都是大胆的突破。


曾伟平

歌声  180x196

伟平多画少数名族的文化,以广西少数名族农民的传统,那些经历历史长河还一直保存的传统少数名族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崛起的梦在他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将自己进入情境之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并在广西少数名族写意人物肖像画中真情的流露,塑造了一个个,一群群实实在在真实存在富有情感的人。《生生不息》《新农村大会》《预演.鼓声》《岜沙.最后的枪手部落》《德峨.赶吁回家》《情系岜沙》等系列作品,技法上有所变动,而艺术特征更加彰显个人思想和个人风格。这批作品在造型语言上及融入了西方造型语言但又出自中国传统。这批作品体现了他的才情和智慧,而人文中的自然,自然中的人文一直是其长期追求的目标。


曾伟平

196x220cm《生生不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让我们必须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传达的那份真实的情感,艺术如何真真的达到为人民服务和艺术工作者写意当代的心声的体会。所以艺术不单纯是需要才情还需要艰苦的耕耘。伟平无数次的深入到生活中去,无数次的进行形象的塑造和形似技巧的探索和实践。他对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描写,以颜色平涂,笔墨的辛辣对比,体现东方绘画的独特美,又如璞玉那样,构建起回归生活独到的画面构成。

伟平这一阶段的绘画作品是他艺术之路中的又一重要性的探索过程,展现出他不断探索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从写生中来到创作中去,不断循环,不断往复,这一疲乏的过程,而他却乐此不疲。这些巨幅的作品展现了伟平的能力和思考,也反映了他是愿意在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的人,我相信他会不断的去超越自我,结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

 曾伟平

大山里的节日  180x360


曾伟平

2017年《跳公节.传承的记忆》180x200cm-4(中国美术家协会)


曾伟平

《静静的听党的歌》180x200cm

曾伟平

《德峨.赶集》180x200cm


曾伟平

《岜沙最后的枪手部落》180x200cm


曾伟平

《岜沙.大山一样的汉子》180x200cm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曾伟平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